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劫中,詞神弄玉再次轉(zhuǎn)生。她沒想到,這次轉(zhuǎn)生太驚險了。
弄玉的魂魄要追尋的那個人,正在被官府追殺,所以,等于是弄玉的魂魄也在被追殺。
正是夜里,火把點亮夜空,喊殺聲填塞街巷,弄玉的魂魄正處在四面圍追急捕之中。
那是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四月的一個夜里。弄玉的魂魄和一個逃亡的魂魄重合了,她就成了那個逃亡者。
逃亡者的周遭形勢非常嚴峻,幾乎全汴京城的軍吏都在搜捕他!
為躲一隊人馬,他跑進了一個巷口,剛想倚著墻喘口氣,沒想到巷口隱隱約約又來了一隊。他慌不擇路,拼命往巷子深處跑,見一戶人家院門虛掩著,匆忙閃身進去。
這家的主人正在院子里觀察一盆梅花盆景。虬扎的梅花已經(jīng)有了花苞,大概還有半個月就開花了,主人正憧憬著庭開花的美艷。突然間,一個黑影闖進來,然后輕輕地關(guān)上院門,耳朵帖在門里,聽著外面的動靜。
驚恐失措的主人想要大喊,黑影趕緊捂住他的嘴。
“噓……千萬別喊,我不會傷害你!我犯了謀逆大罪,官府現(xiàn)在是寧可錯殺一萬也不能放過一個。我如今藏身貴府,如果官府發(fā)起狠來,會以為你和左鄰右舍是我同黨,那么,被連累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了!”
主人被嚇住了,連連搖頭表示自己不會喊叫。
“所謂弩下逃箭也,官府萬萬沒有無搜近之理,沒動靜肯定要往遠處追去。你如果把我藏好,那么你們一家和令居數(shù)家都躲掉了殺身之禍。如何自處,你自己掂量辦吧!”黑影繼續(xù)說。
這戶人家無可奈何,覺得他的話也有道理,便把他藏在墻壁的夾層里面。
過了一炷香時間,外面已經(jīng)沒有了動靜。見險境既過,黑影現(xiàn)身出來,見過主人,拱手施禮。
“感謝主人搭救之恩!我是逍遙子,日后必有酬謝!”
“你趕緊出城吧,省得官府再找回來!”主人趕緊還禮。
“城里肯定戒備森嚴,我得先剪發(fā)易容,等到五更時分再走!還請您幫幫我!”
主人家恰好有一座佛堂,里面有準備齋僧的僧服。于是,在主人的幫助下,逍遙子剪了頭發(fā),穿上僧人的衣服。在五更時分,逍遙子持磬誦號,對守衛(wèi)說是大相國寺的法師,要出城剛幫一家人做法事。守衛(wèi)聽說是大相國寺,恭恭敬敬放行,逍遙子終于出了京城的宜秋門。
之后,逍遙子又化妝成了箍桶匠,馬不停蹄地逃到了城外好友阮思道家中。
聽了逍遙子的訴說,阮思道大吃一驚,不過,他很快就釋然了。
“你逍遙子就這這樣任性!以后改了罷!”阮思道小聲對他說。
對于朝廷全國通緝的頭號人物,就是借阮思道一百個膽他也不敢窩藏。怎么辦?朋友還是得救啊,于是他想了一招。
你潘閬現(xiàn)在不是個箍桶匠嘛,好說,阮思道假裝不認識他,吩咐對下人說:“來人啊,這個是箍桶匠,帶他到院子里箍桶!”
下人領(lǐng)著逍遙子到院中箍桶,阮思道則拿了一袋錢丟在桌子上,然后裝模作樣說有事便出門去了。
逍遙子是何等聰明,當下就明白老朋友阮思道的意思了,“叮叮當當”假裝箍桶,趁著四下無人注意,沖進房間揣了錢袋就跑。
然后,阮思道等到時辰差不多了,就回到家中。
“來人!誰看見我桌子上的錢袋了!”阮思道看見錢袋不見了,大發(fā)雷霆,問錢袋和箍桶匠都去哪兒了。下人自然不知,于是被狠狠揍了一頓。
就這樣,阮思道放走了逍遙子,給了他一筆錢,也擺脫了資助嫌犯逃跑的干系。
逍遙子路向北奔逃,一直逃進了中條山。
一天傍晚,逍遙子沿著一處溪流往山上走,附近是茂密的竹林,還有些許柿子樹穿插在其中。再往上走,發(fā)現(xiàn)一座高大的牌坊,上寫著“中條第一禪林”。逍遙子想,原來這里是一座寺廟,人煙罕至,應(yīng)該比較安全。
于是,他就一路向上走到山門前,只見山門的匾額提著“萬固寺”三個字。過了山門,逍遙子沿臺階一路走上去,來到了寺廟前殿。前殿的正中是四座佛像,乃是南方歡喜世界寶相佛、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北方蓮花世界微妙聲佛。
過了鐘鼓樓,后面便是寬闊巍娥的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里,一眾僧人在做晚課。
只見殿內(nèi)正中依山崖雕刻一座大佛,高達五丈許,外罩金粉,站殿內(nèi)望不見佛頭,大佛腳上可坐四人,壁上還塑有萬佛小像。
晚課之后,逍遙子稱自己要出嫁為僧,就在萬固寺剃了度。
可是逍遙子出家人也不好好當,天天就想著以前風(fēng)花雪月的事。一次,他在寺里鐘樓上題詩一首:“散拽禪師來蹴踘,亂拖游女上秋千?!比绱朔攀幹Z,可一點也不像僧人的詩。于是,逍遙子的身份引起了寺廟中僧侶的懷疑,逍遙子見勢不對,趕緊趁人沒注意連夜逃離了中條山。后來,他又輾轉(zhuǎn)于杭州、會稽等地賣藥為生。
逍遙子是誰?原來不是別人,正是潘閬(?—1009),宋初著名隱士、文人。字夢空,又字逍遙,號逍遙子,大名(今屬河北)人。富有詩名,風(fēng)格類孟郊、賈島,亦工詞,今僅存《酒泉子》詞十首,其中尤其以弄潮詞最為知名。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p> 潘閬被追殺,原因是他參與了秦王趙廷美“謀反”案。該是北宋初年的第一大案,是因皇族內(nèi)部權(quán)力斗爭而引發(fā)的。這一案件改變了宋朝的政治格局,包括當朝宰相盧多遜在內(nèi)的一批官員也受到牽連。其幕后推手,就是宋初有名相之譽的趙普。
宋太祖趙匡胤是在后周“國無長君”的情況下,從孤兒寡母手中奪取天下。對此,北宋的統(tǒng)治集團也是很清楚的。因此,如何保證不犯同樣的錯誤,無疑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北宋王朝建立次年的建隆二年(961年),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臨終前,同他有過一番對話。杜太后問趙匡胤:“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趙匡胤回答:“此皆祖考與太后之余慶也。”杜太后說:“不然,正由柴氏使幼兒主天下耳?!辈⒏嬲]趙匡胤:“汝萬歲后,當以次傳之二弟,則并汝之子亦獲安耳!”并教趙普將此記下,藏于金匱,這就是著名的“金匱之盟”。
雖然后人對此事的內(nèi)容及真實性有不同爭議,但趙匡胤生前未確定繼承人,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突然去世,死得不明不白,留下了“斧聲燭影”的懸案;而趙光義在太監(jiān)王繼恩的幫助下,登基做了皇帝,是為宋太宗。
宋太宗即位后,表面上對弟弟趙廷美和趙匡胤的兒子“友愛尤篤”,但私下里卻百般防范。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宋太宗北伐幽州失敗,借故逼死了趙匡胤之子趙德昭。這樣一來,剩下對他皇位威脅最大的,就是他的弟弟秦王趙廷美。
正是在這種情形下,宋太宗聯(lián)合趙普,掀起了一場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