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推廣
看到李遺一直處于呆愣的狀態(tài),諸葛亮和楊洪還怕是李遺對蒲元有什么誤解。
楊洪對李遺說道:“賢侄,這位蒲元先生,別看年輕,卻是主公最為倚重的名巧?!?p> “主公這次出征漢中,蒲元先生帶領眾位匠師,一起打造了五千柄環(huán)首刀,全部都是百煉精鋼。”
“現(xiàn)在若是論起打造武器,天下人無出蒲元先生之右者!”
諸葛亮也說道:“蒲先生不但擅長打造兵刃,對各種農具也是多有心得?!?p> “所謂‘一藝通,百藝通’,我特地請他過來,也是請他幫你把把關,看有無能改進的地方的?!?p> 李遺從驚訝中回過神來,連叫“失禮”。
他確實只是對蒲元的驚訝,而不是誤解。
驚訝的是,蒲元竟然這么年輕,就在劉備集團這里有了這么高的地位。
跟蒲元年紀差不多的馬鈞,現(xiàn)在還拿著他那改進過的“織綾機”在求官的吧?
后來馬鈞在魏國擔任了一個小官,先后重制了指南車,又改進了翻車、投石機,但是卻始終被曹魏大臣們看不起,處處嘲笑譏諷。
魏國皇帝后來知道馬鈞的能耐,也只是讓他制造“水轉百戲”用來娛樂。
而蒲元,卻年紀輕輕就在蜀漢很是被推崇。
馬鈞的傳記,是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解時才加入的。
而蒲元的傳記,則是后來的蜀漢大將軍姜維,親自為他寫的《蒲元傳》和《蒲元別傳》。
蜀、魏兩國的尊重人才的差異,由此可見一斑。
李遺這次很是誠懇地向蒲元請教。
蒲元說道:“你這翻車,倒是可以大規(guī)模灌溉農田,但是有幾處地方,很是需要改進?!?p> “一個是戽斗應該從下面走你的是從上面走的。這樣的話,走的路程遠而高,會灑落很多水,反而浪費?!?p> “第二個是,可以在下面加上一道水槽,貼著戽斗的下沿。這樣利用戽斗從下面往上刮的力道,就可以以最小的力氣,大量把水送上去。”
“最后,戽斗可以在削薄些,甚至直接做成木片,可以減輕重量,加大刮水的面積。”
李遺恍然大悟。
自己想了這么多天,就是沒想明白的地方,人蒲元這種級別的人物,一眼就看穿了。
不愧是大師級的匠人。
電視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還是要有經(jīng)驗啊。
諸葛亮又問道:“聽正方說,你還有一個‘筒車’的構想?”
“這翻車若是在河流不太急的地方,倒是完全可以大規(guī)模推廣,但是益州之地,大多都是山地,水流很急。你這個‘筒車’,可以解決山地以及河流湍急的地方的灌溉問題?”
李遺當即又說起了筒車的外形。
蒲元聽完,對諸葛亮說道:“我已經(jīng)知道怎么制作了?!?p> “李遺小兄弟果然奇思妙想!”
李遺心中佩服不已。
自己才剛剛描述了筒車的外形,蒲元竟然直接就知道如何制作了,果然是名工巧匠!
原本歷史上,翻車會在幾十年后,由馬鈞在魏國做出來,稱為“龍骨水車”。
而筒車則需要到唐朝才會出現(xiàn),到宋代以后才會逐漸推廣。
現(xiàn)在有了蒲元的幫忙,這兩樣東西都提前出現(xiàn)了。
筒車最大的好處,就是利用水流的力量自行運轉,以轉輪上面斜著綁定的竹筒,來自行取水導入農田,不用人力。
對于灌溉,又是一大助力。、
諸葛亮聽蒲元說了筒車的原理,也是眼前一亮。
現(xiàn)在正是春耕之際,對于灌溉用水也很是急需。
只是前方還要再漢中與曹軍作戰(zhàn),灌溉農田人手不足。
若是李遺這翻車和筒車大量制造、推廣,那么灌溉就不是人手不足了,而是根本就不怎么需要人手了。
多出來的人手,可以用來開荒地、搞建設,甚至是進行漁獵。
一來二去,非但不會在大量抽調人馬去前線作戰(zhàn)的情況下耽誤了農時,甚至還可以更有力地進行農業(yè)生產,漁獵得來的收獲,還可以改善民生,減少糧食支出。
“果然是兩個好物件!”
諸葛亮夸贊李遺道:“我給你介紹的這一門親事,原本還怕對方聲威過大,會讓你有壓力。”
“這下好了,有了這翻車和筒車,你必定會名留史書。”
“你那岳父大人就是再聲威大,也必定對你另眼相看!”
李遺一頭霧水:“跟我說的親事?”
“誰啊?”
他早知道李恢拜托諸葛亮做媒人,給自己物色對象了。
這下子諸葛亮明著說了出來,他卻是很想要知道對方是誰。
但是諸葛亮卻賣了關子。
“你到時候自會知曉的。”
“等對方信物一到,你父母都會滿意的!”
李遺還想問,楊洪卻拉著他說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這門親事必定不會辱沒你的,事成之前,你就等著好消息就行了!”
李遺心中郁悶。
憑什么張飛就能自由戀愛?
憑什么自己還要包辦婚姻?
這邊諸葛亮讓李嚴盡快在犍為郡推廣翻車,他自己則是帶著楊洪和蒲元,緊急趕回成都。
翻車和筒車需要趕快大量生產、推廣,這種人力、物力和推廣能力,只有在成都才行。
蒲元走的時候,對李遺說道:“軍師之前有幾個想法,要制作連弩?!?p> “等小兄弟將來有了閑暇,倒是可以去成都,多幫我和軍師參謀一下?!?p> 李遺滿口答應。
諸葛連弩,自己就算不能出什么有用的主意,將來能夠親眼見證它的出現(xiàn),那也是一大幸事!
諸葛亮在成都日理萬機,不但要處理政務,還要組織漢中之戰(zhàn)的后勤、兵源,還想著發(fā)明各種利器。
李遺算是見識了諸葛亮的辛苦。
這邊李嚴對著李豐和李遺說道:“蒲元先生的改進之策很是實用。”
“我犍為郡下面各縣,有武陽這種以平原地形為主的,也有以山地為主的。”
“但是資中地形就很復雜了。”
“那里山地、平原都有,而且地理位置很關鍵,乃是蜀中這大片平原的東邊門戶?!?p> “你二人今天啟程趕赴資中,在各處農田山田仔細查看,算算那里需要多少翻車、筒車,又都要在哪里安置?!?p> “事畢趕緊回報!”
李遺扭頭看了看李豐,意思是:“咱們不是主抓盜賊的嗎?怎么成了農具推廣大使了?”
李豐聳聳肩,意思是:“郡中沒有盜賊,我有什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