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迷航方舟

第一百八十章 第二類接觸

迷航方舟 我是多多 2008 2023-01-24 08:00:00

  煙塵散盡,早已做好了準備的探測器魚貫而入。

  #系統(tǒng)分析結果,氮氣百分之五十,氧氣含量百分之四十七,其余惰性氣體含量不足百分之三。#

  幾乎就在探測器進入到船艙內部的同時,環(huán)境監(jiān)測數據就已經傳遞了回來。

  “富氧環(huán)境?福爾你抓緊分析一下環(huán)境與生物之間的形態(tài)關系。”

  在生物演化過程中,生物與環(huán)境的變化是共同影響的,如果在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生命維持系統(tǒng)的設置,則應該盡可能的簡化一些不安定因素的影響。

  諸如氧的含量就是如此,在富氧含量的狀態(tài)下,船體結構以及各種各樣的物品都有可能遭遇強氧化的侵蝕。

  并且安全性方面也是一個關鍵因素。不同于地球時代那種古老且落后的科技。

  一個五級文明要想將一個生命維持系統(tǒng)維系在一個安定的環(huán)境應該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可是之所以維持如此高的氧含量,那么幾乎就可以說明了該文明的智慧生物對氧含量的需求特別高。

  幾乎沒用多長時間,福爾就提交了一份完整的模擬預測。

  “我覺得,克諾羅斯文明的智慧生物會存在兩極分化較為強烈的現象。

  如果是自然演化狀態(tài),他們的母星上的生物要么是身高魁梧,要么是矮小纖細?!?p>  在古地球時代,地球上曾經存在過一段時期的富氧環(huán)境。那時地球上的昆蟲體型都異常的巨大,就連常見的蜻蜓的翼展都能達到恐怖的兩米左右。

  這些現象以及數據是思旭能夠理解的,可是就像福爾說的那種身材矮小纖細則超出了思旭的認知范圍。

  于是看著滿臉疑惑的思旭,原本就有些緊張的福爾頓時就更加的緊張了起來。

  于是他手忙腳亂的將自己的數據重新整理了一下并作出了推斷根據。

  “在富氧環(huán)境下,生物的神經系統(tǒng)的傳遞效率會有比較嚴重的損耗。

  為了適應那種環(huán)境,演化邏輯應該就是減少對氧氣的需求,并且通過減少身體體型的程度來減緩物質代謝的速度,并為思維器官提供足夠的能量?!?p>  聽到這里的思旭豁然開朗,以人類舉例,本身就在演化的道路上對氧氣的需求進行了限制。

  人類的大腦本身是一個極為耗能的器官。在獲得了依靠大腦就可以便捷獲取能量的狀態(tài)下。

  身體方面的一些非必要能力就開始逐漸退化,并為大腦隨時隨地的高耗能提供能量儲存。

  直到地球文明徹底覆滅之前,只有少部分人因為特殊需要,諸如健身、身體強化訓練來可以加強對氧氣的需求外??傮w人類的身體素質對比21世紀之前有了極為明顯的退化。

  窺一斑可見全貌,僅僅依靠一個大氣的分析,思旭就掌握了這個文明智慧生物的大體數據,雖然在決定層面還有著明顯的差距??墒亲鳛橐粋€大致方向的參考已經足夠了。

  不過隨著探測的深入,思旭對克諾羅斯文明智慧生物的體型也有了大致上的推斷。

  他們的體型要略顯的小巧很多。與特納人那種平均都在兩米二左右的身形不同。

  他們的體型要更加接近于人類,通過船艙內各種各樣的設施以及走廊的尺寸,思旭可以做出一些相對模糊的推斷。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支持了福爾對智慧生物體型上的推斷。

  撇開在飛船內四處游走的探測器不談,已經進入到飛船內部的機器人已經開始對飛船本身進行了大量的數據收集。

  甚至一些管線以及控制面板已經被拆卸了下來進行數據分析。

  當然了思旭可不僅僅抱著挽救克諾羅斯文明飛船的單一想法。如此近距離的了解一個五級文明,這種機會可是難得的很。

  此時正有幾臺機器人,它們之間的工作效率要遠遠高于其他機器人,并且彼此間的響應速度,協(xié)調能力都是頂級的。當然這完全仰仗于思旭的親自操控。

  經過一陣努力,思旭終于找到了連接飛船內數據通道的線路。隨著臨時能源的接入,附近一段區(qū)域的能源供應暫時性的恢復了正常。

  原本不斷在走廊里跌跌撞撞漂浮不定的機器人,在獲得了人造重力以后,輕柔緩慢的落到了地面。

  思旭看著這一幕開始讓一臺機器人進行測試。

  機器人蹲下身體然后一用力,僅僅跳起來不足半米以后就迅速下落。

  看著下落的速度和態(tài)勢,人造重力系統(tǒng)制造出的重力甚至要比地球的更高一些。

  可就在思旭讓機器人調動更加強的功率做跳躍時,神奇的一幕發(fā)生了。

  機器人高高躍起,預想中的那種快速下落的勢頭并沒有出現,反倒是機器人極為輕柔緩和的落到了地面上。

  思旭連續(xù)的做了數次的研究以后發(fā)現,這是一種極為精湛的控制技術。

  曾經蓋亞文明的飛船也發(fā)生過類似的重力失效的現象。為了防止突如其來的重力增加導致飛船內成員的意外傷害發(fā)生。

  思旭不得不臨時的將重力系統(tǒng)的數值標定的非常非常低。直到確認文明內所有人都不在有危險的時候。重力才逐漸恢復到原本的正常狀態(tài)。

  而克諾羅斯的文明則要更加先進許多,當系統(tǒng)監(jiān)測到地面的物體處于常規(guī)運動狀態(tài)下。那么施加在表面的重力就是常規(guī)狀態(tài)。

  當監(jiān)測到物體發(fā)生短暫的失重,或者強烈的墜落。那么在發(fā)生問題的區(qū)域內,重力就會大幅削減并讓對方緩緩的落下來。

  如果不是飛船上安裝滿了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并且克諾羅斯對重力系統(tǒng)的理解程度達到了一種極高的水平。

  單單這看似簡單的一種現象也是思旭望塵莫及的。這無不在表達著兩者之間的巨大科技差異。

  “一號,我已經連通了克諾羅斯的計算機系統(tǒng),并導出了大量的模版。

  讓你們委員會下屬的語言學家建立一套模型,我要對他們飛船內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有一個了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