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西山煤窯一二事
乾清宮內,已過古稀之年且見過大風大浪的楊榮,此時他的心里,略微有點發(fā)怵。
他搞不明白,為啥面前這位于兩個月前在他眼中還是個大孩子脾氣的年輕皇帝,出去逛了一圈,變化竟有如此之大!
自己這把老骨頭,被他直勾勾的不悅眼神給盯得,渾身那個不自在勁啊,別提多難受了。
“與皇陵京師相近,恐傷風水……”
“煤力至微,煤戶至苦,而其人又至多,皆無賴之徒,窮困之輩…一旦揭竿而起,豈不可念?”
皺著眉頭,嘴里嘀咕著剛剛楊榮上奏的進諫。王迪他是怎么也沒想到,煉鋼所的進度,除了一張圖紙以外,竟特么還處在零的階段,屁也沒有呢!
而楊榮這位閣老大人給出的兩個理由也很合乎情理,聽起來,竟是不存在半點私欲,一心全是為了大明朝好。
其中一個原因,是怕傷了大明風水所在,繼而影響到大明朝的龍脈穩(wěn)固。
這可是關乎到大明宗廟社稷的大事,就算有他這位皇帝的旨意,不經過群臣朝議,給他楊榮十個膽子,也萬萬不敢像修建天工所那樣,下令工部派人直接破土動工。
另一個原因就是,現如今為數不算多的煤窯,已經是人群集聚,特別容易滋事生非。
畢竟除了一群處在最底層,且是無地無業(yè)走投無路的苦哈哈們,誰還敢…或是誰愿意冒著生命風險,去煤窯里受累受苦刨食吃。
再加上,西山距離京師僅有六七十里地而已!
如此近的距離下,一旦混跡于煤窯的苦哈哈們,被有心之人煽風點火聚眾鬧事的話……
安全因素,倒是可以先放一邊。有著拱衛(wèi)京師的三大營,區(qū)區(qū)流民,豈能成事!
問題是,這不丟了朝廷的臉面嘛!
順天府,可是達官勛貴,各國使節(jié)聚集之地。
這要在眼皮子底下發(fā)生騷亂,別管規(guī)模大小,豈不是讓外人看了天大的笑話!
也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些情況,從太宗文皇帝遷都順天府以后,就曾嚴令禁止在西山一帶進行鑿山伐石的民間商業(yè)活動。
“陛下,西山鑿山挖煤一事,發(fā)軔于遼金以前,在蠻元百年期間,已有濫觴之勢,我圣朝不可不重視!”
“況且,京師周邊幾乎遍布林地,單就內接太行的整個西山而言…其磅礴數千里,林麓蒼黝,溪澗鏤錯,縱橫的山區(qū)內,物產甚是豐饒,尤其是林木資源!”
“陛下,老臣以為,完全可以派人大規(guī)模砍伐林木,將其煉制成木炭,而后再將其用以煉鋼,完全沒有必要去鑿山采煤。”
縱使沒有兼任過十多年的工部尚書,對于楊榮這位閣老而言,煉鋼一事,他也是比較清楚的。
焦炭煉鋼法,據他所知,也不過是從宋朝剛剛開始興起而已。在此之前,匠人們基本都是用木炭來煉制鋼鐵的。
就拿頂尖的唐刀來說,俱是以木炭煉制而成的。
哪曾想,本來是好意進言提醒的幾句話,但當言畢之際,楊榮忽然發(fā)現,年輕皇帝的眉頭,卻是皺得更緊了。
“三楊閣老,朕記得以前…爾等曾教與朕的《淮南子·難一》當中有過一句話,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還有《淮南子·本經訓》當中的,焚林而田,竭澤而漁…以及《呂氏春秋·義賞》當中的,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占地極廣的西山,的的確確很大!其中的物產,也的的確確很是豐富!”
“只不過,現如今的順天府內,人口…朕若是沒有記錯的話,應當是在十四萬戶也就是七十萬人左右吧。再加上三大營的軍戶,人口總數量,幾近百萬之巨!”
“我記得戶部尚書王佐曾上奏疏言及到,京師之地,戶口日繁,待食者眾,已無余財給之,亦無余地處之!”
“且不說燒炭煉鋼需求量巨大,單單是以京師這些人口數量,西山再大,林木資源再豐饒呢……”
“三楊閣老,爾等以為,那些生長緩慢的林木資源,是否能支撐得了數量如此之巨的京師百姓,使用百年以上的時間?”
“仔細想想,一戶人家,燒光一棵十年生的樹木,均攤下來,怕是不過月余時間而已吧。”
“三楊閣老,爾等再猜猜,現如今還是千里如畫的山水美景,如若幾十年以內放任不管的話……”
“待到西山大面積禿了以后,除了一堆無用的泥石與只能看不能動的煤炭擺在那,曾經的富饒之地,吾等還能給后世子孫留下些什么?”
“煤炭,此物燃燒與薪無異,其火候且較薪更加優(yōu)秀持久!”
“無論現在是否大規(guī)模鑿山采石,待到幾十年以后無木可砍、無薪可用之際……”
“那么稱得上是苦寒之地的京師,其內部高達百萬數量之巨的黎民百姓,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陷入寒冷與饑餓的困境當中嗎?”
“一日無薪糧,煙火即絕!”
“連溫飽一事都解決不了的話,如若到了那個時候還要繼續(xù)執(zhí)行嚴禁鑿山采石的政令,那么大規(guī)模的民變,誰人可以阻止得了?又拿什么去阻止?”
“如此重要…乃至涉及到國本穩(wěn)固的民生大事,豈可因為眼前的種種顧慮,為避物議而畏首畏尾,不敢有所改變!”
“煤窯,必須要建!”
“取締現有西山境內的全部民辦煤窯,將其納入官辦掌控范圍之內?!?p> “待到煤炭足夠支持京師之地所有百姓日常生活使用時,朕會下旨,嚴禁任何人于京師周邊所有山區(qū)內,進行樵采伐木一事?!?p> 如果西山地區(qū)良田眾多,王迪倒也不介意毀林造田,有計劃性地進行墾荒種糧活動。
問題是,彎彎繞繞的山區(qū)溝壑間,啥資源都挺多的,唯獨可以用來耕種的良田,很是稀少!
如果西山地區(qū)沒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王迪肯定也不會為了保護環(huán)境或是為了所謂的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而阻止人們砍伐林木資源。
但是,沒有那么多的如果!
溝壑縱橫缺少良田的西山區(qū)域,有著極其豐富的煤炭資源。
雖然具體儲量有多少,王迪不怎么清楚。
但是,他記得在一則新聞上,曾經看到首鋼集團遺址便緊鄰西山區(qū)域。
能供給如此之大的煉鋼集團,王迪估么著,西山內的煤炭儲量,其豐富程度,絕對要遠超自己的想象。
若僅僅只是因為害怕傷及到大明龍脈,或是擔心可有可無的民變,而將其閑置于一旁不加以利用……
在王迪看來,這種本末倒置的舉動,才是最愚不可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