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昭將這幾日梓潼縣和德陽縣送來的報告翻了又翻,看了又看,直到燈火如豆,他才長嘆一聲道:“終究是土地有限,一個成都平原,分不了太多地。難怪諸葛亮窮盡一生,也沒辦法打破體量這個僵局?!?p> 梓潼縣和德陽縣,都算成都平原的邊緣,可就是這樣的大多都是熟地糧倉的地方,居然容納了三十萬人口。
直接將本地的耕地都占滿了。
甚至還有溢出的人口。
大概還有三萬人左右分不到田地。
當然更重要的是,應昭發(fā)現了一個極端的情況,那就是他預估的八百萬人口預估少了。
蜀州的人口得按千萬算了!
之前因為他的曲轅犁和耕牛的推廣,導致了大量世家莊園不需要佃戶,甚至還能吞并其他的小地主、自耕農,導致了蜀州流落的原小地主跟自耕農數量,大致有一萬戶。
這一萬戶就是將近五萬人啊!
并且這一萬戶之中超過七成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多是呆在城市內充當市民階層。
從事的是服務業(yè),比如店小二,掌柜,賬房等等。
當然這幾天,他也在梓潼打掉了十七個破產自耕農、小地主形成的本地黑幫,涉嫌人口拐賣的人牙子,以及二十六家牽扯其中的娼館。
還有賭坊他更是抄到了上四十萬貫的賭資。
“也不愧是蜀地,富得流油!”
應昭憂心忡忡,現在的蜀地擺明了是不可能全部分地,城市的店鋪也進行了規(guī)劃,并且民房也根據數量分成官租房和自有房,然后原本不打算拿出來的擴建計劃,也只能趕鴨子上架了。
因為應昭的入蜀活動,導致了很多百姓沒有了干活的地方,于是糧價也飛漲。
就算打掉了想要屯居沽價的糧商,城內的糧食還是在暴漲,因為老百姓其實還是恐慌的。
無奈,應昭只能盡快將官辦糧行推出來,在蜀地進行糧油公營,每人每戶取戶口本,限量來買。
買一斤送一斤的方式,將暴漲的糧價直接壓死。
悄悄摸摸囤糧的一些百姓,直接虧光褲衩子,痛哭流涕。
可就算是這樣,應昭計算了之后發(fā)現,蜀地的糧食壓根剛好夠應付自用,想要支撐起出蜀發(fā)動戰(zhàn)爭的用度,那就得讓老百姓節(jié)衣縮食了。
“娘希匹!從一個坑掉到了另一個坑!”
罵了一句,應昭紓解了一波郁悶。
蜀地需要進行全方位的調整和開發(fā),糧食不夠就得開墾土地,同時還得在武漢中、武都、陰平拓寬道路,維持支援。而這三個郡也得進入軍屯狀態(tài)。
還好帶來了蜀州建設兵團,不然他還真不知道怎么處理這些軍屯的開銷。
“陛下?!睎|宮家令張桂進來,遞給應昭另一份文書。
“是什么?”應昭一邊打開一邊問。
“是閬中縣的戰(zhàn)報,爾朱將軍已經攻克閬中縣,并且先鋒已經抵達安漢縣。”
“哦?他的動作倒是夠快。”應昭笑著翻看一下戰(zhàn)報,笑容直接僵住了。
“閬中初步估算人口二十萬上下?怎么這么多人!”
應昭要繃不住了。
蜀州的體量著實讓他頭疼了起來。
雖然現在是金秋,今年蜀州的糧食一粒都運不出,全部都會被他吃掉。
可是人口越發(fā)掘越多,就意味著想要發(fā)動戰(zhàn)爭,他還必須想辦法增加糧食來源才行。
而且閬中作為一座要塞城市,人口有二十萬人,你逗我呢!
“閬中承平日久,人口也就逐漸充盈,在加上巴西郡乃是成都平原邊緣最大的一塊地,富庶程度不必成都差多少……”
張桂看著應昭臉色不好看,實在無語。
歷朝歷代無不是因為人口多而歡呼雀躍,唯有承禪皇帝因為人口多得心態(tài)要爆炸。
人太多了是好!但這意味著需要的糧食就多。
本身這個時代的糧產就不夠高,成都平原養(yǎng)活那么多工人,還是靠著世家自己的積累的舊糧維持。
就連蜀中世家自己都沒弄明白,為什么這些年他們明明錢都賺到了,可是糧食卻不加反減,出口出去的糧食明明也不多啊。
然而現實卻是,一千萬蜀州人口擺在眼前,讓應昭真切明白為什么會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未定蜀先定”的千古名言了。
人多給鬧的!
這么多人口,要是再遇到災年,世家大族趁火打劫,你看老百姓反不反就是了!
“不行!戰(zhàn)略要改!必須提前打出去?!?p> 應昭算了一下預估的糧食,蜀州的人口要是真有一千萬,那他就得對外開拓,將蜀地人口往外遷兩百萬了。
不然他沒有糧食來支撐自己對外擴張的腳步?。?p> 八百萬,是他的舒適區(qū),超過八百萬,單單糧食消耗量,足夠讓他吐血了。
“還有,讓東宮過來的農家人給朕盡快投入試驗田建設!蜀地的糧種質量不行!勉強夠養(yǎng)活這一千多萬,只怕是忍饑挨餓,活下來的。”
應昭趕緊下令,張桂是家令,所以東宮的一些配備的資源,都是他在管理。
張桂也知道應昭很少這么緊張要推翻自己的決斷時候,除非真的很危險,因此立刻下去處理了。
“蜀州……這群世家到底他娘的藏了多少人!”
應昭砸了手中的文書,感覺心態(tài)有點小崩。
他經手的蜀地是能養(yǎng)活這一千多萬人,但也等于將他出蜀的資源全部消耗了。
如果為了出蜀而禍禍百姓,那他的大同思想,就會遭到史無前例的重創(chuàng)。
這是他不能接受的。
“果然,任何理論都得看現實?!?p> 應昭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重新開始規(guī)劃起自己的計算。
自己最開始只分均田一畝的決斷是對的。
養(yǎng)活蜀中蜀中一千多萬人不是問題,現在預估的四川已開發(fā)的耕地在一千六百萬畝(六百平方米一畝)上下,一畝地足夠一個人吃一年,不過就是吃糠喝稀,想吃干的比較困難。
那么四川應該是能養(yǎng)活一千六百萬人。
但現實卻是,應昭手中的戰(zhàn)馬數量和脫產的軍隊,是直接將這四百萬畝的糧食完全頂掉了。
而四川還是一年一產。
想要對外發(fā)動戰(zhàn)爭,他只能盡可能開墾新的土地,等于這需要時間。
可是敵人不會給他足夠的時間,關東和關隴利益進行利益分配,斗得再慢,也就這一兩年。
而一畝地需要三年才能進入產量增高期,五年才能變成熟地,進入全盛。
五年……
敵人只怕這一兩年和平之后,就會接連不斷的發(fā)動戰(zhàn)爭,到時候對于糧食的消耗只多不少!
果然……世家的那些糧食,一粒都不能給他們留!
得用來對做外發(fā)動戰(zhàn)爭的儲備糧!
“來人,準備儀仗,明日朕就擺駕入駐成都行在,親自敦促贖買田地和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