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衛(wèi)莊二字蓋聶的內(nèi)心已然安定了下來,然后與青年點了點頭,二人緩步走了過來。
“方才聽聞先生說的衛(wèi)莊可是我的師弟?”
“怎么,鬼谷先生什么時候開始一次收三個弟子了?”
“先生說笑了,在下只是感到驚訝而已,不知先生在哪里見過他?”
“他啊,現(xiàn)在在新鄭城中,不巧我之前在那住過一段時間,雖然和他沒見過幾面也交過幾次手,但說起來我們還算是個朋友?!?p> 這時,沉默許久的貴公子突然開口說道:“我曾聽聞先生曾在韓王的宴會上寫出神作《月》,也在燕王的晚宴上寫出《將近酒》,而先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話更被天下君王視為警世恒言,而先生在兩國宴席上面的幾番言語更被視為治國良方,在下雖不在朝堂但是對天下之事也感到好奇,敢問先生,天下如何治理才能長治久安,王朝才能千古相傳?”
道問心見此人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又是感到好笑又有點驚奇,好笑的是為什么總有人問自己這種問題,驚奇的是居然有人問自己這個問題,要知道這個兩個問題比韓非當初問自己的問題要更加具有格局,果然江山代有人才出。天下之大果然不會只出現(xiàn)一個韓非而已。
眼見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道問心只好拿出自己最大的優(yōu)勢時間差。
見氣氛差不多眾人眼中的好奇也越來越重,道問心便不慌不忙地說道:“王朝的長治久安其根本不在治國而在治民,王朝的根本就是許許多多的平民百姓,王朝想要長治久安首先就要治下的百姓安居樂業(yè)。百姓安穩(wěn),王朝如何不能安穩(wěn)。至于千古相傳的王朝就像鏡花水月一般。自古至今,最長久的王朝應該是周天子相傳的周吧??上ё杂耐醴榛饝蛑T侯之后,天子的地位一降再降,到齊楚晉秦宋等諸國爭霸后周天子形同虛設,到了后期禹王九鼎也被秦國所得,想周傳承久遠雖得國運約有800載,可是其中天子當木偶就當了400多載吧。若非諸國爭霸無人敢當先,否則周的國運說不定還要更短?!?p> “或許是我想的太多了,不知先生怎么看天下局勢?”
“如今天下大勢已然明了,東方六國雖因蘇秦之策力壓制了秦國,可是也卻因為這十幾年的安逸而忘記了秦國的威脅,想我一路走來,看慣了東方各國之間君臣不和,地方上甚至欺上瞞下,如此以來諸國前途堪憂啊。而秦國雖然陷入了君王與權臣的敵視狀態(tài),可一旦二者分出勝負,天下恐怕又會面臨秦國鐵騎,畢竟秦國吞取天下之心從來就沒有放棄過?!?p> “誠如先生所言,秦國也像東方六國一樣陷入君臣不和的局面,但為什么奪取天下的一定是秦國?”
“秦國朝堂雖然君臣不和,可是從秦王與呂不韋這幾年的政策來看,秦國的大致方向沒有走錯,他二人之間雖說是明爭暗斗,但卻沒有動搖秦國的根本。而東方六國則不同,像燕國,燕王卻因為雁春君是自己的叔叔而對他一再放縱,本來燕國就地處嚴寒國力不強,再加上雁春君胡作非為不知浪費了多少國力。而韓國則更是可笑,表面上君臣和睦,可是韓國大將軍中飽私囊經(jīng)常強征民女廣筑高樓,為了滿足私欲盡然還做出侵吞軍餉的事情。這樣的國家,覆滅恐怕也是遲早的事情。”
“先生所言倒是實誠,那先生覺得秦國之局又該如何去解哪?”這年輕人說這話的時候,平淡的臉上好似有些不自然。
“你這個問題倒是問到了點上,可惜我并沒有去過秦國不知道具體情況,不過我若是秦王,首先就要培養(yǎng)自己的軍事實力借此來穩(wěn)定自己的王位,日后在慢慢吞食呂不韋,畢竟君王之位的穩(wěn)定就是看君王能讓多少軍隊效忠,兵強則位穩(wěn)。”
年輕人聽完沒有說話,只執(zhí)了一個弟子之禮便盤膝坐下。
見年輕人不在說話道問心轉頭向蓋聶看去,“不知你與你的主上打算去哪里?”
“主上打算去韓國游歷一番,不想?yún)s被小人買通殺手暗殺,今日若非先生相救必然遭遇不測?!?p>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擾二位休息了,這里還有一些肉食,二位不用客氣。”說完道問心將剩余的野豬肉遞給蓋聶。
看了一眼月色,道問心招呼二女到馬車上面入睡后,自己則盤膝坐在馬車旁靜靜調息起來。
月至中空,那年輕人躺在馬車上輾轉難測,心中想起道問心的話不由地緊緊握住雙手,同時眼中閃現(xiàn)一絲氣吞天下之色。
第二天,在將東西收拾好后,道問心與二人告辭后架起馬車繼續(xù)往天宗駐地而去。
二人則站在原地看著馬車緩緩離去,蓋聶不由自主的嘆道:“道家天宗竟然出了這么一個人物,不知道他的出現(xiàn)代表了什么?”
“走吧,我們還有自己的事情要辦,等事情辦完了,將來說不定還能再見。”
“真希望能與這樣的高手多接觸幾次。”
“放心吧,后面的高手肯定不會少,畢竟這次就出現(xiàn)八個羅網(wǎng)天字殺手,后面想必應該是八玲瓏了?!?p> 別了二人的道問心也不緊不慢地往太乙山趕去。
由于路上不急,道問心一路上也看了不少美景,畢竟這一路上的景色在后世可是根本沒有的啊。
即使如此半月之后三人還是到了太乙山下。
幾人剛下馬車,就聽到樹叢中傳來“嘩啦啦”的聲音。
“何人來我太乙山?”
聲音剛傳來,就有四名守山弟子跳出來將三人圍住。
“好了,是我,別緊張。”
“原來是小師叔啊。”
“叫我?guī)熓寰涂梢粤?,把小字去掉?!?p> 四名弟子對視一眼“知道了,師叔?!?p> “對了,前段時間可有一對夫婦來此?”
“有,不過兩人是分開來的,男的來的時候拿出了師叔的書信,所以掌門將他安排在不遠處一座無人居住的院子,差不多一個月后,又來了一個女子跟兩個侍女,而那女子又拿出了信物,所以掌門也將她安排在那個院子里,至于那兩個侍女后來就離開了此地?!?p> “哦,我知道了,你先帶我去他們那里?!?p> “是,師叔這邊走。”
道問心聽完,便駕著馬車跟著這個弟子往那處院落駛去。
不久一座不大不小的院子就出現(xiàn)在眼前。
剛到門口,就看見李開背著一捆柴拎著一條魚往屋里走去。
而李開聽見聲音也轉頭往后看去。
只見一名弟子帶著一輛馬車往這里走來,而馬車上則坐著道問心。
看到道問心李開急忙走了過來施禮道:“先生好久不見,沒想到先生也回來了,不知.....”
“是好久不見了吧,不過李司馬擔心的應該不是我吧?!?p> 李開揉了揉胡子笑了笑。
“弄玉,到家了,可以下來了?!钡绬栃男α诵μ埋R車又轉頭對那名弟子說道:“行,這里的事我自己辦,你先去忙吧?!?p> “是,師叔?!?p> 弄玉聽到道問心和李開的聲音后急忙拉起門簾也跳下馬車,眼含熱淚的與李開抱在一起,嘴里還哭泣道:“爹爹,你受苦了?!?p> “不苦,以后我們一家人就真正團圓了?!?p> 恰逢此時,李夫人聽到聲音也走了出來,一看到自己的女兒也急忙走上前來哭喊道:“女兒?!?p> “娘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