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軍事

亮劍之重霄王承柱

第二十八章 去旅部辦理手續(xù)

亮劍之重霄王承柱 BMA11常昕 2211 2021-11-16 20:00:00

  坐在條凳上的王承柱聽著身旁兩人對話,下意識站起身來。把背囊背帶圈過腦袋,左肩右挎背在身后。

  很快,手術室里傳出“一……二……三……起!”的喊聲,四位穿著白服的人出現在手術室門內。之前出來說話的護士喊了一聲:“門口的同志,快來接一下床兩邊的扶手!”通訊員和王承柱上前兩步,伸手托住木板床底。

  喊話護士挑開門簾,另外三名醫(yī)生護士同門外兩人把木床抬了出來。一起被抬出來的,還有趴在木板床上的傷員。

  傷員右腿和右胯包著潔白的紗布,外褲被清創(chuàng)剪刀剪出一個不規(guī)則的窟窿,外褲上的點點血漬和紗布形成鮮明的對比。

  王承柱也曾低頭看過這副身體前胸的傷口,血呼里拉的,牽拉到傷口附近肌肉還會有撕裂痛感。

  周圍病友的傷口多已止血,術后恢復期比圍手術期的狀態(tài)會更像普通人。抬著這位趴在轉移床上還未清醒的戰(zhàn)士,呼吸著夾雜了汗臭味、血腥味、酒精味和硝煙味等五六種氣味的空氣,王承柱的精神有些恍惚。

  不過他聽話地抬著床板一角,跟隨其他人一起把轉移床抬到喊話護士拖過來的獨輪平板公雞車上。

  架好床板后,一位體格健壯的護士走到地鋤一側,撈起公雞車把手上綁的草繩挎在肩上。通訊員和王承柱被安排托著扶著轉移床板懸空的一側兩角,隨著拉車護士緩緩發(fā)力向前走,托扶床板的戰(zhàn)士亦步亦趨跟在公雞車后面,一同向著東面的斜坡山路走去。

  一位抬床出手術室的白服男子跟在轉運傷員板車后,一路跟到重傷員小院。當得知七間單人護理病房全部住滿后,無奈指引著拉車護士往輕傷員一號院去,暫時安頓傷員。

  輕傷員一號院別名療養(yǎng)病房,一般是二至三人一間,住著一些軟傷患者。因為行動不便,所以會加派輪崗看護戰(zhàn)士照看。主刀醫(yī)生把術后傷員送到這里應急靜養(yǎng)是合規(guī)的,以往床位緊張時,護理加床首先加在療養(yǎng)病房。

  四人護送躺在板車上的術后傷員來到療養(yǎng)小院后,主刀醫(yī)生詢問了在院子里曬太陽的傷員看護人員病床填充情況。得知療叁病房有空床位后,開口請兩位看護戰(zhàn)士幫忙把轉移床搬進有空床位的病房。

  主刀醫(yī)生問過幫忙抬床板的看護戰(zhàn)士,得知其中一位正是這間病房的照看人員,向其交代了這位傷員術后的靜養(yǎng)安排。

  醫(yī)院最近剛補充過給養(yǎng),這位失去了一部分右股右臀的戰(zhàn)士幸運地得到了半麻醉手術機會。凡事皆有代價,安靜快速地被做完肌腱修補術、血管修補術和神經修補術的戰(zhàn)士,今天下午到傍晚會感受到劇烈的陣痛。

  為了防止傷員亂動影響治療效果以及咬斷舌頭等可能發(fā)生的情況,主刀醫(yī)生建議看護戰(zhàn)士跟著去領取一些手腳約束帶和身體固定束縛帶。

  王承柱在一旁聽著,恍惚間竟以為自己來到了精神衛(wèi)生康復中心。

  陪著傷員從送診收治到術后抬到病房,通訊員跟著主刀醫(yī)生走出病房。在看護戰(zhàn)士去器械室的途中,向主刀醫(yī)生提出辭行,跟看護戰(zhàn)士也嘮叨幾句。

  王承柱站在通訊員右后方,低聲附和著一些諸如多謝救治、拜托照料、勞煩守夜之類的話語。

  主刀醫(yī)生看到王承柱棉夾襖里的藍白條病號服,詢問后才知道這是位即將出院的傷員。醫(yī)生提醒王承柱記得離開前,把這套病號服交到門診護士站。醫(yī)院的病號服跟床位一樣緊張,切記切記。

  在主刀醫(yī)生走向門診區(qū)器械室的方向時,通訊員引著王承柱跟進去換下穿了七八天、帶著汗味和體溫的藍白條病號服。把換下來的衣物投放在污物簍里,走出護士站,在出村的下山路上向南走去。

  早上帶傷員來野戰(zhàn)醫(yī)院時,通訊員從旅部運輸隊借了一輛驢車馱送。右腿削肉戰(zhàn)士被扶進診療室后,驢車停放在了剛進野戰(zhàn)醫(yī)院駐扎山村不遠處的警衛(wèi)排院子里。

  王承柱回去的時候正好搭乘,有代步工具對一個八十年后的青年來講,不輸于半夜在縣城騎乘共享電動車回賓館。只是王承柱高估了1940年晉北交通線的平整程度,一路小顛簸不斷,在三月的料峭春風里,吃了不少驢蹄和木輪揚起的塵土。

  通訊員駕著驢車跑了一小時四十分鐘,坐在通訊員右邊、抓著車幫把手努力穩(wěn)住身形的王承柱,看到了前方不遠處一座斷崖上有兩名全身藍灰色軍裝哨兵。下一刻,聽到駕車通訊員口中呼喝著“喔喔……吁吁……”毛驢的前進速度慢了下來,在塵土飛揚的砂石路右邊小步慢跑著。

  駕車走到距離斷崖哨兵五十米左右時,通訊員一聲長長地“吁”命令毛驢停了下來。

  哨兵取下搭在左肩的步槍,槍口沖天,高喊一聲:“口令!”

  通訊員從驢車駕駛位上下來,清了清嗓子,朗聲回答:“團結就是力量?;亓睿俊?p>  “堅持就是勝利。同志,你好。請步行二百米到前方檢查站,展示路條或介紹信。”哨兵立正把步槍搭回左肩,抬起右手行了軍禮,同時大聲說道。

  通訊員舉起右手還禮,對坐在驢車上的王承柱說了一聲,跑步繞過斷崖,向檢查站疾行而去。

  五分鐘后,王承柱看到通訊員齊步走回來,取下繞在駕駛位護欄上的韁繩,牽著毛驢往前走去。

  又經過了一道哨卡,走了約兩公里,終于到了一處不時有穿著藍灰色軍裝戰(zhàn)士三三兩兩走過的山村。

  王承柱接到通訊員要去歸還驢車的通知,背好隨身物品起身走下驢車。詢問到旅部軍務處大致方向后,獨自步行前往,打算詢問一下破損士兵證的更換補辦事宜。

  王承柱一路邊走邊問,找到軍務處后,向當值的辦事員提出自己的訴求。卻不曾料想到辦事的干事給他的回答是:“同志,士兵證遺失或損壞,應在團行政機關或團以上司令機關申請補辦,請回新一團后處理士兵證件事宜。旅部機關可以協(xié)助開具臨時證明,代為辦理下級編制單位分內工作就不合適了?!?p>  王承柱帶著一份鑒印介紹信離開了軍務處,悵然若失地走在旅部駐地村落東西主干道上。他第一次來這里,之前有個念想一路問過去找地方,現在只等著誰帶他回團駐地。想到剛才帶他來旅部的通訊員,王承柱趕忙快走幾步,奔大路上之前下驢車的地方走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