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徹回齊次日,韓信在大殿上拿出項羽的書函,讓御史朗讀,然后讓群臣議論。
御史大夫兼守相東門無知早知韓信意圖,大聲說道,“項王感齊國之義,剛脫亡國之危,欲結好齊國,齊國于情于理都該受之。”
“此地現為彭越所據,楚國懼其禍,嫁禍于齊而已!”高邑持反對意見。
“彭越自立為梁王,天下不認。楚國遺齊以德,大王義不容辭。”蒯徹厲聲爭辯。“否則將遺笑天下?!?p> “擊彭越,只怕漢王惱怒,”陳武還是說出心里的顧慮。
“齊師出有名,諸將勿憂!”韓信亮明立場,免得將來諸將談漢色變,畏之如虎。
“吾愿領兵擊彭越!”陳武馬上請纓。
“某愿往!”“本將愿往!”諸將紛紛請命。
“陳武為主,季必為副,領步卒二萬,從聊城,東阿始?!表n信說完看向諸將。
如果燕趙來援,或者漢將相助,這些人馬肯定不夠,將軍們心里還在疑惑。
“高邑,趙將夜各領兵五千隨本王前往博陽,集合魯北都尉先取巨野.”韓信高聲宣布。
“末將領命!”高邑,趙將夜朗聲應道。
諸將這才寬心,南北夾擊,彭越在劫難逃。
大軍外出,都城更要防守嚴密。韓信特意招來東門無知,蒯徹與城門校尉盧卿,叮囑共守臨淄。
此時的東郡雖然名義上屬楚,但整體而言,處于游離狀態(tài)。聊城,東阿等縣在韓信領軍攻齊時就望風降漢,白馬,燕縣則在盧綰,劉賈過境時降。其它地方又成了彭越的游擊區(qū)。
自從韓信人馬大敗龍且,后又擊潰田橫余部后,齊國境內就沒有大戰(zhàn)。陳武,季必,高邑,陳賀等將軍基本就在臨淄待命,閑得慌。尤其聽說楚漢雙方打得昏天黑地,難免心里癢癢。
突然受命,陳武,季必與韓信一樣,并不知道東郡的真實情況。因為項王分封,東郡不屬于齊國。而后來漢王立韓信齊王,自然也與東郡無關。不駐軍,又無隸屬關系,故齊王君臣對東郡有些陌生。
而彭越與項聲戰(zhàn)梁地,韓信君臣都一清二楚。想干凈利落地鏟除彭越,韓信知道自己必須親自出馬。兵鋒直指彭越的老巢,大野澤周圍,因為這才是激戰(zhàn)的地方。
陳武大軍到了齊國邊界,任然對聊城與東阿的現況一無所知,急切間也無人可問詢。那就一城一城攻取吧,陳武與季必都這么想。進入聊城地界,路上找父老打聽,得知聊城聽漢令。以前自己也是漢將,現在受齊王命收取城邑,只好不客氣了。陳武暗想,同時命令身著鎧甲的士卒們時刻準備拼殺。
大軍殺氣騰騰地奔到聊城下。聊城令孫君一聽是陳武季必人馬來,立即開門迎陳武等進城,根本不問是齊還是漢。興高采烈地招呼將校們去縣寺赴宴。陳武本欲謝絕,可孫君根本不容分說,拉著陳武的胳膊就往城門走。
伸手尚不打笑臉人,主人如此殷勤,身為主將的陳武在士卒們眾目睽睽之下極力保持將軍的威嚴,旁邊的季必也是欲言又止。
倒是左司馬有點看出門道,替主將下令,“一千卒隨本司馬護兩將軍赴宴?!?p> 季必也反應過來,下令,“右司馬前去接管城守?!?p> “有本縣門吏照看,何勞將軍費心?!睂O君覺得完全沒必要。
“行軍在外,軍規(guī)如此?!奔颈刂缓谜覀€借口。同時向右司馬使眼色。
右司馬會意,馬上帶領人馬去接管城門防守,并沿大街布置士卒放哨。
聊城令與縣吏們內心疑惑,這排場也太大了吧。請將軍們去赴宴,也不是上刑場。
賓主燕飲之時,陳武才不好意思地告訴眾縣吏,大軍奉令接受東郡入齊。
縣吏們哄堂大笑,反正我們當初降的就是你們,你們說是齊還是漢都可以??h吏才不在意你們什么名號,哪種旗幟。
燕飲結束,話說清楚,聊城就算屬齊了。輕松得連陳武,季必自己都不敢相信是真的。原本以為攻城廝殺,讓士卒們執(zhí)戈戟列陣而行,卻幾乎變成逍遙游,讓兩位將軍囧得不行?;剀姞I后,立即讓士卒在營中歇息,并讓養(yǎng)卒宰殺縣城進獻的雉彘羊,供將士飲食,
一夜無事,黎明大軍即啟程??斓綎|阿,吸取聊城的教訓,陳武和季必商量,先派使者去告知縣令,大軍城外兩里等候。
東阿令聽說齊軍前來,興奮地帶眾吏前來勞軍,送來幾車酒食。
這不行,得先給他們說清楚,我們是代表齊國來收復東郡,否則等吃完喝完再講就顯得我們欺詐長者。
“還不是將軍說了算?聽漢可,聽齊也可!”東阿令一臉懵,將軍們怎么也像婦人絮絮叨叨沒完。
任憑一身戎裝的兩位將軍如何講,縣令聽得還是一踏糊涂,也懶得再聽,拉著將校喝酒為樂。
陳武與季必你看我,我看你,只能無奈地笑。與眾縣吏飲酒為樂,盡歡而散。
看著縣吏離開的背影,陳武與季必苦悶不已,這功勞簿如何寫,飲宴下二城,天下誰信?士卒無一首虜之獲,將軍卻下二城,當然有冒功之嫌。
如此下兩縣,兩將軍心虛,不敢耽擱,趕忙率軍往東郡治所濮陽城而去。
東郡乃四戰(zhàn)之地,形勢總在變,東郡長也管不了郡中各縣。聽聞齊軍要來進攻,東郡長一點都不害怕。因為誰來降誰,反正自己也不知道忠于誰。
陳武大軍來到濮陽城外兩里下營,準備認認真真打一仗。同時遣人給東郡長下書,不降就攻城。
哪知道東郡長自己就帶濮陽令隨使者一起來到軍營,請將軍們進城。陳武為防有詐,令二千士卒先進城,自己再隨長吏們進城,而季必留守城外。
濮陽城門大開,吏民神色自若,進出如常。齊兵進城后,在城門口,城墻上都布置人馬,進行警戒。
司馬耳語報告陳武,郡中確無防備,更無伏兵。陳武這才安心去郡府。
陳武將楚王命東郡屬齊的文書出示眾吏,東郡長當即表示遵命。一眾郡吏也大聲呼應,沒人異議。隨后,陳武代表齊王命眾吏各守舊職,并讓東郡長傳書下屬各縣。
當晚,陳武則領大軍在濮陽城外駐扎。諸將商議,不如多等待幾日,弄清楚哪些縣城服從,哪些不服從。等這些清楚了,大軍攻打不服從的縣就可以了。
白馬,燕最先回復,愿聽命。陳武和季必心里這次真是后悔了,一點立功的機會都沒有。白馬與燕縣可是降劉賈漢軍了,郡長明確寫聽命齊,他們看不懂文書還是不識字?這差別很大,會不會有詐?
可是郡吏反復向陳武保證,那是兩縣正式公文,無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