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詞之國

【第54章】珠玉在側(cè),世間值得

詞之國 樂從心來 2678 2021-11-22 09:06:41

  在出任永興軍節(jié)度使期間,晏殊寫下《山亭柳·贈歌者》,為他眾多作品中最為凄美的一首詞。

  這首詞,也引起了正在晏殊身邊渡劫的詞神弄玉的格外注意。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斗尖新。偶學(xué)念奴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蜀錦纏頭無數(shù),不負(fù)辛勤。

  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謾消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一曲當(dāng)筵落淚,重掩羅巾。”

  這是一首贈人之作,詞的上片通過描寫紅歌女年輕時的盛況,反襯出年老的失意,下片描寫歌女年老色衰后所遭逢的冷遇,抒發(fā)詞人對她的無限同情。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是以歌女的口氣自述:假如有一個知我心的人“見采”,那么我將唱盡高雅美好的《陽春白雪》的曲子,把一切最美好的東西都奉獻給他。

  《山亭柳·贈歌者》雖然是以一個歌女的口吻講述,但又體現(xiàn)了一個中國舊知識分子、封建士大夫的報國之情。這里的“若有知音見采”之“若有”是實無,也就是悲嘆找不到知音。找不到知音,也只能“一曲當(dāng)筵落淚,重掩羅巾”了。

  歌女酒筵前唱歌,想起當(dāng)年得意之時的滿堂彩聲,眼下卻這樣凄清冷落,不禁當(dāng)即流下了眼淚。晏殊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貶受逐,客居外鄉(xiāng)的悲傷。

  歌女內(nèi)心即使有悲哀,眼中有淚水,也要“重掩羅巾”,不能讓人看到,其悲哀就更為深重。

  讀到這里,弄玉也被深深地感動流淚。天上也飄起了一陣太陽雨。

  晏殊在這首詞前面還加了一個“贈歌者”的題目,這在晏殊一貫并無標(biāo)題的小詞中,也是一種例外。

  很多詩人詞人,喜歡把激動的感情明顯、直接、強烈地表現(xiàn)出來,喜歡把自己血淋淋的傷口展露給別人看。而晏殊作為一個理性詞人,有了痛苦也不肯把血淋淋的傷門毫無遮掩地呈現(xiàn)給別人看,而是深藏起來,只借某一件情事曲折地表。這首詞表現(xiàn)出的激情和加一個“贈歌者”的題目這樣兩個例外,結(jié)合起來又表現(xiàn)了晏殊詞里一個值得注意的特色,即是迂回地表達自己激動的不平的心情。這與歌女“重掩羅巾”異曲同工。

  這首詞的風(fēng)格也一反晏殊以往的雍容華貴、閑雅圓融,而變得激越悲涼。這一轉(zhuǎn)變與晏殊罷相知外郡的境遇有關(guān),雖然詞中沒有像白居易的《琵琶行》明寫“坐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但讀者仍可以看出作者借歌女之酒杯澆自己塊壘的寓意。

  晏殊作為北宋時期最偉大的詞人之一,官至宰相,與一般的詞人比較起來,他還是比較幸運的。比如,北宋最有名知道婉約派詞人柳永,一生極為落魄,即使是有過人的才華,最終也是被埋沒。

  晏殊的仕途還是比較順利的,早年時期也比較幸運,只是到了晚年之后,他的人生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轉(zhuǎn)變。

  晏殊三次被貶,比起蘇軾一直被貶,也還算說得過去。

  即使是這樣,晏殊內(nèi)心也是極為悲痛,從而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

  后來,晏殊又被調(diào)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轉(zhuǎn)拜兵部尚書,勛階進至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封臨淄公,食邑一萬二千戶,實封食邑三千七百戶。

  上柱國,中國古代官名。戰(zhàn)國楚置,時立覆軍殺將有戰(zhàn)功者為上柱國。北魏置“柱國大將軍”這一稱號。武泰元年(公元528年),北魏孝莊帝以爾朱榮有翊戴之功,拜榮柱國大將軍,位在丞相上。永安三年(公元530年)爾朱榮被殺后此官遂廢。到了宋代,上柱國為十二等勛官第二等,從二品。

  至和元年(1054年)六月,晏殊因病請求回開封府醫(yī)治,待痊愈后再出京供職。

  宋仁宗特意留下晏殊,讓他為自己講經(jīng)釋義,每隔五日覲見仁宗一次,仍以宰相的規(guī)格相待。

  官場波詭云譎,危機四伏,很少有人能在宦途中獨善其身,順?biāo)斓嚼?,晏殊是一個為數(shù)不多的意外。

  他十四歲入仕,一生在位五十年。在這五十年里,他沒有遭受過大的政治風(fēng)雨,他的仕途一直在螺旋式上升。

  雖然他也曾被貶到地方任職,卻從沒去過偏遠之地;并且每一次降職,晏殊都是帶著很高的政治待遇去的,所以晏殊的內(nèi)心里,應(yīng)該沒有太大的委屈。

  人們都說晏殊是先天的好命,卻不知晏殊能有一個這樣輝煌圓滿的人生,其實也是必然的。

  晏殊的天性中有一種極其寶貴的品質(zhì),是很多的官員都不具備的,那就是非常的忠厚,非常的誠實。他一生不會阿諛奉承,見風(fēng)使舵,更不會欺瞞皇上,居功自傲。

  作為神童和少年進士,晏殊極具才華,他對朝政常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但他做事從不強出風(fēng)頭,而是低調(diào)踏實,時時處處以朝廷為重。

  晏殊舉薦了不少人才,卻沒有利用手中的權(quán)利,為自己的兒子晏幾道,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在他做宰相兼樞密使時,皇上提拔他的女婿富弼為樞密副使,晏殊為了避嫌,請求辭去兼職,但皇帝認(rèn)為沒必要,因為他相信晏殊,可見晏殊在當(dāng)時的口碑之好。

  晏殊不但為官清廉,胸懷也特別寬廣。他和宋祁一度非常親近,為了能時常見到宋祁,和他飲酒作詞,晏殊甚至在自己的居所旁邊,為宋祁安排了一個住處。

  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和晏殊“親密無間”的宋祁,在晏殊被罷相的時候,表現(xiàn)得有些積極。他不但搶著寫罷免晏殊的文書,而且在文書中故意將晏殊說的非常不堪。

  晏殊知道宋祁的作為以后,沒有多說什么,他只是付之一笑,或許晏殊早已深諳人性的變化無常,所以不再大喜大怒了吧。

  晏殊為官期間,深受皇帝器重,真宗和仁宗對他“倍加信愛,受特遇之知”。

  至和二年(1055年)正月,晏殊病情加重,仁宗想前去探望。晏殊知道后,立刻派人代替自己上奏說:“臣老病在身,很快將痊愈了。臣不中用了,不值得官家擔(dān)心。”

  正月二十八日(2月27日),晏殊病逝,享年六十五歲。仁宗雖然親自前去祭奠,但仍因沒能在他臥病時來看望感到遺憾,特別為他輟朝兩日;贈官為司空兼侍中,賜謚號“元獻”,并在晏殊碑文的首款篆寫了“舊學(xué)之碑”四個字。

  晏殊的學(xué)生歐陽修,在老師仙逝后,寫了《晏元獻公挽辭》,對晏殊的一生的品德和功業(yè),做了一個中肯的評價:

  “富貴優(yōu)游五十年,始終明哲保身全。一時聞望朝廷重,余事文章海外傳。舊館池臺閑水石,悲笳風(fēng)日慘山川。解官制勝門生禮,慚負(fù)君恩隔九重?!?p>  作為“北宋倚聲家初祖”的宰相詞人晏殊,繼承晚唐五代詞風(fēng),以清麗之風(fēng)拯救頹風(fēng),又吸收唐后主李煜的深沉藝術(shù)境界,開拓宋代婉約詞派新思路。晏殊的詞,在我國詩詞發(fā)展史上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堪稱北宋大師級人物。

  但可惜的是,晏殊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大部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136首。

  經(jīng)過此番理解,詞神弄玉深深理解了晏殊的“珠玉”二字。

  晏殊詞恰如其集名的“珠玉”二字,像是一奩溫潤的珠玉,澄明純凈、秀潔晶瑩。只要細讀晏殊詞超過三首以上,便會意識到,所謂落花流水、傷春別怨,看似圓融婉麗,則其深意在于警覺且迂回地揭示了對悲慨人生一切不可挽回事物的徒勞。其實,晏殊是一個洞悉人世、活得很明白的人。

  君子如玉,以玉之觸手溫潤如玉、光華內(nèi)斂為要求自省;以寬容如海之度,待人和煦,舉止從容有度,處事給人如沐春風(fēng)之感。

  珠玉在側(cè),世間值得。

  詞神弄玉的歷劫檔案上,又多了一顆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