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強支起身,對陳平忿忿不平道,
“你叫朕怎么不急,如何個緩法?不用強還能用什么手段?
想當年那始皇帝那般地英武一世,都被六國生吞活剝了。你看看他的子嗣,現(xiàn)在還有活著的嗎?
你讓我怎么安心?又如何地安心?”
陳平握著劉邦的手,道,
“陛下于我,親大兄一般的存在。不知陛下可愿意聽平一句話?如果覺得平說得有道理,不妨再讓留侯給把把關(guān),如何?
沒有道理的話,就當是吹了一陣東南西北風,講了一陣子逗悶子的話罷了?!?p> 劉邦:“你說,朕恕你無罪?!?p> 陳平道,“六國經(jīng)過這么些年的折騰,秦朝也亡了,他們捧的項羽也滅了,懷王歿了。
他們攪動了天下,反過來說,未嘗不是天下也在消磨著他們。臣覺得他們的心未必不想過安穩(wěn)的日子。
陛下上次見魏王假,他也提到了六國后裔的安置問題。臣覺得陛下可以考慮一下,用強秦不一樣的方式把他們歸置一下。”
劉邦復又躺下,好半天才說道,“說起來容易。朕也知道這個道理。究竟如何來削弱他們的力量,朕左思右想都不得其法。
像動韓信那們不行,像對待英布這樣更不行。六國就像存在于暗夜里的幽靈,無處不在,可又讓人找不到他們的蹤影。
這些年和他們明里暗里打交道,朕從來沒有摸清楚他們的底細。就連那次跟魏王假說的那些個話,好多都是朕從已得的不多的消息中推測出來的。
當時朕也很緊張。那可是一匹在黑夜處的餓狼,一不小心,朕和朕打下來的這個江山,就會在頃刻之間灰飛煙滅。
那次只能算是朕僥幸賭對了?!?p> 陳平知道這是劉邦作為一個帝王,在對只是一個小臣的自己交底。如果自己再拿不出有效的對策來,恐怕以后會失寵,沒了劉邦和大漢皇室作依傍,就憑著自己那點在這個時代文不成武不就的智謀,會活得異常狼狽的。
他只得說道,“陛下的陵墓正在有條不紊地修建當中。朝廷為陛下選了大漢朝最好的堪輿師擇址。
當時臣在輔助陛下鑒別那些個堪輿師時,聽其中的一人說過,一般人只知道風水養(yǎng)人,卻忘了人反過來也未嘗不是在養(yǎng)著風水。這是一個互相養(yǎng)的過程。
陛下的咸陽跟前的那個陵墓風水雖然是大漢一等一的好,可是要讓這好風水一直庇佑大漢萬代子孫,臣覺得還是借用一下六國的勢為好。
陛下為何不在皇陵跟前設(shè)一個邑,把六國王室之人都遷過去,讓他們?yōu)槟闶亓辍?p> 想他們都是氣運磅礴之人,借他們來將養(yǎng)皇陵的地脈。”
陳平看了劉邦一眼,他作沉思狀。
陳平心中羞慚得緊,他覺得現(xiàn)在的自己像極了早些年集市上的那些個口若懸河的江湖騙子,正在用一種他自己都不信的歪理邪說忽悠劉邦。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帝王一怒,伏尸千里,流血漂杵。
作為臣子的,有時候,即使覺得自己的觀點是對的,也得說到帝王的心坎上去,讓他們樂意接受才有變成現(xiàn)實的機會。
“學得文與武,貨與帝王家”,其實是一種很理想的狀態(tài)。這臣子和君王之間的關(guān)系,在陳平看來,和集市上的買賣的道理也差不多。臣子有了好東西,也得把自己推銷給識貨的主子才算圓滿。
陳平看著劉邦這頭有戲,繼續(xù)硬著頭皮鬼吹道,
“臣小時候,鄰家有一個小娘,長得很是貌美聰慧。
長成之后,去她家提親的絡(luò)繹不絕。
那小娘也是個有脾氣的,傲驕得很,對那些她看不慣的,總是橫鼻子豎眼,橫眉冷對的模樣。
后來她的一個遠房長輩知道了,就教育她,‘你可知這世道的深淺不是一句順眼不順眼就概括得完的。小娘家家的,把人都得罪光了,以后遇到啥事,人家當幫你一把的都作視而不見樣,你去求誰去?
還不如和和氣氣的,姻緣不成仁義在。山不轉(zhuǎn)水轉(zhuǎn),在人心中多存一份溫暖,得道多助的好?!?p> 臣覺得,鄰家小娘的那個長輩說得有道理,陛下不妨從把六國變成大漢的助力著手,才是最穩(wěn)妥的?!?p> 劉邦亦不言語。
陳平的心就有點慌,他最怕的就是劉邦懷疑他的立場,立場不出問題,萬事好商量;立場錯,什么都是錯的。
他不得不硬著頭皮把所有的關(guān)子都賣了出來,
“臣竊以為,欲望是人的本性。這些個功臣能臣們,活著的時候,盼著加官進爵,榮華富貴;百年之后,未嘗沒有打算過封妻蔭子世世不絕。
像那始皇帝曾經(jīng)想過長生不老,永亨富貴。他做不到,一般人也做不到。怎么辦呢?
事死如事生。
人都道皇陵的風水好,臣覺得陛下不如按功勛地位的高低讓那些個大臣們百年之后可以長伴在您的身側(cè)。
生死兩相榮寵,這樣一來能激勵天下士子奮發(fā)努力為陛下和大漢忠誠有為,二來也可以無形中牽制、引導那那些個不同的勢力,讓他們在我大漢朝有更多的羈絆?!?p> 劉邦的臉上有滿意,但是他還是沒有多看陳平一眼,只是閉目養(yǎng)神,道,
“朕剛剛領(lǐng)略到天子的尊貴。到現(xiàn)在才知道,其實皇帝也不自在,也只能這樣了。
朕不知道為何始皇帝孜孜不倦地追求長生不老,做人如此之累,活著固然好,黃土覆面也未嘗不是一種解脫?!?p> 劉邦沒有對陳平的建議表態(tài),按陳平對他的了解,他是要拿到張良處合計合計,然后再決定做不做的意思。
不過劉邦的最后一句話讓陳平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當劉邦在掃除當初對他有莫大助力的那些個功臣的時候,他的大限也在一步步地逼近。
那個在秦漢時代只遜色于項羽的英布,很可能成為劉邦翻越不過的山頭。劉邦的時代,連帶著他的那些個驚才艷艷的功臣,也許就要謝幕了。
陳平心里很是難過。要從熟悉走向新的旅程,是一種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也是他不得不跨越過去的一道心坎。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1-10-25/8070c6698b3e72bc3624f1f263a6e777F49xS2M42FK3XEL.jpg)
羽書金蘭
謝謝親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