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凜冬已近

太子披甲守城門

凜冬已近 千里留影 3031 2021-11-10 08:52:48

  太子和白云雷僅帥親衛(wèi)數(shù)百騎飛奔至定安城,這些人皆騎快馬,一路不敢耽擱,僅兩天便到定安城。

  “太子駕到,老將有失遠迎”白剛身穿戰(zhàn)甲,腰懸寶劍,急忙下城跪地道。

  “老將軍不需多禮,前方軍情如何?”太子一把扶起白剛隨即問道。

  “朗月國陳兵二十萬,但是有一路大軍南下,僅留十萬大軍在此,阿史那鷹揚為主將,阿史那郎月為副將,已連破我軍四道防線,如今已經直逼定安城”白剛隨即解釋道。

  “一路大軍南下?阿史那朗月在此急攻定安城是否為牽制我大軍到此,他們是否有別圖?”太子疑問道。

  “我見另一路大軍南下也曾以為阿史那朗月在此佯攻為掩護另一路大軍,但是并非如此,他們攻勢甚猛,有不破此城不罷休之勢”白剛說道。

  “另一路南下哪里?”

  “在郎月國行軍,探馬來報也不詳細,我已通知各處守將嚴防死守”

  郎月國出兵二十萬,到定安城附近時兩軍分開,一路大軍南下,一路由阿史那朗月直接進攻定安城,白剛派出去的探子也不可能去郎月國跟蹤,但是見其南下行軍后白剛也沿途派出軍探告誡邊境各城嚴防死守。

  “我軍傷亡如何?”太子問道。

  “此前已于護城河邊,拼殺一陣,我軍不敵,傷亡五千多人,如今退守城中,還余兩萬五將士,還有一萬游兵散勇也可抵擋一陣”白剛如實匯報。

  “若是朗月國二十萬大軍在此定安城定會失守,但是十萬大軍的話尚可一戰(zhàn),我猜想另一路大軍應該是沿途南下,以劫掠為主,如今稻谷將熟而郎月國恰逢大旱”

  “太子以為阿史那朗月在此是佯攻?”

  “并非在此佯攻,他們兩路大軍都是實攻,一路是劫掠婦女錢糧以補郎月國大旱之厄困,一路強攻定安城看我大夏軍力之虛實,他們是為以后做打算,所以兩路大軍都不是佯攻”

  “太子所言甚是,太子一路疾馳而來人困馬乏,請先入城中休息”

  “不必,先上城吧!”

  太子立于城墻之上,遠眺敵軍大營,城下護城河河水泛紅,岸邊散落著尸首,整片天地寂靜無聲,唯有戰(zhàn)旗獵獵飄揚。

  “我等只能死守定安城了”白剛望著對方大營嘆道。

  他見太子只帶數(shù)百騎來此就已經心里明了,倘若太子掌權定會隨大軍而來,太子僅帶隨身護衛(wèi)那就是朝中讓他死于戰(zhàn)陣之意。既然朝中有了此意那援軍會不會姍姍來遲?所以他才會有此嘆!

  “將軍不必有此嘆!我料想援軍正日夜兼程而來,兩日后必到!”太子含笑說道。

  “老將只怕援軍會姍姍來遲”白剛性情剛烈,直接說道。

  “不會,軍情如火誰敢姍姍來遲?沒人想定安城破!”太子轉頭說道。

  白剛暗暗心驚,這太子雖然在朝中沒勢力但其本人可并非沒實力,舉手投足之間自有一股王霸之氣,不光如此,其人應該也頗通兵法,有泰山崩于前而巋然不動的定力。

  太子剛剛到此便能看出敵軍走勢也能分析出內情,自己身在險境中仍能處之泰然,這份隱忍絕非常人能及。

  “若如此我定能守定安城兩日不破,兩日后援軍若不來我便以身殉國”白剛說道。

  “能生誰想死?老將軍盡力守城便是”太子說完定定的看著敵軍大營。

  “請?zhí)尤氤?,白某自當盡力守城”白剛說道。

  “我為何來?我便在這城上又如何?老將軍可以我安軍心,鼓士氣”太子說完笑道。

  “末將遵命”白剛半跪行禮,大聲喊道。

  太子不穿盔甲,身著淡黃色長袍,袍身繡四爪金龍,迎風而立,一代人主之風盡顯。

  白剛傳眾將告軍中,今太子已帥大軍而來,大軍隨后便到,但凡軍中守城得力者皆有重賞,今太子立于城墻觀戰(zhàn),但凡有大功績者必得大位,封妻蔭子出頭之日盡在此一戰(zhàn)中。

  眾軍士見太子長身而立于城頭毫無懼怕之色本來就大受鼓舞,又聽說太子會有重賞頓時一掃頹勢,哪個不想出人頭地?頓時士氣高漲,恨不得敵軍立刻就來,廝殺后封妻蔭子。

  阿史那朗月攻破定安城最好,如果攻不破定安城也無所謂,她這邊雖不是佯攻但是也起到牽制大夏國軍的目的,另一路大軍哥舒沿途劫掠,所獲頗豐,各守城將軍皆以守城為目標不敢擅自出城決戰(zhàn),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哥舒劫掠。

  哥舒大軍一路南下,所到之處如蝗蟲過境,他也并不戀戰(zhàn),見大夏各城皆緊閉城門他便帥大軍于城外列陣,郎月國民風彪悍,國民趁哥舒對陣大夏之際便上前劫掠,等于是哥舒帥大軍帶領國民搶劫。

  哥舒一路南下?lián)屃艘宦?,隨后又揮師北上,與阿史那朗月匯合,若是二人合兵一處那定安城必亡,這時疏勒國和大宛國也蠢蠢欲動。

  朗月國確實出師無名,但是人家得了好處,這一路燒殺搶奪呼嘯而來得到糧草無數(shù),疏勒國和大宛國也動了心,這兩國倒是沒有郎月國這么好的條件,但是這兩國異動,大夏國必會遣使來談,這是敲竹杠的機會!

  這三國在打如意算盤朝中也在打如意算盤,有鎮(zhèn)北王李義在的話疏勒國和大宛國恐怕并不敢真出軍,李義的脾氣他們可知道,這是鏗鏗虎將,一旦雞眼不管不顧滅了這兩國都有可能。

  朝中沒想到的是朗月國既然已經大肆劫掠一番為何還不退軍,他們可沒攻下大夏國的實力,既然已經得了好處本該退軍才對,這是郎月國國主瘋了?

  自從太子離開后皇上便一病不起,現(xiàn)在朝中大事都是右相劉師權和左相引真商議,這二人本想讓太子死于郎月國之手,但是王朗救的及時讓太子撿回了一條命。

  據(jù)王朗回報,哥舒帥十萬大軍揮師北上要與阿史那朗月匯合,那時定安城又將遭劫,望朝中早做準備。

  做什么準備?將東路各城兵馬集結也沿途北上在定安城會師唄!可是左相引真和右相劉師權商議后覺得救肯定是要救,但是不能和王朗那樣救的那么及時了,起碼得把太子殺了之后再去救啊!

  誰去救呢?當然是南陽王李梓掛帥出征,這樣的話太子死于軍中,南陽王又有大功于國,還替太子報了仇!

  朝中商議的同時定安城也沒閑著,王朗帥軍來援的時候親眼看見太子在城墻上廝殺,太子當時身披重甲手持寶劍,雖然于亂軍之中沖殺仍舊有股大勢大威嚴。

  王朗見此其實也深受感動,他是武將,他見太子能如此而不是下城躲避逃跑也佩服萬分,但他來時右相可是說過太子當死于軍中,王朗還真下不了這個手。

  “現(xiàn)在阿史那朗月陳兵三里之外,哥舒已經揮師北上,朝中應調遣各城大軍立刻來援才對”白剛說道。

  “王將軍來援太及時恐怕如今已有性命之憂”太子沒回答白剛卻對王朗說道。

  “太子此話何意?”王朗眉頭皺起問道。

  “你來定安城前應該有人讓你等我死于軍中時再救,可是你怕破城所以救的太及時,我未死,朝中人能安心嗎?下次來援時必會姍姍來遲”

  “太子……”王朗說話間跪倒在太子面前。

  “當時你出征確實是機會,但是很難把握,現(xiàn)如今我還在,王將軍若此時殺了我那援軍便會及時趕來,如若不然,在場各位都需戰(zhàn)死為我陪葬”太子緩緩說道。

  “太子必有良策,請?zhí)酉铝睢卑讋偤屯趵室煌f道。

  “援軍若指望不上便只能靠自己,白剛將軍手下如今僅剩兩千多軍馬,王郎將軍帥南陽軍五萬,阿史那朗月軍馬折損與我等相當,哥舒十萬大軍絲毫未損,哥舒一旦和阿史那朗月合兵一處便有十八萬大軍,王將軍和白將軍認為此城能守住嗎?”太子分析道。

  “斷難守住,阿史那朗月幾番攻城早就已經知道此城弱點,一旦大軍匯合后便會急攻,定安城難守”白剛說道。

  “我若身死那二位將軍又怎么能活?如今若不想死唯有一計,那便是自民間召集能人異士,重金招募兵勇,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太子說道。

  “可這招兵買馬之事不通過朝廷的話……”王朗欲言又止,招兵買馬不通過朝廷的話那豈不是造反嗎?

  “能活誰想死?這是太子前幾日對白某說的話!大軍來襲朝廷若派軍來援我等有何話說?可是朝廷不派兵還不許我等募集兵馬嗎?”白剛喝問道。

  “朝廷沒說不派兵,可就怕……”王朗沉吟半晌……

  如今局勢已經明朗,朝廷不派兵的話或者來軍晚了的話定安城必破,他們這些人作為守城之軍也必死無疑,他們要么戰(zhàn)死沙場,要么暫時逃走事后追責。

  朝廷殺太子之心昭然若揭,白剛和王朗只是卷了進來,可是現(xiàn)在也算是在一條船上,皇家事大抵如此,當了這么些年的將軍還不明白此事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