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全球網(wǎng)絡(luò)熱議
黑衣女子像是能猜到秦望的心思,她冷著臉說:
“我不建議你繼續(xù)留在玫瑰國,哪怕一天也不要停留。就算你真的想在這里游玩,最好過段時間,等這件事的風頭過了再說,你擺脫了他們的追殺,他們現(xiàn)在肯定在到處找你呢。繼續(xù)待在這里,你就是自投羅網(wǎng)。你如果想要調(diào)查這件事,并不一定非要人在玫瑰國,可以先通過網(wǎng)絡(luò)收集一些資料再說?!?p> 黑衣女子的這番話倒是提醒了秦望,他可以讓胖子這個“世界前100名黑客”幫忙啊。
于是,他聽取黑衣女子的建議,用手機訂了機票,然后把手機關(guān)機。
秦望試探著問道:“還不知道你的名字?”
黑衣女子閉著眼睛,面無表情,沒有吭聲。
既然她不愿意說,秦望就不再問。
兩人陷入沉默,秦望也閉目養(yǎng)神,回想著與袁娜在餐廳時的一些細節(jié)。
而此時此刻,玫瑰國的網(wǎng)絡(luò)上早已炸開了鍋。
一個機器人在街上持槍追殺行人,卻被這個人用水柱轟倒,之后又出現(xiàn)一個黑衣女子與機器人格斗的相關(guān)視頻在網(wǎng)絡(luò)上快速傳播。
不同的片段,不同的拍攝角度,不同的清晰度……
各種視頻版本在各大平臺和社交媒體上瘋傳。
不僅僅是玫瑰國,這一新聞正在全球的互聯(lián)網(wǎng)上迅速擴散。
一個奔跑速度堪比人類運動員的機器人,在車流涌動的大街上,公然持槍追殺一個人類……
在這個過程中,被追殺的人類竟然可以控制消防栓的水柱,直接把機器人干翻……
之后又出現(xiàn)了一個疑似機器人的黑衣女子,與追殺人類的機器人在一起搏斗,把它打殘,又輕松擺平四個手持自動步槍的蒙面人……
這樣一個新聞,實在是太吸引眼球,可以吐槽的點也實在太多。
因此迅速引爆網(wǎng)絡(luò),相關(guān)的視頻、照片、報道、評論在網(wǎng)絡(luò)上以指數(shù)級的速度擴散著。
各路網(wǎng)紅主播也迅速敏感地嗅到了商機,開始火力全開來蹭這個熱點的流量。
秦望被追殺的那條街,特別是黑衣女子與機器人格斗、以及與四個持槍男子交火的地點,已經(jīng)成了網(wǎng)紅主播們的打卡地。
各大電視臺、報社、網(wǎng)絡(luò)媒體等官媒也不甘落后,記者們紛紛趕赴事發(fā)地點,采訪街頭當時的目擊者。
雖然已是深夜,但是這條街上依然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街道兩旁的餐館等店鋪也因此而被帶動,生意異?;鸨?。
先進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機器人、疑似能控水的東方青年、身材火辣而神秘的黑衣女子都已成為熱搜熱議的對象。
之所以說這個機器人的先進性具有劃時代意義,是因為他的奔跑速度、動作靈活性和對危險的感知都超出了人們已有的認知。
目前公開面世的人形機器人,大多是家用的陪伴型機器人,雖然肢體關(guān)節(jié)已經(jīng)做得非常靈活,可站、可坐、可躺、可趴、可蹲,可以做出各種姿勢各種動作,堪比人類,但是它們最多能做到步行的速度。
雖然也有一些安保型機器人,但是它們的奔跑速度也遠遜于人類,如果遇到嫌犯,通常是使用電擊槍或麻醉槍將其治服,很難通過奔跑追擊的方式把嫌犯抓獲。
原因很簡單:這種機器人因為自重較大,很難實現(xiàn)以兩腿運動的方式進行快速奔跑。
雖然有些小型機器人自重較輕,速度有所提升,但是依然難以達到人類奔跑的速度。
對于四足機器人,比如機器狗、機器貓之類,奔跑速度比人形機器人快了很多,甚至能超過很多普通人,但是仍然達不到人類運動員的奔跑速度。
有些公司為機器人加裝了輔助輪,在使用輪式運動時速度可以超過人類,但是只適合平坦路面。
因此,這次事件中出現(xiàn)的人形機器人,能夠在大街上用雙腿奔跑,差不多達到人類運動員的速度,僅僅這一點就足以令人感到震撼。
而且,它在街上快速奔跑時躲避車流的靈活性,與黑衣女子打斗時動作的敏捷性,也比市面上的安保機器人高出一大截。
還有就是它的危險感知能力也讓人眼前一亮:當時黑衣女子駕著摩托車撞向它的后背時,它能夠迅速感知到,并且轉(zhuǎn)身一拳擊飛摩托,就是證明。
不過,遺憾的是,在黑衣女子從背后攻擊它,直接跳騎到它的脖子上時,它沒能提前感知到并做出反應。
很多網(wǎng)友紛紛吐槽:機器人公司為什么執(zhí)著于把機器人做得像人一樣?難道就不能在機器人后腦上安裝一個攝像頭?
對于那個控水的東方青年,也同樣引發(fā)熱議。
不過,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對此表示不相信。
有些人認為是拍電影,是特效,不可信。
也有人說可能消防栓那里有個水管,他用水管噴的那個機器人。
當然,最被熱議的,還是那個黑衣女子,她的表現(xiàn)實在是太驚艷了,她是這個事件當之無愧的主角、話題之王。
有人說,這個黑衣女子就是普通人類,只不過受過特殊訓練,槍法好,會格斗,那一身金屬外殼,大概是某種防護鎧甲。
當然很多人不認同這種說法,因為她當時可是對那個機器人來了個過肩摔!
根據(jù)那個機器人一拳打飛摩托車的力量和它的塊頭大小估算,這樣一款機器人的重量至少在300公斤以上。
如果黑衣女子是普通人類,肯定無法做到這一點。
要知道,世界舉重冠軍的挺舉成績也沒超過270公斤,而且是男性的數(shù)據(jù)。
這樣一個身材苗條的女子,竟然能夠把300公斤的機器人輕松拎起來?
由此就可以判定她不是普通的人類,很可能也是一個機器人。
當然,也有網(wǎng)友反駁這一觀點:
300公斤只是大家根據(jù)以往的情況進行的推算。
這個機器人的各方面都非常先進,也許在材料上也做了輕量化處理。
可能它根本就沒有那樣重,也許只有200公斤不到,甚至更低。
不過這些反駁者也承認,即使如此,這個黑衣女子也非常驚人,因為世界女子舉重冠軍的挺舉成績也沒超過2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