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末:帝國崛起

第十五章 武銳

明末:帝國崛起 酒老五 2011 2021-11-08 08:37:23

  “禹弘、陶康!咱任命你二人為先鋒營副將!”

  “成元,咱任命你為先鋒營督訓官,位同副將!”

  “言瀚,咱任命你為先鋒營軍法官,涉及軍法,可責主將!”

  “馬義,咱任命你為虎賁營主將,戴柳、洪山為虎賁營副將,湯凡為督訓官,呂易為軍法官?!?p>  ……

  “方磊,咱任命你為主帥親軍營統(tǒng)領,徐鵬,咱任命你為軍師,總督訓官和總軍法官!”

  方磊與徐鵬應聲領命,旋即徐老五肅然問:“大帥設立先鋒、虎賁、勝戰(zhàn)、突襲、決陣,五大營,請問可有軍名、字號、旗號,打算何時招兵?”

  馮愷皺眉思索,這年頭一般而言,這支人馬誰是主帥,那么便以主帥之姓冠以軍名,比如赫赫有名的岳家軍,戚家軍等等。

  那么這支軍隊若是叫馮家軍也算合適,不過徐老五這么問,是覺得馮愷既然定下五營名號,那么再弄個軍名出來更合理一些。

  至于字號那就簡單多了,比如李自成號稱闖王,張獻忠號稱八大王,還有什么紫金梁、闖塌天、左金王、滿天星等等,徐老五覺得馮老二脫離八大王自立,那么也可以起一個響亮的字號。

  最后還有旗號,這旗號不是什么旗幟,實際上是口號,比如當年明成祖打出‘奉天靖難’的旗號造反,李自成用‘均田免賦’的來收民心等等,現(xiàn)在馮愷舉事,似乎也可以弄個什么旗號出來顯示自己造反的正義性,外加收收民心什么的。

  “咱們立根于蜀地,用的是蜀王的名義,招兵買馬的銀子也是蜀王府幾百年的積累,按理來說,咱們這軍隊叫蜀軍或者川軍最為合適,不過……不過咱們不可能永遠待在蜀地,所以咱決定就將‘武銳’二字定為軍名如何?”

  “武銳……武銳?!毙炖衔遴畹?“魏武卒、秦銳士,雄戰(zhàn)天下,所向披靡,好名字!”

  馮愷笑了笑,他取武銳為名,想到的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魏武卒和秦銳士,徐老五不愧是個秀才,一言便已道破。

  “至于字號,咱們可不是土匪,要字號做甚,不起也罷,至于旗號……咱覺得旗號可有,但是不急于一時,現(xiàn)在咱們要編練一支強軍出來,需要做的是蟄伏,簡單點說就是悶聲發(fā)大財,旗號以后再說,不過既然是軍隊,咱覺得可以弄一面軍旗。

  咱覺得吧,這軍旗乃是一支軍隊的靈魂,每一位軍人都應該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衛(wèi)自己軍隊的軍旗,還有營旗。

  比如說先鋒營屢立戰(zhàn)功,那么當營旗過處,能收獲百姓崇敬的目光,那么每一位先鋒營的戰(zhàn)士是不是都能以自己身在先鋒營而驕傲,這是不是比土到掉渣的將字旗威風多了?是不是更能激發(fā)起軍隊的向心力和軍人的榮譽感?”

  徐老五等弟兄都聽呆了,向心力是個什么玩意他們沒聽懂,但是能理解馮愷這番話里的意思,此等手段當真是讓人嘆服。

  “好了,現(xiàn)在說這些沒多大意思,諸位弟兄……各營主將明日起就去四鄉(xiāng)八野征兵,多往窮山惡水跑跑,這些地方的漢子好勇斗狠,乃是出好兵的好地方,告訴他們,來蜀王府應征,一旦被選上,每人發(fā)十五兩的安家銀,只要能吃得了苦,一日三餐,頓頓葷腥!”

  三餐葷腥……當真是豪氣吶,想想他們在八大王手底下當賊,吃的那叫個啥,能有個饃饃配上點咸菜就算不錯了,難得開一次葷,那也得先劫個大戶……

  別以為這是小數(shù)目,這要是養(yǎng)個數(shù)萬大軍,每月光是飲食消耗都得上十萬兩,再加上軍餉,一個月開支可就奔二十萬兩去了……

  還有刀槍……甲胄……

  天底下反王那么多,如李自成之流動輒裹挾百姓成軍,拉出一支數(shù)十萬軍隊就跟玩似的,可為何總難成勢?

  固然是因為朝廷四下圍剿,但養(yǎng)不起同樣也是重要因素,沒有堅固穩(wěn)定的大后方,就只能靠洗劫,搶掠,搶的現(xiàn)在河南、陜西除了重城以外,幾乎是赤地千里。

  百姓被裹沒了,糧食被搶光了,隊伍壯大了,吃飯的嘴也更多了,為了養(yǎng)活就只能繼續(xù)流竄搶掠,被剿再壯大,反反復復,惡性循環(huán)。

  這就是典型的流寇!

  馮愷腦海里面擁有后世的眼光和經(jīng)驗,看的更是無比長遠,他明知道當流寇沒有前途,又怎么可能會走上那樣的不歸路,所以他選擇了成都!

  蜀王富甲天下是資本,但還不足以成為馮愷必選的理由,之所以選擇成都最重要的兩點是時間和蜀王這個護身符。

  按照歷史發(fā)展,張獻忠攻克成都的時候,崇禎吊死煤山已經(jīng)好幾個月了,至于滿清,那還得往后再推幾年……

  這就是馮愷最需要的時間,他至少擁有四年的時間來發(fā)展自己的軍隊,四年或者根本用不了四年,他就能錘煉出一支大軍,屆時不管是出關還是等張獻忠上門,他都有足夠的底氣應對瞬息萬變的局勢。

  還有蜀王自身最大的價值,也就是護身符!

  蜀王鎮(zhèn)守四川,盡管不得干涉地方軍政,甚至連成都都不允許出去,但是他終究是蜀王,名義上四川最尊貴的大王!

  如果沒有蜀王這道護身符,讓馮愷自己招兵買馬,估計前腳剛拉出的人馬,后腳就會被駐守在四川各地的軍隊徹底剿滅,這種情況幾乎是板上釘釘,不帶一點懸念的。

  但是蜀王招兵買馬,誰敢來剿?

  大明還沒亡呢!

  地方上的官員充其量也就是上本彈劾罷了,以朝廷如今的狀況,彈劾有個屁用,更何況蜀王還可以用練兵自保的名頭,誰能說個不是!

  未雨綢繆,一步一個腳印,可以說,當馮愷邁入蜀王府的那一刻起,天時地利人和,銀子時間還有護身符,這幾樣就已經(jīng)被馮愷占齊了!

  做到這一步,如果馮愷還練不出一支強軍,那只能說他太廢,根本不配爭雄于天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