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凜冬已近

屋漏偏逢連夜雨

凜冬已近 千里留影 6270 2022-01-17 14:56:54

  宮中亂已平,國豈可一日無君?太子隨即帶領眾大臣來到先皇寢宮,便在先皇靈前宣布繼位,而后才開始為先皇治喪。

  太子已回國中這才公布先皇死訊,太子帥眾大臣開始治喪,本來太子該為先皇守喪三年但是實際上都是大臣勸諫以日代月也就是守喪二十七日,此時正值大夏國亂之際便是這二十七日新皇也不能光守喪啊!

  太子如今已是真正的皇上,當即于治喪期間下召,齊偉暫領朝中左相之職,與戶部負責募集兵勇,右相劉師權負責調(diào)動全國糧草至青州南以供大軍所需。

  右相劉師權以前支持南陽王李梓人盡皆知,現(xiàn)在皇上能讓他募集糧草繼續(xù)治政有讓其戴罪立功之意,劉師權此時哪敢有半點松懈之心?劉師權在相府日以繼夜處理政事,皇上交辦的事他也不敢有半點馬虎之處。

  朝中事雖然已經(jīng)平定但是北方早已烽煙四起,疏勒國和大宛國舉全國之兵攻大夏,戰(zhàn)事迅疾而緊張。

  大夏二子相爭之勢已成,壇上之語傳之四海,疏勒國和大宛國自然知曉,不光如此,鎮(zhèn)北王李義手下大將蓋褚已經(jīng)被調(diào)走也成了兩國攻大夏的緣由。

  北方有兩座雄關,一座為通向疏勒國的孟溪關,一座為通向大宛國的羅陽關,往日都是“菩薩”張璞守孟溪關,“閻王”蓋褚守羅陽關,有這兩位在那兩國也不敢擅自用兵。

  如今蓋褚不在,鎮(zhèn)北王李義則遣大將孟圓鎮(zhèn)守羅陽關,孟圓亦是一員虎將,久經(jīng)戰(zhàn)事,可是對比蓋褚而言他還是差了一截。

  大將孟圓自己也深知不如蓋褚,自領軍令而來也是打了十二分精神,日夜巡守不敢有絲毫懈怠。

  疏勒國和大宛國平日里各行其是,但是一旦與大夏國對戰(zhàn)之際便會迅速結(jié)成同盟,他們倒是懂唇亡齒寒的道理,此次攻打大夏又是統(tǒng)一作戰(zhàn)。

  兩國大軍一路攻羅陽關一路攻孟溪關,兩路大軍沒有虛實交替一說,都是盡起國中大軍強行破關,一路攻張璞,一路攻孟圓,但是二國也深知張璞所守的孟溪關難以攻破,可是破關即使不成也可牽制張璞大軍讓他無暇他顧。另一路沒了蓋褚只攻孟圓的話那兩國也是很有底氣。

  鎮(zhèn)北王李義豈能不知道羅陽關難守?他親自登上羅陽關和孟圓一起守護,那二國隨著太子和南陽王出兵之際便已開始攻打兩關。

  孟溪關外兵甲林立,大軍浩浩蕩蕩遮天蔽日,各種攻城器械全部堆積關下,大軍攻關甚急,軍情如火不在話下,張璞鎮(zhèn)守孟溪關雖然無礙但也是無暇他顧。

  張璞那邊尚且如此,孟圓所守的羅陽關更是艱難異常,兩國大軍重點攻打羅陽關可想而知孟圓的難度,但是大將孟圓在鎮(zhèn)北王李義面前毫不抱怨,抱著必死之心守關,鎮(zhèn)北王李義雖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也無計可施。

  北方已經(jīng)混戰(zhàn)在一起,軍情如火。西方并沒比北方好到哪去,西北方朗月國整體國力強于疏勒國和大宛國,雖不如大夏國但是此時舉全國大軍攻大夏也是極大的威脅。

  郎月國大軍由阿史那鷹揚為主帥,領三十萬大軍在后,先鋒大將哥舒帥十五萬大軍先行,哥舒于定安城外三里外安營扎寨,只等阿史那鷹揚一聲令下便會立刻破城。

  南陽王李梓帥本部二十幾萬萬兵馬直撲定安城,而后分兵五萬南下鎮(zhèn)守延邊各城謹防朗月國趁機偷襲,蓋褚所帥精銳五萬胡子兵緊隨其后。

  南陽王李梓帥兵進駐定安城后立刻整軍,于城下排兵布陣,針鋒相對哥舒的十五萬大軍,大有在城下決一死戰(zhàn)的架勢。

  以往大夏國和郎月國征戰(zhàn)都是郎月國主攻而大夏國被動守城,從沒有大夏國于城下布陣俯視朗月國的時候。

  今時不同往日,南陽王李梓之所以如此也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南陽王李梓和當今圣上爭過皇位而且他還手掌二十多萬大軍,皇上能放心嗎?

  南陽王李梓之所以如此一是爭位之事大局已定,他雖沒爭得那皇位但他畢竟是皇家之人,他也想開拓李家江山,二來此一戰(zhàn)必定會打光他南陽王李梓的兵馬,南陽王李梓沒了兵馬也相當于老虎沒了爪牙,一個沒了爪牙的老虎不足以威脅當今皇上,想必當今皇上也未必會再對他和他這一脈動手。

  哥舒眼見定安城遍插南陽王李梓的帥旗隨即上報給阿史那鷹揚,中軍大帳的阿史那鷹揚聽聞后也是眉頭微皺,心中嘆道這大夏國勢還真被自己妹妹朗月猜中了,這個太子還真是心機深沉的可怕。

  阿史那朗月曾經(jīng)說過太子可怕,如今來看確實如此,他是在壇上和南陽王李梓達成的協(xié)議?還是早就已經(jīng)達成了協(xié)議而借鎮(zhèn)北王李義筑壇為借口讓天下人誤會呢?現(xiàn)在大軍進發(fā)已經(jīng)容不得想這些。

  現(xiàn)在朗月國大軍已經(jīng)出動,先鋒大將哥舒已經(jīng)在定安城外三里處駐扎,現(xiàn)在給阿史那鷹揚的選擇不多。要么大軍無功而返,想必大夏國未必敢追擊。要么不管何人守城何人當大夏國皇帝他阿史那鷹揚照攻不誤,反正大夏國北方大軍被牽制光憑國中之軍也未必就是朗月國的對手,兩國一直在伯仲之間。

  正在阿史那鷹揚心思徘徊不定之時探馬來報,南陽王李梓已出兵急攻哥舒的前鋒大軍,但是哥舒乃朗月國成名悍將,并未被攻破大營也未戰(zhàn)敗。阿史那鷹揚橫眉冷目,下令全軍急行軍。

  南陽王李梓于定安城下列陣,與哥舒大陣相對,李梓帳下大將趙令山勸諫趁哥舒立營未穩(wěn)之際出兵,趁其不備若能擊潰其先鋒大軍那郎月國必搓銳氣。

  南陽王李梓隨即下令趙令山帥本部兵馬攻哥舒大軍右翼,令大將肖戰(zhàn)長子肖文定攻哥舒大軍左翼,南陽王李梓和老將肖戰(zhàn)自領中軍左右支援也防哥舒中間突破攻城。

  但凡這種大戰(zhàn)其實很少有什么投機取巧,就是兩軍攻殺,歷史上那些以少勝多或者出奇兵的例子都是百里挑一,經(jīng)典戰(zhàn)役之所以經(jīng)典是因為稀少,大多數(shù)的兩軍交戰(zhàn)在天時地利人和差不了太多時就是絞肉場,就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廝殺。

  南陽王李梓帥臺上令旗一揮,鼓聲響起,大軍如墻而進,哥舒此時也是相同應對,哥舒軍以號角為進,此時戰(zhàn)場之上鼓聲與號角交雜,大軍喊殺之聲四起。

  南陽王李梓左右兩翼皆是重騎兵沖陣,一旦破陣便和南陽王李梓中軍合圍成包抄之勢,中軍盾牌兵在前弓手在后步兵再其后,盾牌兵為弓手掩護,弓手一百二十步至三十步內(nèi)開弓萬箭齊發(fā),二十步后弓手退后而步兵執(zhí)長槍破陣,隨后短兵相接,兩兩廝殺。

  哥舒與南陽王李梓布置相同,其實這也是行兵作戰(zhàn)最基本的戰(zhàn)法,不出奇但是也沒什么錯誤,這種平原作戰(zhàn)想大迂回出奇兵也不現(xiàn)實。

  戰(zhàn)端一開兩軍步兵相接隨即戰(zhàn)事便處于膠著狀態(tài),半日后南陽王李梓遙望阿史那鷹揚大軍奔來時才鳴鉦收兵,哥舒見城樓強弓勁弩也不敢貿(mào)然追擊,號角吹起后兩軍緩緩收兵。

  南陽王李梓緩步退入定安城,各方立刻上報軍情,此戰(zhàn)兩翼騎兵受損嚴重,明顯不敵朗月國騎兵,中軍步兵交戰(zhàn)雖然與郎月國步兵差距并不太大但是整體而言還是差了一線。

  阿史那鷹揚大軍到后與先鋒大軍合兵一處,帥帳內(nèi)哥舒上報軍情說道:“此戰(zhàn)李梓大軍攻我軍兩翼騎兵受損嚴重,中軍步兵與我軍對戰(zhàn)雖然互有殺傷但是整體而言不如我軍,早前朗月公主曾攻定安城,定安城弱點所在我早已知曉,若是強攻也不難”。

  “如今已然交戰(zhàn),我軍糧草不如大夏國軍,只可速戰(zhàn)速決,哥舒將軍有把握破城嗎?”阿史那鷹揚目光湛湛的問道。

  “這個李梓曾和大夏國當今皇上爭位,雖然最后主動避退但是畢竟已有隔閡,所以大夏皇帝也想借我軍之手殺了李梓,如此大夏皇帝不必背負殺弟之名,也算是變相的解了李梓兵權”哥舒說道。

  “那我郎月國有什么好處?”阿史那鷹揚問道。

  “南陽王李梓大軍斷然守不住定安城,城破之日我大軍自可放任劫掠,大夏皇帝的嫡系軍隊目前尚在青州境內(nèi),李梓身死后必然趕往定安城回援,屆時我朗月國便和他們大戰(zhàn)一場,若是勝則可深入大夏國腹地滅其國也未嘗不可,若不勝也可帶著劫掠資重撤回本國”哥舒緩緩說道。

  “你可知北方名將蓋褚?guī)浳迦f精兵在南陽王李梓軍中?”阿史那鷹揚問道。

  “自然知曉,可是蓋褚是來參戰(zhàn)的還是來督戰(zhàn)的?我看蓋褚是來督戰(zhàn)的,今日大戰(zhàn)到如此程度也不見蓋褚,恐怕他是大夏皇帝派來監(jiān)視李梓的”哥舒分析道。

  其實哥舒有此猜想也不足為奇,蓋褚確實就在李梓軍中,可是李梓大軍全部參戰(zhàn)也不見蓋褚確實可疑,但是哥舒猜的卻不對,蓋褚并非沒請戰(zhàn)而是南陽王李梓斷然不允。

  南陽王李梓如此做其實就是給哥舒看的,他知道蓋褚來的用意,這是鎮(zhèn)北王李義特意留在南陽王李梓帳下的,怕的就是南方兵不敵朗月國大軍,但是這把尖刀何時出戰(zhàn)李梓有安排。

  “嗯,我亦猜想蓋褚此次前來用意,但是也不可不防,朗月公主帳下第一悍將蘭天昊現(xiàn)在我軍中,攻城時歸你調(diào)遣”阿史那鷹揚說道。

  “好好好,蘭天昊此人之驍勇放之四海也難有匹敵者,上次朗月公主護衛(wèi)若能再堅持片刻也能殺了當今大夏國皇帝”哥舒聽聞蘭天昊歸自己調(diào)遣興奮的說道。

  “此人驍勇異常可做急先鋒,雖然統(tǒng)兵能力一般但是作戰(zhàn)之勇猛我朗月國無人能敵”阿史那鷹揚為笑著說道。

  “嘿嘿,上次大夏國皇帝帥三千兵馬偷襲朗月公主,蘭天昊手持狼牙棒一棒打飛了白云雷的兵器,又一棒把秦陽打了個半死,要不是那賊人鐘天成已劫持了公主的話大夏國這幾人怕是都得成了蘭天昊狼牙棒下冤鬼”哥舒笑著說道。

  “此人手下之兵都有他的驍勇之風,你好生用兵,明日天明即可攻城”阿史那鷹揚說道。

  哥舒領命而出,隨即整兵,大將蘭天昊帥本部兵馬主攻定安城城門處,其他幾個薄弱點也都安排精兵強將猛烈攻打,哥舒可不是簡單攻城,他是要破城,連城墻都得給扒了。

  當日哥舒下令寅時造飯,卯時攻城,可謂不急不緩,聲勢浩大。城中南陽王李梓帳下有皇上留下的謀士楊文聰,楊文聰指出定安城幾個薄弱點后,南陽王李梓也是派重兵把手。

  蓋褚此時也請戰(zhàn),他本是成名悍將,手底下是國中精銳胡子兵,這些人但凡作戰(zhàn)都是先鋒,哪有眼巴巴看人家打仗自己歇著的道理?可南陽王李梓依然不允。

  南陽王李梓帳下大將都去備戰(zhàn),唯有蓋褚一人徘徊不出,李梓含笑問道:“蓋褚兩軍為何還不離去?”

  “王爺,蓋褚及帳下雖不才但是每戰(zhàn)必先,何以王爺一直不用呢?”蓋褚疑惑的問道。

  南陽王李梓環(huán)母四顧,帳下唯楊文聰和蓋褚兩人,這才緩緩說道:“蓋褚將軍及帳下軍將可不是不才,相反是我大夏國最精銳之兵,我現(xiàn)在不用將軍但有用將軍之時,蓋褚將軍不必多疑,昨日一戰(zhàn)以將軍看我軍與敵軍相比如何?”

  “不如敵軍,朗月國騎兵完勝我軍騎兵,便是步兵不論士氣或者其他也略強于我軍”蓋褚如實說道。

  “將軍之言不錯,以將軍看我李梓帳下這二十幾萬軍士能守住定安城嗎?”南陽王李梓不慌不忙的說道。

  “王爺有大才,可是依我看斷難守住,王爺守城雖然占地利可兵馬太少又稍弱于敵軍”蓋褚直言說道。

  “哈哈,蓋褚將軍所言甚是,楊先生,我想皇上留在青州的二十幾萬大軍應該不會看熱鬧吧?”南陽王李梓看著楊文聰玩味的說道。

  “王爺說笑了,定安城危急時刻怎會有人看熱鬧?當日皇上留下這些軍馬便是以備不時之需,不論是定安城亦或是北方,一旦戰(zhàn)端開他們就該火速支援,絕不可半刻遲疑”楊文聰拱手說道。

  南陽王李梓坐直了身子,目色凌厲說道:“我曾與皇兄爭奪皇位四海皆知,我李梓亦不否認,但是如今皇位已定,君臣之份已分,我并非是為了讓皇兄安心才故意打光本部兵馬,此亦是驕兵之計,此番與郎月國大戰(zhàn)可稱國戰(zhàn),我李梓對帳下之兵絕無厚此薄彼之心,我軍確實不如敵軍,我李梓所帥的兵馬也不是朗月國的對手,但是此戰(zhàn)需必勝”。

  楊文聰和蓋褚對望一眼,齊聲問道:“王爺有何計策?我等必然遵命”。

  “楊文聰,我令你迅速召集皇兄留在青州的全部兵馬來我?guī)は?,國中之兵不留一人”南陽王李梓說道。

  “王爺放心,大軍已然出動,這邊戰(zhàn)端開時大軍便已經(jīng)進發(fā),另外一支江湖人士組成的萬余人也已經(jīng)進入定安城”楊文聰拱手說道。

  聽聞江湖人士組成的萬余人時李梓也心有波瀾,這些人到底戰(zhàn)力幾何他也不清楚,但是面色不變沉聲說道:“好”。

  “王爺,我呢?”蓋褚略顯焦急的問道。

  南陽王李梓此時站起身握住蓋褚的雙手懇切說道:“此戰(zhàn)你和你所帥之兵乃關鍵,全軍士氣需你打出來,你若做不到則大夏有兵敗國滅之險,你若勝,我李梓則有開疆拓土之能”。

  蓋褚也有些受寵若驚但是也知責任重大,問道:“王爺要蓋褚如何做?”

  “我要你和你帳下軍將看著我部下戰(zhàn)死沙場,快死絕時你才可帥軍沖殺,一旦沖殺便只可勝不可敗”南陽王李梓恨聲說道。

  “王爺是要養(yǎng)我軍士氣,也要耗掉敵軍兵馬”蓋褚隨即了然于胸。

  “不錯,楊文聰,你乃我皇兄心腹,城破之際我要看到白剛、王朗等將軍到我?guī)は侣犃?,蓋褚將軍帥軍殺出時我要還沒見到他們前來的話我先斬了你祭奠我戰(zhàn)死大軍”南陽王李梓豁然看向楊文聰冷冰冰的說道。

  “絕不敢誤王爺軍令”楊文聰張口說道,這李梓的眼神確實震懾人心。

  哥舒大軍現(xiàn)在已然在攻城,蘭天昊帥本部悍卒于城門處猛攻,其余幾個薄弱點也都有郎月國大將帥本部兵馬急攻。

  城墻上守軍箭矢如雨,弓弩齊發(fā),但見有登城之士隨即以長矛刺殺,兩軍圍繞城門和城墻浴血搏殺。南陽王李梓此時已身披重甲立于城門處,猩紅戰(zhàn)袍隨風飛舞,隨身護衛(wèi)目光湛湛守護。

  哥舒將攻城器械全部調(diào)集在城門附近歸蘭天昊調(diào)遣取用,城墻各處有盾牌兵守護,工兵隨即破城墻堆疊巨石,兩線出擊而且成果顯著。

  城墻上巨石滾木砸下,巨布染火油燒死朗月國城下之兵無數(shù),人喊馬嘶,慘叫聲、攻殺聲,震徹寰宇,城上城下瞬間便是一片人間煉獄。

  大戰(zhàn)兩日后攻城之兵和守城之兵都死了半數(shù),可是節(jié)奏依然絲毫不亂,但是兩軍主將都胸中了然,定安城破也就在這一日半日之間,已然城破在即。

  白剛和王朗帥大軍已于城中駐扎,隨即帶領眾將趕到南陽王李梓大帳之中,李梓端坐案幾之后手按寶劍環(huán)視眾人。

  “各位將軍,城上慘狀各位已然見到,將軍逢亂世方顯英雄本色,各位建功立業(yè)時機已到”城破在即李梓居然面不改色說了這番話。

  “城破在即王爺有何對策?”白剛不解的問道。

  “朗月國狼子野心,趁我大夏國新老皇交替之時興兵來犯,眾將有何建議?”南陽王李梓淡然說道。

  “咳,王爺,城破我等該如何守呢?”王朗不解的問道。

  “守?你等為將只知守城不知進取嗎?”南陽王李梓見眾將低頭霍然變色問道。

  王朗和白剛為首的將軍皆是面有慚色,以往和朗月國對陣都是守城,只要城不破便算是大功一件,他們還真沒想過殺出城去!

  “各位也是我國中名將,我李梓雖在朝中也是久聞各位大名,不曾想?yún)s是如此不堪,罷了罷了!”南陽王李梓看著眾將不屑的說道。

  “王爺何苦對我等如此不屑?”白剛素來剛直,須發(fā)皆張怒問道。

  “爾等配嗎?朗月國屢次興兵來犯,如今興無名之師殺我國中大軍二十余萬,爾等不思如何出城決戰(zhàn)還想著如何防守?”李梓拍案而起怒目而視。

  白剛本來怒氣沖沖可是現(xiàn)在像是吃了只死耗子一樣,臉也憋成了豬肝色,王朗為沒好到哪去,面紅耳赤但卻偏偏說不出一句反駁之話。

  “爾等是當今皇上心腹愛將,還原本都是這邊關大將,本以為都是勇武之人不曾想如此膽小如鼠,聞聽朗月國軍之名連出城一戰(zhàn)的勇氣都沒有!我給爾等一個機會,此城破我會帥本部近衛(wèi)和殘兵殺出,爾等若是膽怯現(xiàn)在就趕緊逃命,我李梓為爾等抵擋片刻”李梓傲然說道。

  “王爺羞煞我等,我等絕非貪生怕死之輩”白剛羞慚難擋當即跪倒,其他眾將也被說的面皮發(fā)燙跟著白剛跪了下來。

  “爾等若真如你說那便隨我一齊殺出,我李梓活著便不能讓朗月國這群賊子踏進我大夏國,明日午時城破,蓋褚大軍率先殺出,白剛帥本部五萬自蓋褚左翼殺出,王朗帥本部五萬自蓋褚右翼殺出,其余眾將和我于蓋褚后面殺出,各位退下吧!”南陽王李梓說罷拂袖將眾人晾在了當場。

  眾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有羞慚之色。本以為興兵來援會得到南陽王李梓的待見,不曾想讓人家臭罵一頓,但是憑心而論人家罵的有錯嗎?

  這些人都是原本鎮(zhèn)守邊關的大將,但是除了守城之外不會干別的?人家朗月國沒事便來劫掠一番,這次又是趁著大夏國亂來此殺了二十幾萬兵馬,他們這些人想的就是如何防守!倘若朗月國不攻了呢?現(xiàn)在直接撤走那大夏國二十余萬軍士白死了?

  “我白剛一生從未受此奇恥大辱,此戰(zhàn)若不殺的朗月國人仰馬翻不敢興兵來犯的話我白剛當如此樹”說罷抽出佩劍一劍斷了身邊一棵碗口粗細的樹木,樹木應聲而斷,白剛轉(zhuǎn)身而走。

  “我等為將確實丟人??!我王朗……唉!此戰(zhàn)我……”說罷也拔出了隨身佩劍,咬牙切齒的也想發(fā)個毒誓,可是看著眼前的斷樹舉了兩次也沒下手,人家白剛都砍斷了他還怎么出手,隨后又把佩劍怒氣沖沖的收了起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