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我特別喜歡夏天,因為夏天有暑假,我可以很長一段時間不去上學。
那么暑假干嘛呢?等著晚上瞅爬蚱、數(shù)星星、捉蜻蜓……
白天把手電筒充好電,傍晚,帶上裝備——一支竹竿、一個裝有水的瓶子,向河堤出發(fā)。
爬蚱,有多種叫法,有的地方稱它為知了猴,有的叫它知了龜,地龍,一般我們熟知的是蟬。在我們老家商丘地區(qū)大多稱它為爬蚱,我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叫起來的,只記得從我記住這個生物開始,我一直稱呼它為爬蚱。聽我爺爺說,他們年輕的時候,樹上都是這玩意,用腳踹樹,呼啦啦落一地,像下雨一樣。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及人們大肆捕捉,現(xiàn)在的爬蚱是越來越少了,真怕有一天成為珍稀保護動物。
瞅爬蚱,又叫摸爬蚱,我小學那幾年是我瞅爬蚱的高峰時期,從六年級開始幾乎再也不去瞅了。我記得剛開始賣爬蚱的時候,八分一個,后來漲到兩毛五,三毛,五毛,如今是一塊多一個,物以稀為貴是有道理的,民以食為天也是有根據(jù)的,爬蚱用來做菜,飯店里要幾十一盤,油炸一下,實在美味,且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高蛋白。我媽今年生病,需要補充蛋白質(zhì),夏天晚上我爸瞅的爬蚱全都留著給我媽補充營養(yǎng)了。
我那時候都用來買雪糕,冰棒,辣條,回來打開電視,看著動畫片,吃著零食,想來真是快樂久遠,如果瞅爬蚱的錢算是我第一份傭金的話,那我加起來也掙個幾百塊吧。當時,我和我弟弟兩個人,算是瞅爬蚱小能手,由于我倆比較小,跑得快,很多大人都沒有我們兩個瞅的多,現(xiàn)在想想,有可能是大人們不太計較這,他們想的不過是晚飯后消消食而已,我現(xiàn)在要是去的話亦是抱著散步的心態(tài),全然沒有了幼時的激情。
夏天離不開熱,更離不開一起數(shù)星星的人。
08年夏天的時候,我家蓋好樓房,電視上播放的是北京奧運會,我看的動畫片是《果凍三劍客》,后來改成了《果寶特攻》,這點我記憶猶新。樓房留了有兩間平房,晚上我和爺爺、弟弟鋪個涼席一起數(shù)天上的星星,耳邊傳來街上賣豆腐腦和油餅的吆喝聲,然后我和弟弟鬧著爺爺買豆腐腦和油餅吃,結(jié)果毋庸置疑,是我們兩個勝利了。我們吃著好吃的,歡笑著,吃完繼續(xù)躺著數(shù)星星,這些場景歷歷在目,寫著想著,想到已經(jīng)很久很久沒和爺爺、弟弟一起數(shù)星星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詩里出現(xiàn)荷花和蜻蜓,給我樂趣最多的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而是紅色的蜻蜓。
看成群的蜻蜓在院里飛來飛去,想著捉幾只放在蚊帳里,讓它們幫我捉蚊子。我努力舉起家里買的那種大掃帚,看準時機,把它們蓋在地上,然后捏住翅膀,放進蚊帳里。剛開始它們是活躍的,或者說它們?yōu)榱俗杂?,從這邊飛到那邊,一兩天后,它們就死掉了,現(xiàn)在想想真是“罪孽”深重啊,竟然害死了那么多小生靈,還好它們沒來找我,不然真不知道怎么償還了?
有種我認為是很稀罕的蜻蜓,身體是黑白相間的,我是在河面上見到它們的,數(shù)量不多,但極其吸引人,不管是小時候的我還是現(xiàn)在的我都被它深深吸引著。
我在烏鎮(zhèn)度過一個夏季,在那里我沒有見到爬蚱,紅色和黑色蜻蜓,我見到了另外一樣——蜈蚣。南方的蜈蚣的確大,至少烏鎮(zhèn)的很大,長的能有二十多厘米,這是在北方很少見的。從開始見到的好奇,到最后的習以為常,時常覺得身邊有個蜈蚣窩。聽同事講,他們經(jīng)??吹津隍迹袝r候晚上睡覺感覺到蜈蚣在床上爬,用手一挑,接著睡覺,不知道是太困,還是已經(jīng)麻木了,或許兩者都有吧。如果見到蜈蚣還是離的遠遠的吧,同事他們被咬過,蜈蚣在他們鞋里藏著,腳剛伸進去,聽見的是人“啊”的一聲,不一會兒,腳都腫了,不得不去醫(yī)院消毒打針。說了那么多,記得夏天蚊蟲常出沒,注意保護好自己。
夏天不會一直在,但夏天一起經(jīng)歷的事情會一直存在腦海。我最喜歡難忘的夏天是那年我們?nèi)齻€一起數(shù)星星的夜晚……我好想你,好久不見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