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暗河迷蹤
花了一炷香的時間,四人都下到了坑底。
殘垣斷壁間散布著許多佛像和刻滿經(jīng)文的石柱、銅器。了塵大師猜得不錯,這底下確實是陷落的佛殿大堂。
這森森霧氣籠罩之下,借助強光手電也僅能看清眼前幾丈地方。這底下倒是很干凈,沒有尸骨也沒有什么奇怪的生物,就是單純的失落的建筑而已。
但此處地陷并非毫無征兆,沿著霧氣所來的方向走去,地勢越來越低,這巨坑遠(yuǎn)遠(yuǎn)比上面看見更為寬廣。
等他們走到盡頭時,穿過一口大窟窿,竟然聽見了汩汩的水聲。
四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叫道:“暗河!”
絕對是地下暗河,難怪之前在坑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水淹過的痕跡。
復(fù)行數(shù)百步,終于見到了那條漆黑的地下暗河,河面約有兩丈寬,越往前越是寬闊,似乎此處盡是支流。
了塵望著這黑水道:“大家都以為黑水是消失了,原來千年地勢變幻,成了地下暗河。”
“這暗河又通向何處?”
鷓鴣哨感到十分納悶,沒想到這黑水城通天大佛寺下,居然還存在這樣一條暗河。
“想必暗河潮急之時,便沖垮了黑水城下的流沙,導(dǎo)致大殿失陷。而那尊巨佛之下,乃是堅硬的黑巖,因此才可不受影響?!?p> 眾人點了點頭,又聽了塵道:
“曾經(jīng)有個說法,講這黑水城修建通天大佛寺,其實是仿造北宋開封大護國寺。包括那千手千眼的黑佛,也是仿造的千手千眼金佛。不知道是不是西夏人信奉黑教的緣故,故意將它塑成了黑佛?!?p> 唐末黃巢起義爆發(fā)后,李思恭與鄜州李孝昌同誓討賊。唐僖宗以他為左武衛(wèi)將軍,權(quán)知夏綏銀節(jié)度事。黃巢被平定后,李思恭拜夏州節(jié)度使,封“夏國公”,“西夏”的國號即來源于此。
李思恭為當(dāng)?shù)攸h項人帶去中原文明,因此西夏許多文化都是翻版中原。但在復(fù)制粘貼過程中,也會加入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造。
黃河水患,自古已有。幾千年來,泥沙淤積,不斷抬高河床。到了開封一段便成了地上河,河比城高。再加上黃河幾次改道,大水多次淹沒這座古都。
北宋仁宗年間開封是都城汴梁,在黃河邊上造了這座大護國寺,以求萬民平安。寺中供奉兩尊千手千眼佛像,一大一小。小的那尊千手佛嵌滿珍寶,乃是大宋王朝的無價之寶。
誰知后來黃河泛濫,發(fā)了場空前的大洪水,大水推動泥沙,徹底吞沒了大護國寺。到如今滄海桑田,朝代更迭,誰也不知道泥沙覆蓋下的大護國寺到底在哪了。
“大護國寺修建是為了鎮(zhèn)河......可這黑水城距離黃河甚遠(yuǎn),又是為了什么?”陳玉樓奇道。
了塵搖了搖頭道:“黃河之大,并非在于明面上的河水,而是地下密密麻麻的暗流河網(wǎng)。這條黑水,最終也是流入黃河之中?!?p> 此時的時節(jié)較為干旱,這黑水暗流平緩地流淌著,河邊淤泥堆積成的道路尚可通行。四人踏著泥沙一路往下,沒過多久,便見到了另一條匯來的支流。此時河道已有五丈寬,實在是難以想象,在這地下不知多少丈的地方,竟然會存在這樣一條寬綽的河流。
“看!”陳玉樓眼睛亮,一下見著遠(yuǎn)處河灘上堆積如山的白骨,急忙指給三人看。
那成片的白骨都是人的,被沖擊堆在河灘上,十分詭異。
四人湊近了一瞧,河灘上的衣服碎片各朝各代的都有。有的埋在淤泥之下,并未完全腐化,尚且能夠辨認(rèn)出樣式來。
“北宋時期到如今的衣裳都齊了,看來有不少人死在這里。”
最奇的是,竟還有些較新鮮的,身上穿的是軍裝!
陳玉樓瞅著那深藍(lán)色軍服喃喃道:“河洛一帶曾有個大軍閥名叫屠黑虎,也是以挖墳掘墓發(fā)家。后來卻在一次探險中失了蹤跡。隨后這屠家軍也很快分崩離析......”
成也盜墓,敗也盜墓。挖墳來錢最快,可一不小心就是滿盤皆輸啊。他陳玉樓若非有孫缺相助,恐怕也是落得同樣下場。
“莫非死在這里的士兵,都是那屠黑虎的手下?”
陳玉樓眼前一亮,望著那條并入的支流道:“這條河難不成就是那條黃河古道?”
他的勢力范圍雖然都在南方,但也曾聽人說過北方這事。
“當(dāng)時有個漢子好像是叫做什么老憋的,跟我講過這事。只是十幾年前的事,我也沒太在意?!?p> 老憋?
孫缺忽地問道:“是不是趙老憋?”
“哎,對!”陳玉樓拍手道,“就是趙老憋,只是這家伙沒啥本事,我就打發(fā)他走了?!?p> 孫缺嘴角一抽。
“怎么,他很厲害嗎?”陳玉樓皺著眉頭問道。
“沒,沒什么。”或許是注定沒有緣分吧,孫缺暗自嘆了口氣,但這些人既然都存在同一時空之中,那也就意味著后面自己總有機會碰上。
“這里有個本子!”
鷓鴣哨從尸體身上扒下來一個鐵盒子,打開一看,里面裝著的除去幾個銀元外,就是這個泛黃的筆記本了。
當(dāng)兵的少有識字,或許這家伙好巧正是軍中的副官,專門負(fù)責(zé)文字工作。
鷓鴣哨翻開一看,上面龍鳳飛舞的文字記錄,正為他們解開了疑惑。
“還真是屠黑虎的部隊!”
除去身份之外,最重要的是,這本子上講清楚了他們到此處來的原因!
從古以來,黃河水患難治。每當(dāng)大水一到,淹死百姓牛羊不計其數(shù)。那大護國寺,明面上是用來鎮(zhèn)河安民,其主要卻是用來鎮(zhèn)妖!
以前有個很可怕的傳說,據(jù)說黃河邊上的開封城是城摞城,如今從上到下至少有六七座城池,全是由于黃河泛濫,泥沙不斷淤積,使黃河水位升高。
大水沖進城內(nèi),洪水泥沙將城池吞沒,幾千年來朝代更迭,形成了一座城壓著一座城的罕見奇觀。
古老相傳,開封城是“三山不顯,五門不照”,三山不顯是說開封附近有三個帶山的地名,看過去卻是一片平地,根本沒有山丘,其實那三座山也是逐漸被黃河泥沙埋沒了。
由此可以想見,地面堆積的泥沙有多深,越在深處,地下城的年代越是古老,最早可以追述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大梁城,再往前不一定沒有,而是沒有史籍可以查找,多數(shù)是斷壁殘垣泥沙埋沒的廢墟。
但其中有一兩次大劫難,則是滿城之人盡數(shù)被活埋在地下,你想整座城池都被埋住,縱然地下泥沙中有些間隙,又怎么可能還有人存活下來?
可有時地裂地震,大白天竟有千百年千被活埋的古人從下面爬出來,這些古人滿身散發(fā)著惡臭,青面獠牙,追逐軍民為食,一見到日光則僵枯不復(fù)動,這么說都像行尸,可有血有肉會喘氣兒。
沒人知道它們是什么妖怪,因此這座位于黃河邊上的大護國寺,才會供奉一尊鎮(zhèn)尸的千眼千手巨佛,巨佛所擋住的洞口,正是當(dāng)年有行尸出現(xiàn)的所在。
按照這日記上所記載的內(nèi)容,這條暗河之流便是通往開封地下城的大沙洞。而據(jù)山經(jīng)河圖所志,那里也是黃河的一個河眼!
大護國寺,千手千眼佛,屠黑虎的葬身之地,最關(guān)鍵的是那情況不明的妖怪......有怪的地方,就有孫缺,那都是升級必備的機緣(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