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共伐王戟
進(jìn)入房間,入眼可見,便是這花花草草,不過都是凡品,也不甚珍貴,再往前,便聞得一股檀香之氣。
桓騎向前看去,蕭觀音跪坐在一張桌案后面,正在專心致志的煮茶,手法頗為嫻熟。
這位西遼王后,并不穿胡人服飾,而是一身中原女子的服裝,憑空多出三分溫婉,別有一番氣質(zhì)。
“外臣桓騎見過西遼王后!”桓騎拱手說道。
“桓騎將軍,請坐!”
桓騎也不客氣,徑直向前,大大咧咧的坐下,并不言語,目光移動,并不忌諱,肆無忌憚的打量這蕭觀音。
“桓騎將軍在大魏許都,也是這般打量大魏皇后的嗎?此乃大不敬之罪!”
蕭觀音煮好一杯茶,推到桓騎身邊,淡淡開口說道!
“那不能!”
桓騎笑道:“大魏皇后是大魏皇后,西遼王后是西遼王后,這不一樣!”
“我對皇后大不敬,陛下要責(zé)罰于我;我對你大不敬,西遼王能奈我何?”
桓騎說話之間,目光不變,依舊肆無忌憚,蕭觀音眉目之間,不由浮現(xiàn)幾分怒意。
“這里雖然是大魏許都,可是將軍莫要欺人太甚了!”蕭觀音警告桓騎說道。
“這不是欺負(fù)你,只是好奇罷了!”
桓騎笑道:“我聽聞西遼王后蕭觀音,是千年不遇的美人,將西遼王迷的神魂顛倒,可謂紅顏禍水,今日一見,倒是大失所望??!”
桓騎越發(fā)放肆,蕭觀音微微動怒,可是最終卻將怒火壓制下去,桓騎不由高看蕭觀音一眼,怒由心起容易,可是忍一時之氣,并非容易事。
“那將軍可曾看夠了?”
蕭觀音問道:“若是將軍看夠了,我們就說說正事吧!”
“請說,桓騎洗耳恭聽!”
桓騎微微坐直身體,可是不論怎么看,都有種漫不經(jīng)心的懶散之氣。
“將軍明明下令大魏許都醫(yī)館,不得救治折蘭霸道,將軍今日有特地前來,替折蘭霸道治傷?!?p> 蕭觀音問道:“我很好奇,將軍此舉前后矛盾,究竟是何目的?”
“西遼王后,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講,你哪只耳朵聽到,我下過這種命令???”桓騎歪頭說道。
“將軍承認(rèn)也好,不承認(rèn)也罷!”
蕭觀音說道:“我既然如此說了即便沒有證據(jù),也有十分把握,確定這是將軍做的!”
“哈哈哈!”
桓騎笑道:“既然你都這么說了,我姑且就承認(rèn)吧,這幕后主使就是我了!”
見桓騎承認(rèn),蕭觀音繼續(xù)問道:“將軍既要救人,何必多此一舉呢?莫不是為了讓折蘭王庭承將軍的情,以后戰(zhàn)場相遇,好為自己留下一條退路!”
桓騎笑道:“我與折蘭仇深似海,戰(zhàn)場相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國之大義在前,怎么可能因個人私情而手下留情?”
“若是敗在折蘭王庭手中,活命,那就是我想多了,最多也就是讓我痛快死罷了?!?p> 桓騎繼續(xù)說道:“我之所以如此行事,不過是找個像樣的理由,來一趟驛館罷了?!?p> “撒謊!”
蕭觀音說道:“你是大魏將軍,這驛館也無人守著,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需要什么理由!”
“不一樣的!”
“我是大魏邊軍將領(lǐng),這驛館之中都是他國重臣,我若隨意來此,保不齊有人彈劾于我,陛下生出疑心,大不妙??!”
桓騎繼續(xù)說道:“在許都逗留多日,想必你也看清楚了,我大魏皇帝陛下要對儒家出手。”
“要對儒家出手,便是對大魏大柱國王戟出手?!?p> 桓騎鄭重說道:“王戟,大魏柱國,百姓愛戴,我大魏之人,豈能對他隨意出手?”
“我魏人不能出手,可是有人可以出手??!”
桓騎繼續(xù)說道:“王戟一人,鎮(zhèn)壓天下四十年,王戟不死,吳蜀兩國不能安心,胡人三大王庭戰(zhàn)戰(zhàn)兢兢,豈不是對付王戟的絕好助力?”
蕭觀音皺眉不語,陷入思考之中,王戟之于大魏,就是那定海神針,大魏皇帝,真的舍得除去王戟嗎?
可是大魏許都暗流涌動,大魏皇帝和儒家暗生間隙,這也并非空穴來風(fēng)之事。
各方強(qiáng)者窺探王戟,大魏十三道卻坐視不理,或許可以說明,王戟已經(jīng)失去了大魏皇帝的信任了!
“大魏四十年霸業(yè),王戟功不可沒,大魏當(dāng)真舍得對王戟出手?”蕭觀音玩味問道。
“王戟的功勞,這是誰也無法抹去的事實,可是王戟站錯了隊,那就怨不得我大魏陛下不念舊情了。”
桓騎說道:“儒家要行儒之天下,以儒法治國,要將天子變成擺設(shè),已經(jīng)觸碰了我大魏陛下的底線?!?p> “我大魏陛下要覆滅儒家,可是王戟卻站在儒家那邊,陛下再舍不得王戟,也只能通下殺手了。”
“這么說,桓騎將軍此行,是為了說服我等,于許都之中對王戟出手了!”
蕭觀音玩味說道:“王戟,天下第一人,豈是我們可以對付的?”
“我倒是覺得,桓騎將軍故意引誘我們對王戟出手,好找個理由,將我們一網(wǎng)打盡??!”
“你們,也配?”
桓騎嗤笑說道:“王戟是我大魏的英雄,即便我大魏王朝需要借住外力對付王戟,也是吳蜀兩國的力量,輪不到你們?nèi)笸跬?!?p> “你們千萬不要自作多情,在許都生事的后果,你們承擔(dān)不起!”
桓騎冷笑連連,起身告辭,出了蕭觀音住處,又見到了東吳中書丞周仁和蜀漢公主劉婉婷。
前面的話,和桓騎對蕭觀音所說,并無二致,可是后面的話,卻大有不同了!
蜀國公主劉婉婷說道:“可是王戟是什么人,你曾經(jīng)是王戟門下,你比我更清楚。”
“一人橫壓南北,鎮(zhèn)殺數(shù)位十境強(qiáng)者,吳蜀兩國,此刻許都醫(yī)館中,僅有兩尊九境圣人,對于王戟,怕是笑話??!”
桓騎搖頭說道:“四十年前一戰(zhàn),王戟雖然壓了天下,可是身受重創(chuàng),留下暗疾無數(shù),王戟年輕的時候,還可以撐著,現(xiàn)在怕是撐不住了?!?p> “實話告訴諸位,王戟已經(jīng)是英雄末路,早已經(jīng)不復(fù)當(dāng)年,否則我大魏陛下,又怎么可能破釜沉舟,對儒家出手呢?”
桓騎凝重說道:“你們怕王戟,難道我大魏就不怕儒家、不怕王戟嗎?”
“你們盡管出手,讓世人看到王戟的疲憊,大魏道門會派出強(qiáng)者,破滅王戟的儒道神話,將王戟取而代之?!?p> 從黃昏來時,知道深夜,桓騎才面帶笑意,從驛館中走出,他可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費(fèi)盡口舌,謊話、實話齊說,才說動吳蜀兩國,三方聯(lián)手,共伐王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