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大遷徙

第四章

大遷徙 歷三月 4275 2023-06-27 15:01:09

  等晚稻的秧苗全部栽進水田,村里接下來就是要請戲班來唱花鼓戲了,給這樣枯燥的日子添點新鮮。

  真的,在娛樂項目匱乏的年代,農(nóng)村人就盼著一年一度的花鼓戲。然而并不是每個村子都請得起戲班,像河下、柏林等小村莊,是沒條件單獨請戲班的,想看戲的人就會跑到幾里,甚至十幾里地遠的村子去看,看一回戲,夠他們跟屋前屋后的人說道好幾天。

  現(xiàn)在這事由下店子一伙五十多歲的男女負責牽頭,他們平時就負責石頭廟的日常事務。

  待雙搶結(jié)束后,他們便開始組織到各家去化緣,錢多少隨意,不給也沒關系。不過既然人家上了門,也沒有誰家不給的,畢竟唱戲的時候誰都免不了去看上一看。他們把各家捐的錢數(shù)用一個本子寫起,以后多多少少都是從里面劃。

  錢的事解決之后就是請戲班了,最近聽說龍坊一個戲班子唱得好聽得很,十里八鄉(xiāng)有戲臺都是請得他們,就連縣里也常請他們?nèi)ツ?。所以大家一致決定請這個戲班來唱戲。

  到了正式開始的前一天,石頭廟就已經(jīng)熱鬧非凡了。戲班的人開著拖拉機把戲服、道具、鑼鼓等搬來堆在戲臺后面的屋子里。負責廟里事務的人也忙著叫來熱心的婦女來洗廚具,搞衛(wèi)生。廟里要給戲班的人管飯,這些都要提前準備?,F(xiàn)在這一伙男男女女正從附近的水塘提來一桶桶水,將石頭廟的里里外外沖洗得干干凈凈。

  正式開唱的那天,月紅婆婆肖家天一亮就起床。肖家肖家,別人都這么叫,也不知道她的真名,她是從肖家嫁來的,同年齡的都這么叫。其實她的本名叫:蘇二妹。不過她懶得跟人爭辯,只是一個代號而已。就這樣,叫著叫著,周邊的人就只曉得她叫肖家,或者昌世屋里的嬸嬸。

  肖家換上一身干凈衣服,把稀疏花白的頭發(fā)用木梳梳得服服帖帖,再用一根銀簪子盤在腦后。這根銀簪子是她十四歲出嫁到羊山時娘家的陪嫁,現(xiàn)在已經(jīng)五十多年了。待洗涑好,她便挽著一個竹籃子往發(fā)仔媽家去了?;@子里是事先準備好的香燭,她和發(fā)仔媽都是常年吃齋念佛的人。每月的初一、十五,肖家清早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一盆水擦干凈牙齒、用一條發(fā)黃的毛巾抹兩遍布滿風霜的臉,然后用沾了水的木梳將頭發(fā)梳理地溜光發(fā)亮,用她的銀簪子插緊,盤在腦后。這才到屋里的老木柜里抽九支香出來。她的柜里什么都沒有,但是香燭肯定是常年備著的。

  肖家蹣跚著摸到床頭的那個老木柜旁,因為常年有一盞油燈,燈盞里的油不時會灑出來一些,因此柜子的表面油光油光的。在中間的部位還有一塊蠟跡,有時沒有油點燈了,她就點蠟燭,那是滴下的蠟燭。她在柜子的面上摸索著找到火柴盒,“嚓”一聲將油燈的燈芯點燃,然后又將手上的香頭湊到油燈上點燃。她用力的晃了晃手里的香,將明火吹熄,這才又摸著出了房門。她來到門口的場地上,先是整了整身上的衣服,又順了順頭發(fā),這才雙手合十,閉上眼睛,虔誠地小聲念道:“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保佑我大兒有財一家平平安安,保佑我二兒有登一家平平安安,保佑我三兒有和一家平平安安,保佑我小兒有豐平平安安,保佑我兩個女子大妹、細妹一家平平安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念完這一段話,她又對著天地拜了三拜,這才睜開一雙混濁的眼睛,在拜過的地方插下三支香,回到房門口拜三拜,在門外墻根下插三支香。之后她又彎到灶房里,對著灶頭拜三拜,將手里剩下的三支香插到灶臺縫隙里。這樣,拜神儀式才算完成。

  現(xiàn)在這么盛大的拜神儀式怎么能少得了她?

  說起她吃齋的原因,那是二十多年前,她四十六歲的那年同家里老頭吵嘴。老頭誣賴說家里窮成這樣,都是她吃窮的。她氣不過,因此下定決心戒葷!剛開始也是不習慣,后來適應了,反而聞到葷腥味就反胃。

  肖家出了門往右拐,進了一條小巷子,順著巷子的坡下一二十米的地方就是發(fā)仔媽住的矮屋。村里真的太擁擠了,屋子一個貼著一個,許多屋子中間的空隙不足一米,甚至共有一堵墻的也不少見。誰家屋里吃個什么,或者有點什么閑話,很容易就被打探了去。肖家摸索著到了發(fā)仔媽屋里,發(fā)仔媽手上挎一個小籃子,已經(jīng)坐在門口的長凳上等著了。

  現(xiàn)在,兩個老人蹣跚著摸出巷子,朝石頭廟走去。這兩個出生于本世紀二十年代的老人,小的時候都裹過腳。只是肖家沒有裹成功,她那個時候見到自己嫂子是一雙大腳,便同家里抗議,最后只裹到一半就沒裹了。但是行走還是有影響的,她這輩子最遠也只到過幾次十幾里地的什馬鎮(zhèn),嫁到羊山后基本就是在大隊周圍轉(zhuǎn)。

  出了小巷子,在大路上的塘堰邊,不時有提著籃子的婦女從各條小巷子出來,很快就超過了她們。她們走了一陣,終于到了勺子巖腳下,只見廟那里已經(jīng)聚集了很多提著籃子的婦女。香燭燃燒的香味彌漫整個勺子巖。她們理了理衣服,懷著一顆虔誠的心,進了廟門。

  進門兩邊各一間房,房門口用紅布大黃花的的簾子蓋著,屋里各自立了一樽牽著高頭大馬的男菩薩,足有一人多高,很是威武。她們分別拜過了,之后穿過天井,來到正廳,這里敞供著一排的各路菩薩,每位菩薩的頭上都蓋著一條紅色的小方巾,給這一切蒙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肖家小心翼翼地從籃子里拿出香燭,雙手合十握住香燭到香爐里燃著的蠟燭上點火。之后把蠟燭插進香爐,只留下燃著的香,她來到菩薩面前跪下,雙手合十,閉目,用一種特殊的調(diào)子念到:救苦救難的菩薩,保佑我大兒有財一家平平安安;保佑我二兒有登一家平平安安;保佑我三兒有和一家平平安安;保佑我小兒有豐平平安安;還有我兩個女子大妹和小妹一家都平平安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所有的菩薩拜完后,她慢慢站起來,把手里的香插進香爐。之后又來到右邊的偏廳,這里另外還供了幾位菩薩,她還像之前一樣跪拜完了各路菩薩,這才和發(fā)仔媽攙扶著從偏廳小門出來。

  只見廟門口的戲臺子已經(jīng)貼好對聯(lián),也挽上了紅布球,六七個男人正坐在臺子左右兩邊的竹矮椅上賣力地敲鑼打鼓,為即將開始的花鼓戲熱場。臺下已經(jīng)圍了一些老頭老太太和鼻涕娃娃,在戲臺的左邊民房的墻根下三個女販子正從籮筐里把從鎮(zhèn)上批發(fā)來零食擺到竹篩里,有散裝葵花籽、酸梅粉、楊梅干等。到了下午,還會有一個婦女挑豆腐腦來賣,配料是醬油和辣椒醬,兩毛一碗。

  戲臺的右邊長著十來棵樟樹,里面的樟樹有十幾米高,樹干要兩三個成年男人手拉手才抱得過來。再往右,穿過老樟樹就是新升大隊的田地了。

  肖家聽說娘家二哥家的小兒子也在這戲班子,她這是要去后臺尋一尋。她和發(fā)仔媽摸索到了戲臺下,犯了難,唱戲的人就在臺子上的后臺屋里,可是臺子太高,要爬一架吱吱響的竹梯才能到。臺上的鑼鼓聲又太吵了,叫肯定是不頂用了。正犯難的時候,一個男人要爬樓梯上去,肖家便托人家去后臺叫一個來自肖家的后生。

  不一會兒,一個穿著戲服、臉上化著小生妝的瘦高個后生從后臺出來。他走到肖家跟前笑著說:是姑姑吧?我是喜生。出門的時候爸交代過,定要去看看您。正想著唱完上午的戲就去村里尋呢!

  “哎,娃娃,真是你呀。難為哥哥還惦記著我,這么大年紀了我倆也不好走動。那你先去忙,一定尋個時間到我屋里坐坐?!?p>  肖家怕耽誤侄子的事,便讓他回去。

  “好,一定。那您慢慢走啊?!敖馉t說。

  回去的路上,肖家眼眶紅了。嫁到羊山這些年,回娘家的次數(shù)不過十來次。年輕的時候要拉扯六個子女,其實是七個,還有一個長到九歲被水淹死的兒子。還有一群雞鴨,一頭母豬要喂,不得閑;等閑下來時,自己年紀又大了,三十幾里的山路,實在吃不消。再者說了,爹媽都死了,回去了也不知道在哪里吃飯睡覺。幾個哥哥都有了自己的兒孫,不好去打攪。

  這次能聽得娘家的消息,她是真的歡喜。

  戲臺的鑼鼓聲越來越密集,吃過早飯,人們紛紛往廟那里涌去。往日里安靜的石頭路上熱鬧了起來,肩上扛著長凳的老者、拉扯著鼻涕娃的母親、還有蹦蹦跳跳的娃娃,都不約而同地走到了一起。老人家一般會早早地到戲臺最前邊放好長凳占坐,她(他)們大概是觀眾里看得最認真的了。娃娃鬧著要去看戲,大抵是為了拖著媽媽去那里給自己買吃的;婦女在這里也不得消停,得看著不懂事的孩子,免得他們?nèi)リJ禍;一伙伙的青年男女則爬到勺子巖頂去談天說地。男人們有的三五成群站在廟右側(cè)的一截墻根下抽煙話事,有的躲到廟后邊的春生屋里打牌去了,還有幾伙人鉆進了戲臺右側(cè)的樟樹林里,里邊涼快,他們在那里開了兩場牌,熱火朝天地打了起來。

  花鼓戲在震天響的鑼鼓聲中開始了,穿著罩袍的唱戲人飛舞著長袖,咿咿呀呀地唱了起來。整個羊山村都沉浸在喜悅之中。

  半中午,肖家一個人在屋里干坐著,她怕侄子萬一來了找不到人,于是沒出去看戲。

  “姑姑,姑姑……“,一個聲音從窗外傳進來。

  “哎,這里來“肖家忙起身,摸著墻出門口去。

  兩人見了面,后生歉意說道:“也不曉得買點什么給您吃,只聽爸說您吃齋,就去市場買了兩掛面條?!?p>  “啊呀,不要去花費錢財!能來看我就很喜歡了。“

  兩人進了屋子,肖家拉出一條木凳,拍了拍,“來,娃娃,來坐。“

  后生坐下,問道“姑父沒在家?“

  “剛出去看戲了?!?p>  肖家問了娘屋里三個哥哥的情況,又拉了一些其他,時間過了點把鐘,喜生起身告別。

  肖家拉著侄子的胳膊要他留下吃飯,雖然她不知道要拿什么來招待侄子。家里現(xiàn)在只有一點青菜豆角,就算要買豆腐也買不到了。

  但是她心里還是想留難得來一回的娘家人吃一頓飯,或許可以去幾個兒子家吃。

  “姑姑,真的不吃了。我在廟里吃,等下他們散戲就得找我了,不能耽誤?!跋采鷳┣械卣f到。

  肖家見侄子這樣說,也就不好再說什么了。她站起來,把侄子送到巷子口,交代他下次來村里一定再來。后生連聲說“好“,又讓姑姑回去,這才走。

  肖家摸著墻返回,她的眼睛早些年就看不清了,這兩年更是瞎得厲害。其實除了眼睛,她其他方面倒挺好,背沒駝,腿能走,飯能吃,連牙口也是好得很,一口整齊的牙齒健健康康地立在嘴里。不過,村里人說這是不好的,老人到了一定年紀還不掉牙,就是要“吃兒孫“??裳榔坏?,能有什么辦法?

  她想著,自從六十五歲以后,三個兒子就每半年挑三擔谷子倒到她屋里的閣樓,柴火呢則是一人管一個月。這可不是“吃兒孫“嘛!其實到了這個年紀,死也死得了,她老是這樣想??墒切鹤佑胸S才二十歲,還沒成家,她還想看著小兒娶妻生子呢?,F(xiàn)在因為有豐還沒成家,也就一直跟著兩老過活,名下還分有兩畝地。對于這個最小的孩子,她和老頭是疼愛的,老來得子,誰不喜歡?年輕的時候因為孩子多,生活的擔子重,前面五個孩子都沒怎么管過,都是大扯??;自己年輕時也有點脾氣,孩子不聽話了就打。老了之后脾氣也改了,孩子們陸續(xù)成了家,原本熱鬧的大家變得冷冷清清,小兒子出生后,她便把全部的愛都給了他。舍不得他吃苦受累,家里分的兩畝地,到農(nóng)忙時她和老頭也會一起去做,雖然另外三個兒子也會有話說,但是不能讓他一個人累死吧。菜地也還留了兩塊,平時的吃喝能供到。柴火呢,小兒子砍一些加上他三個哥哥給的,也差不多夠,平時她沒事也去近處打些低矮的灌木回來。趁現(xiàn)在還能動,能做一點是一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