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掌柜,穩(wěn)住,別浪
以大周京城的繁華程度,熙熙攘攘的街道,來來往往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輛,少不了有心人注意到書局里的動靜。
彼時,蘇睿才寫完三分之二,一陣墨香自《三字經(jīng)》中脫穎而出,化作漫天墨綠色云紋,包裹著大道至簡的真理,飄蕩,擴散,延伸至整個街道。
香氣中蘊含真意道理,雖簡單明了,卻又往往引人深思,不僅包含“仁、義、誠、敬、孝”等儒家思想。
還具備明悟與開智的作用。
人群中,有人眼尖且見識非凡,追朔源頭,隨即驚呼:“是李氏書局!有人正在著作經(jīng)典!”
此話一出,李氏書局門前,人頭攢動,數(shù)不盡的看客紛紛涌入。
只是少頃,空間不足百平的一層書局,便堆站了數(shù)百名訪客。
而店外,不遠處的寬闊街道,更有浩浩蕩蕩的隊伍,聞聲趕來。
一時之間,原本門可羅雀的李氏書局,竟變得熱鬧非凡。
“典籍府錄籍司前來備案!閑雜人等后退!”
“大周城防兵備陳前安向先生道賀!先生博學,學生仰之!”
“翰林院副首秦司年拜賀!三千翰林,同祝先生著經(jīng)成典!”
“杏林圣院,守藏史與君同賀!儒家再添經(jīng)典!”
“墨家巨子賀言:荊州八千里,愿與君共渡同游!”
“大周皇室恭祝先生鑄就經(jīng)典!愿先生文采飛揚,文泉思涌!”
“大周帝母娘娘賀喜先生巨作!愿先生再創(chuàng)經(jīng)典!”
“兵家孫氏!”、“法家楊氏!”、“大周皇太子”、“大儒傅辛博”、“同福書局”、“京城府尹”……
短短片刻,李氏書局外,陸陸續(xù)續(xù)擠滿了數(shù)十股前來道賀的勢力,要不是城防兵備守將陳前安恰巧經(jīng)過此地,并在第一時間維持秩序,說不準就會發(fā)生踩踏事件!
“都他媽別擠了!”
爆了句粗口,陳前安用刀鞘砸向一名想要渾水摸魚的小偷,并攔住兩名典籍府的同僚。
“老子都說別擠,你他媽還不聽!”
一把揪住其中一人的衣領,狠狠的扔向街外,陳前安舔了舔舌頭,對另外一人威嚇道:“再他媽往里擠,老子立馬將你就地正法!”
那人看著兇橫的陳前安,弱弱道:“我是典籍府的人……”
陳前安瞪了他一眼,提著他腰間的束帶,往上一舉,破口大罵:“你他媽睜開眼睛看清楚,外面哪一個人沒有點背景,現(xiàn)在還不照樣站在外圍干瞪眼!”
“哦,哦……我知道了……”
被陳前安提起,躥出半個身子的典籍府值吏要哭了,“你快放我下來!我走,我走就是……”
“往哪走?!沒看見我都走不出去么!給我老實呆著!”
將典籍府的值吏放下,陳前安只覺腦袋一陣發(fā)脹,現(xiàn)場的聲音太過吵鬧,讓人心煩。
不過好在,來時所帶下屬不少,雖然大多被人群沖散,卻對維護起現(xiàn)場的秩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所以,沒過多久,在一幫訓練有素的甲衛(wèi)指揮下,現(xiàn)場終于安靜下來。
這時,被推擠在書局外間的商賈、儒生,發(fā)現(xiàn)可以聽清屋內(nèi)的傳話,于是紛紛墊腳向著書局探頭詢問:“里面的!傳個話!屋內(nèi)何人著書?所著為何書?有誰報個書名,小弟感激不盡!”
話音剛落,屋內(nèi)響起一道中氣十足的清朗之聲:“《三字經(jīng)》!似是一篇韻文!有天地框紋蓋印,妥妥地必讀經(jīng)典!”
“至于著作者,很年輕!或許是哪一家大儒的關門弟子!說不準,他看起來眼生的緊……”
很年輕!眼生!
陳前安敏銳的察覺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大周京城雖大,但是像天之驕子或是青年才俊,其神秘性極近于無!
每年儒生間的詩詞文會,大大小小除去官方籌辦,僅是民間一項,就不下千場!
“要是京城人,總歸有認識的!除非……”
“除非是寒門子弟!”
“無師無友!”
這個念頭一經(jīng)出現(xiàn),聰慧的他立馬把視線投向外圍。
果然,目光所致,各家勢力紛紛遣人離去。
顯然,他們也意識到,如果真如心中所猜測那般,這必定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因為,一旦將這位年輕的天才著作者籠絡到自家勢力,那么對于任何勢力來說,它不僅能平白得到一本天品級的原始典籍手稿,更重要的是,這個勢力將會擁有一位無限潛力的成長型天才!
“大周人重傳承!但更重師門傳承!一般而言,鮮有寒門子弟無師自通,作經(jīng)著典!這個少年,可當真了不得!”
“呵,估計消息傳回各方,有些人一定坐不住了吧,或許,下一波,再來的,就是一堆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了……”
“不過,這跟我有什么關系?!”
將一米五的刀鞘往肩上一扛,大搖大擺地穿過人群,招呼幾名親信,四五個人一起坐在對面店鋪的臺階上,一邊喝著店家端來的茶水,一邊維護現(xiàn)場秩序。
他這一騰開位置,現(xiàn)場頓時一陣推搡,直到再擠不進去人之后,屋內(nèi)和屋外的傳話又得以繼續(xù)展開。
一位年過半百的老學者說道:“請前排的同窗,照顧一下后排,空間有限,不敢推擁,只求誦讀以供吾等聆聽!”
屋內(nèi),有人聽出了聲音的蒼老,連忙高聲附和:“請誦讀,以供吾等聆聽!”
離蘇睿比較近的幾位學子紛紛對視,其中一人作為代表,運氣喊道:“非是不愿,先生正在緊要關頭,不敢逾越,請諸位諒解!”
頓了頓,再次俏皮說道:“只叫你們知曉,先生的《三字經(jīng)》,以三字一組!六字一句!文章別具一格!蔡某算學到了!”
這話有討人嫌的嫌疑,一旁,另一名五官端正的青年戳了他,提醒他收斂點,以免引起公憤。
隨后無奈轉身喊道:“此間文氣浩瀚,墨香撲鼻,為吾等進步之機緣,諸位莫要做聲,靜心,養(yǎng)性!以鞏固一身所學!”
青年的聲音帶著股磁性,且辨識度很高,人群中,很快有學子認出他的聲音。
“是李探花!李探花說的沒錯,此時溫故知新,更盛平日讀書百倍!而且,這也是一次近距離觀摩著作經(jīng)典的機會,有助于我們以后文章境界提升!”
李探花點點頭,歉意道:“請諸位諒解!請老先生諒解!”
門外,老先生面帶愧色:“李探花胸懷坦蕩,不必如此!我等理應聽從探花建議,吸取文氣,淬煉文膽!”
漸漸的,有人明白過來,與其觀望,不如趁此機會以天地贈予的文氣,去佐證自己的學識。
引發(fā)異象的經(jīng)典雖然罕見,但哪有自身的提高來的實在。
所以,很快,吵吵鬧鬧的書局,逐漸安靜下來,下一刻,數(shù)百股璀璨奪目的浩然正氣,在李氏書局此起彼伏的綻放開來。
除了少數(shù)尋常百姓還在交頭接耳,余下無論文人還是學生,皆是心神沉淀,以問對答。
場中,掌柜微微松了口氣,就在剛剛,他差點暴走!
人群涌入之際,免不了推搡,與蘇睿面對面的他,親眼見到,一個拎著掃帚的老嫗,被人群推到在地,手中的掃把直接戳在俊哥腰間。
要不是當時俊哥有顯圣祝福文氣護體,這一擊,怕會阻斷《三字經(jīng)》著作的一鼓作氣!
“還好,大家都是讀書人,讀書人該有的講究大家都有……”
目光再次鎖向俊哥,其認真的模樣十分引人注目,被顯圣環(huán)繞、文氣聚頂?shù)乃?,像是從書畫中走出的天之驕子?p> 其筆下,字如游龍,墨如云霧,通篇之上,金光璀璨,數(shù)不盡的閃爍文字仿佛靈動的舞者,像是正在展示自己婀娜多姿的輕盈。
“《三字經(jīng)》一出,俊哥于文人中的地位立竿見影!就是不知,俊哥姓啥名啥,可曾婚配……”
“可惜,小女才五歲,要不然近水樓臺,亦不失一段佳話!”
“不過,瞧俊哥的年紀也不算太大,或許,可以說服其再等等,十年,應該等得起吧……”
想象著未來的女婿,一襲文人大儒的風范,攜帶小女跪拜天地、跪拜高堂的景象,他差點笑出了聲!
“掌柜!別浪,穩(wěn)?。 ?p> 他這一翻臆想,可著實引得蘇睿一陣手忙腳亂,筆下的柜臺差點因為他的疏漏支離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