當寧為玉醒來時,發(fā)現自己再次來到了那個木屋。
寬敞的木屋依舊一塵不染,桌邊邊箱子里整齊放著經典古籍,桌案上堆著成山的未批閱試卷,墻角的小桌上還未來得及收拾的碗筷。
窗口的蘭花不知何時被換掉了,現在那里放著一盆鳶尾,綻開的花瓣呈現出夢幻般的藍色。
寧為玉忍不住咳嗽兩聲,捂了捂隱隱作痛的胸口,然后艱難地坐起身。
“你醒了?!?p> 向乘云從門外走進來,手中還端著一青瓷小碗:“我叫廚房做了些小米南瓜粥,嘗嘗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謝謝?!?p> 寧為玉連忙道謝,他剛想伸手將粥碗接過來,向乘云便坐到了床邊。
向乘云舀了一勺南瓜粥,放在嘴邊輕輕吹了兩口,在確定南瓜粥不燙嘴之后,這才送到了寧為玉嘴邊。
感受著嘴邊的溫熱粥水,寧為玉愣愣地看著向乘云。
向乘云一臉微笑:“張嘴。”
那笑容如四月的春風般溫和,聲調還有點哄小孩吃藥的意味,寧為玉心底雖感覺有些局促,但實在是無法拒絕向乘云。
他先是輕輕動了動嘴唇,在向乘云笑容的蠱惑下,徹底認命地張開嘴。
南瓜粥熬得濃稠香甜,像是在里面放了蜂蜜。
一碗南瓜粥下肚,寧為玉感覺渾身暖洋洋的,全身上下頓時有了力氣,腦子也變得活絡起來。
寧為玉想起了昨日之事,不由得憂從中來:“向先生,不知書科考試學生還能否參加?”
見向乘云陷入沉默,寧為玉頓時就急了。
“昨日之事,非人力所能預料,學生心底也是有苦難言。學生辭家遠行,一心只為進入萬松書院,如果就這么無功而返,實在是有愧家中父母。
還望向先生,以及萬松書院的一眾夫子先生,再給學生一個機會。”
說完,寧為玉就要起身,鄭重地給向乘云行禮。
向乘云趕緊將寧為玉按回床上,然后無奈地嘆了口氣:“正如你所說,這件事非人力所能預料,錯過書科考試情有可原。”
“你先養(yǎng)好傷,其他事以后再說。”
這是什么意思?
難道是讓他收拾鋪蓋卷回去,等三年后的下一個入學考試?
寧為玉徹底急了,他抓著死死抓著向乘云的袖子:“還請向先生再給我一個機會,不要趕我走?!?p> “不會趕你走的。”
向乘云哭笑不得:“書院招生只為廣納賢才,像你這樣在禮樂射數四科中,都取得了甲等好成績的學生,書院挽留都還來不及呢?!?p> “我剛只是在想,等你傷好了以后,再對你單獨進行考試。”
聞言,寧為玉總算是松了口氣。
向乘云又道:“我多多少少會點醫(yī)術,這段時間你先在我這里住下,我也方便查看你的傷勢?!?p> 寧為玉一臉呆愣:“???!”
向乘云:“怎么,不喜歡我這兒?”
寧為玉回過神來,趕緊搖頭道:“沒有,先生的居所清雅安靜,都挺好的,就是……有些不太習慣?!?p> 向乘云露出一副意味深長的笑容:“慢慢會習慣的?!?p> 向乘云拍了拍手,立馬便有仆役進屋將碗筷收拾干凈,待仆役做完清潔工作后,向乘云坐到了桌案邊上。
取出一袋顆粒粗糙的朱砂倒進研缽,向乘云開始準備批閱試卷用的紅墨水。
寧為玉靠在床邊,靜靜地看著向乘云忙前忙后。
向乘云執(zhí)筆勾勒批閱,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一舉一動看上去十分賞心悅目,明明是最枯燥無味之事,卻讓寧為玉看出了畫卷般的美感。
足足批閱了一個時辰,向乘云才放下試卷和毛筆,伸了懶腰暫做休息。
意外瞥見正望著他發(fā)呆的寧為玉,向乘云問道:“無聊嗎?”
寧為玉回過神來,點了點頭。
向乘云微笑道:“既然感覺無聊,就過來幫我研研朱砂,隨便看看這些試卷吧。”
寧為玉愣了一下:“可以嗎?”
向乘云點頭道:“當然可以,反正到時候,你又不會考這些題目。”
寧為玉披上外套穿上鞋子,小跑到向乘云身邊坐下。
向乘云隨手拿起一份試卷,然后開始為寧為玉講解批閱規(guī)則:“書科考試共有五道大題,答案核心內容全寫上者得甲,甲中又分優(yōu)、平、末三個等次,具體成績以文章的細節(jié)劃分。”
“錯兩道得乙,錯四道得丙,全錯得丁,具體成績以文章的細節(jié)劃分?!?p> “你可以先看看我批閱過的,等會兒你可以嘗試批閱兩張?!?p> 寧為玉點了點頭,然后瀏覽起書科試卷。
書科考試共有五道大題,第一題的題目是: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看到題目后,寧為玉并沒有立即看別人的答案,而是低頭開始獨自思考。
這道題稍微有些難度,出自《尚書·大禹謨》。
大儒孔穎達解釋過,“水能灌溉,火能烹飪,金能斷割,木能興作,土能生殖,谷能養(yǎng)育”,這六樣東西被稱為“六府”,天地自然用此來養(yǎng)育萬物生靈。
所謂“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圣人之德就體現在處理好政務,把“水、火、金、木、土、谷”這些東西都安排好,那就叫“惟修”,就能把黎民百姓養(yǎng)好。
表達清楚這個意思后,再引用孟子“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等一長串王道的經典名句,這道題也就輕松解答了。
在腦子里有了一個輕松的思路后,寧為玉這才翻看起別人的答案。
就在這時,一旁的向乘云連連嘆氣。
向乘云伸出手指敲了敲桌面,然后將手中的試卷遞到寧為玉身前:“你來看看這份試卷,說說你的看法?!?p> 寧為玉接過試卷。
首先入眼的便是滿紙整齊又細密的文字,不得不說,做這張卷子的考生書法極為優(yōu)秀,寫得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
但一看答案內容,寫得亂七八糟,幾乎都是謄抄古代圣賢之話。
寧為玉一邊翻著試卷,一邊做出他的評價:“題不對文,詞不達意,整篇不知所云,牛頭不對馬嘴……一個大男人,還寫得這么一手簪花小楷,可見其居心不良?!?p> 然而下一秒,寧為玉翻到試卷的最后一頁時,神情頓時凝固石化。
因為上面寫著老大的三個字——蘇顯允。
寧為玉頓了一下,然后聲音有些僵硬道:“不過每道題都有擦邊,勉強也算是踩中了要點……這一手好字,更顯其做題認真,態(tài)度端正,實在是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