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崇禎的皇帝模擬器

第三十八章 楊漣出山,何謂無人有男子氣?

崇禎的皇帝模擬器 沈不渡 2267 2021-11-18 18:00:00

  遠在萬里之外的湖廣應山,一個貧瘠的不知名小村里。

  一位青衫布履的少年,此時背著行囊,來到了村子口的木橋。

  水中藻荇交橫,幾朵荷花出淤泥而生,一道十幾步的木橋“吱呀吱呀”地硬是走出了驚心動魄的感覺。

  “么娃,別往井邊去!”

  枝葉茂密的樹下,正有一位老翁看著孫子正貪涼,從胳膊靠著水井試圖消消暑,忙撐著膝蓋從馬扎上站起來,拿著自己編的扇子作勢欲打。

  “哎呀爺爺,我太熱了?!?p>  老翁板起臉教訓道:“楊先生怎么教你的?持正守心,心靜自然涼?!?p>  提到“楊先生”三個字,梳著沖天辮的小娃娃登時就老實了,乖乖地跟著爺爺回到大樹底下,坐著已經捂熱乎的馬扎發(fā)呆。

  青衫少年上前行了一禮,問道:“阿翁,請問楊公家在何處?”

  老翁抬起渾濁的雙眼,上下打量了一番這后生,背著書簍行囊,年歲不大滿面風塵之色,看來是走了很遠,還是個有禮的。

  于是老翁便笑呵呵地伸手指道:“從這里往前走,到了岔口右拐進最深處便是了?!?p>  “謝謝阿翁?!?p>  村里路邊人家的籬笆旁,一朵嬌俏的小紅花冒失地探出了頭,不知是不是那邊太熱的緣故。小紅花除了沾了些陳露,便再未獲取水分,此時在烈日的暴曬下顯得有些萎靡不振。

  少年拔開葫蘆的木塞,略略潤了幾滴水給花下的泥土,隨后轉身繼續(xù)前行。

  到了老翁所指的盡頭,幾間破瓦房堪堪圍成了一個院子,婦人正在追著“咯咯咯”直叫喚的大公雞滿院跑。

  “你給我停下!”

  大公雞哪肯聽她的,撲騰著翅膀摔落幾根雞毛揚長而去,縮在犬舍里愣是不出來了。

  見院門口站著一位后生,用小臂擦著汗的婦人歉意地一笑,隔著形同虛設的院門問道:“敢問有何貴干?”

  “晚輩乃是東林黃尊素之子,黃宗羲。自余姚來此,家父托我給楊公帶一封書信?!?p>  本是和顏悅色的夫人,聽了來客的名頭,卻多少有些不悅了起來,但還是維持著客氣的笑容,將他請進院里。

  聽了院門的動靜,便有一位長衫年輕人迎了上來。

  “之才,你去帶這位公子見你父親。”

  兩人行禮,略作寒暄后,楊漣的兒子楊之才便帶黃宗羲進了屋中。

  黃宗羲對于婦人神態(tài)的微妙變化,倒是頗為尷尬,因為他很清楚這種態(tài)度的變化由何而來。

  東林書院早年乃是治學之所,隨著聲望甲于東南,于萬歷后期漸成文壇盛況。

  青年楊漣在那時進的東林,他對于顧憲成等人以天下為己任、不畏權勢、敢于訾議朝政的氣節(jié)非常敬佩。每遇東林講會,因父祖任俠好施,家境不算富裕楊漣一定千方百計趕到無錫,與東林諸君子探討性理之學,共商治國之道。

  由于彼此志同道合,楊漣逐漸成為東林的后起之秀,并且在“紅丸案”、“移宮案”中,楊漣以急先鋒的姿態(tài)沖在最前面,為在朝野間養(yǎng)望多年,積蓄了足夠的力量的東林黨擊敗浙黨執(zhí)掌朝政起了重要作用。

  但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尤其是朋黨的內部傾軋,以及楊漣對東林變質的某種失望態(tài)度,楊漣短暫地辭官回鄉(xiāng)了。

  這次黃宗羲前來,便是受了父親黃尊素的命令,勸楊漣出山,因為現在朝中的局勢風云變幻,東林黨面臨著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的挑戰(zhàn),急需楊漣這位名震朝野的東林猛將。

  “你父親讓你來的?不止如此吧,讓我猜猜,還有汪文言的意思?”

  見面的第一句話,楊漣就讓黃宗羲啞口無言。

  黃宗羲初出茅廬,本來只是敬仰楊漣的過往的事跡與勇氣,但楊漣這句話,卻讓他意識到了,混跡官場多年的楊大洪,其實是個心思通透之輩,很多事他都懂,只不過不想迎合罷了。

  “進來說吧。”

  迎進室內,禮畢,楊漣給執(zhí)弟子禮的黃宗羲倒了杯涼茶。

  “你父親黃尊素,和汪文言素來被并稱為東林兩大智囊,他倆的意思,也是天官(吏部尚書趙南星)和憲臺(左都御史高攀龍)的意思,對吧?!?p>  “是?!?p>  黃宗羲再不敢自負才氣,乖乖地將信件遞給楊漣。

  等楊漣看完,黃宗羲方才說道:“楊公,家父讓我轉告您,此前種種,切莫心存芥蒂。如今魏閹糾集浙、齊、楚、昆、秦諸黨余孽,攻守之勢已經出現逆轉的端倪,還請先生出山,為東林出一份力?!?p>  楊漣抿了口涼茶,眼神怪異地看著黃宗羲,黃宗羲被看得羞愧難當。

  喝完茶,楊漣平靜地說道:“君子不黨,朋黨之說素來是小人借此以陷君子,如今就連你父親,也覺得東林是黨嗎?”

  黃宗羲冷汗?jié)i漣,他意識到自己開口就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將東林與浙、齊、楚、昆、秦諸黨并列,就意味著,在心里已經承認了他們東林是朋黨。

  而這,恰恰是楊漣此前與東林某些人的行徑,產生了分歧的關鍵所在。

  楊漣微不可查地嘆了口氣,說起了一件似乎沒什么關系的事。

  “你是從余姚來的吧?萬歷三十二年,那時候楊某剛中舉人,同年十月,顧憲成、高攀龍等八君子發(fā)起東林大會,制定了《東林會約》,每年大會,我都不遠千里,先坐騾子、再坐馬車、再搭船,才能到無錫與會,與你從余姚到這里來路程差不多,動輒耗時月余,囊中羞澀到住宿用餐都得友人接濟?!?p>  滿面風塵的黃宗羲深有感觸地點了點頭,這一路,他是真的沒少吃苦,一想到楊漣以前一年要這么跑最少兩趟,不由得頓生敬佩之意。

  “那時候...楊某以為大家是志同道合之人,都是為了理想,為了國家,為了正道,可現在呢?”

  楊漣的眼神里有著無窮的憤怒,他整個人就像是一個燃燒著生命在戰(zhàn)斗的戰(zhàn)士。

  “昔日的東林,附庸上來的無恥之輩越來越多,淪落成了楊某曾經最痛恨的朋黨,嘴上說著為國為天下為蒼生,到了最后都成了為自己的萬貫家財、千傾良田、功名爵祿!”

  黃宗羲深吸了一口氣道:“天啟初年來,攀附之徒確實在東林中越來越多,但東林未失初心,諸君子仍在。”

  “我知道,所以我愿意答應你父親。楊某出山不為東林,乃為天下?!?p>  黃宗羲沒忍住,還是問道:“楊公...不怕此行有禍嗎?”

  楊漣眼神清澈,直言道:“明知有禍無益,但騎虎將成,如之奈何?今沖圣孑立,外有兵戎,內有魏閹,疆場、宮府皆我死所。楊某若不出山,使后世謂顧命大臣之中,此時無一人有男子氣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