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六月雪
笑劇結(jié)束,京劇就要來了,劉浩也不知道老郭是不是故意安排的,剛讓觀眾笑的肚子都痛了,馬上就給來一出悲情戲,幾個人演的這出叫六月雪,如果說六月雪你不知道,那說起另一個名字你肯定知道,那就是竇娥冤。
竇娥冤這個故事和西廂記差不多,也是各個劇種常用的本子,而且講的事情也是膾炙人口。
說的是有一秀才蔡昌宗要上京趕考,可是家有老母嬌妻,一時間不知道怎么辦,老母知道后讓他放心去考,家里不用他管。
在說蔡昌宗家有個傭人張婦,張婦有個兒子叫張驢兒,這張驢兒可以說好吃懶做無惡不作,也不知道怎么的,就選中張驢兒去陪考了。
張驢兒對崔昌宗的媳婦兒竇娥早就饞的不行,于是和他媽一商量,就在進(jìn)京趕考的路上把崔昌宗給推下河淹死了。
回來之后,他告訴竇娥你老公死了,然后就想辦法要把蔡昌宗他媽給弄死,接著就弄了毒藥,想要放在羊肚湯里毒死蔡母,沒成想蔡母沒喝,讓他媽給喝了,他媽死了,他就威脅竇娥不嫁給他就告狀。
于是一場冤案就來了,京城有個當(dāng)官的叫竇天章,是竇娥的親生父親,之前趕考如今中了,當(dāng)了大官,奉旨出京巡查,就到了竇娥這個地方,也知道了這件事,只可惜竇娥當(dāng)時已經(jīng)死了,死之前還立下了誓愿。
砍頭之血不落盡染三尺白綾,六月天飛雪尸身難見,赤地山陽大旱三年。
結(jié)果這三件事件件應(yīng)驗,這就有了后來的竇娥冤。
此時,臺下的觀眾還不知道接下來是什么戲,要不說這老郭也挺壞,賣票的時候就說一場笑劇一場京劇,壓根沒提具體什么節(jié)目。
“奉命出朝堂,秉忠信,扶保君王?!?p> 老郭扮演的竇天章帶著一眾手下上臺,和中軍念白了幾句,隨著一聲:
“外廂開道?!?p> 劇情正式開始了。
接著就是蔡昌宗出場,蔡昌宗的扮演者并不是陶洋,而是劇社的另一個年輕演員。
“幼年間父早喪秉承母訓(xùn)
每日里對寒窗苦讀書文
愿今科鄉(xiāng)榜上功名有分
慰高堂與娘子光耀門庭?!?p> 接著就是一段自我介紹,大概意思我爹死的早,我媽把我拉扯大不容易,放心不下去趕考。
隨后竇娥和蔡母就出場了,蔡母的扮演者是老郭請來的一位老師,也是京劇演員中的前輩了。
竇娥不用說,自然是劉浩來了,畢竟他的旦角演的可是很受歡迎。
接下來就是一家人說話,蔡母讓兒子去趕考,又不放心他一個人,就讓傭人的兒子張驢兒陪著一起,傭人一口答應(yīng),幾個人回轉(zhuǎn)后臺,張驢兒上場。
一看到張驢兒出來,觀眾一下就笑了,實在是這扮相太丑了,京劇中的丑角起到的作用就是大反派。
“小子生來本姓張,竇娥長得真漂亮,只是聞香不到手,急得我心里凈癢癢?!?p> 這念白一出,大家就知道這是誰了,沒錯,就是陶洋,很多人聽出來之后都驚訝的哇了一聲,驚訝不是因為陶洋扮演了丑角,而是因為他沒沒想到陶洋竟然能把猥瑣的張驢兒演的這么成功。
剛才陶洋在臺上的表現(xiàn),都有種讓人想揍他的沖動。
接下來又是一大段念白,張驢兒說他自己怎么怎么混賬,竇娥怎么怎么好看,自己沒日沒夜的想,回家找他媽想個辦法把竇娥弄家去。
接著母子兩個一陣商量,最后決定把蔡昌宗弄死在進(jìn)京的路上,兩句話怎么說的:
“心懷鬼胎把京進(jìn)”
“母子定計要害人?!?p> 母子兩個下臺,接著蔡昌宗帶著張驢兒上臺了,其實剛開始劉浩覺得陶洋就應(yīng)該扮演蔡昌宗,可老郭沒同意,陶洋自己也覺得可以嘗試一下不一樣的角色,劉浩也沒想到,看上去斯斯文文的陶洋扮演的張驢兒這么像。
“求取功名京都進(jìn)
哪怕戴月與披星
但愿此去名有份?!?p> 唱了兩句,接著就開始無實物表演了,張驢兒說你看這水清清涼涼多好啊,蔡昌宗說這里景色確實不錯,張驢兒說你看河里有條大魚,蔡昌宗一看,結(jié)果就被推河里去了。
陶洋推的時候可能是力氣用大了,自己差不點兒沒爬下,真要爬下了,估計就可以拉幕布了,后期再配上一個大結(jié)局。
張驢兒回家把事情和他媽一說,他媽假裝慌張的往崔家跑,竇娥此時正在家里想老公呢。
“我官人一心要揚(yáng)名顯姓
因此上跨征鞍千里長行
為什么一陣陣心神不定
盼夫君得中了及早回城。”
這邊剛唱完,那邊張婦就進(jìn)來把壞消息說了,接著就是一家人哭哭啼啼,蔡母吐血下臺,竇娥和張婦說婆婆要羊肚湯,不知道上哪弄去,張婦把事情和兒子說了。
張驢兒去弄了湯,順便在里面下了點兒毒藥,他的計謀就是蔡母一死,就把竇娥弄家里去。
這邊竇娥攙扶著蔡母出場,別說劉浩在臺上要是不說的肯定不知道這是個男人,不管是步伐還是動作看上去都是一個女子的模樣,就是個頭有點兒出戲,以前有人還問過他,怎么保證自己不被臺上角色影響,劉浩的回答就是你自己沒那個想法就不會被影響。
“嘆夫君遭不幸早年命喪
且喜有昌宗兒侍奉身旁
實指望我的兒提名榜上
不料想在淮河一命身亡
撇下了我婆媳無有仰仗
倒叫我年邁人凄凄涼涼好不慘傷……”
崔母感嘆了一下自己這輩子命苦,其實這出戲說是竇娥冤,仔細(xì)想來蔡母才是最痛苦的那一個。
早年守寡,晚年喪子,一會兒兒媳婦也要沒了,就這打擊,沒幾個人能承受的了。
竇娥勸了一番,把羊肚湯也拿來了,結(jié)果蔡母沒喝,張婦給喝了,她不知道兒子在湯里下了毒,喝的還挺開心,結(jié)果眼睛一閉過去了。
這邊張驢兒來了,不依不饒,直接就鬧上了公堂。
“做官不為民做主,枉吃白菜熬豆腐?!?p> 昏官上場,開始審理案情,蔡母受刑不招,竇娥看不下去了,認(rèn)下了罪狀,被關(guān)進(jìn)了大牢。
這邊鄰居們不干了,他們是知道竇娥是啥樣人的,結(jié)果一商量,聽說有個欽差來了,幾家選了代表告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