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8 潛入
這段路程鯤大約走了一天一夜,到了第二天晚上的時候,他才蹦跳著來到了位于中心一區(qū)東部的維修場。出于僅謹慎考慮,鯤在距離維修場兩公里的地方將肯的金屬頭埋了起來。他怕被維修場里的機器人發(fā)現自己夾著一個金屬頭引起懷疑,更怕被拉去做檢測,畢竟自己遇到的情況太過詭異,又恰好是在這么敏感的時期,自己就算不會被當成被控者拆掉,恐怕也會被關起來做進一步調查。
經過十幾年的建設,中心一區(qū)的功能區(qū)劃已經十分完整,區(qū)域中心是行政區(qū),是三大執(zhí)行官的決策中心,那幢金屬房子是此處的標志性建筑,執(zhí)行官們經常在那里開會,同時,這里還偶爾被用來接待人類使者。房子前面是一個面積很大的方形廣場,但凡遇到需要集結全體機器人的情況,這座廣場就排上了用場,不過,這種群體集會的時候并不是很多,除了每年一度的機器人例行大會以外,需要臨時集結全部機器人的時候一共才發(fā)生過三次。
這座廣場東的東、西兩邊各有一個能量站,各距廣場大約有10公里。西邊的能量站依然保持著16年前人類建設之初的用途,用來給機器人充能;東邊那個能量站卻跟16年前大相徑庭,因為在全部機器人完成移民的第二天,它就被改造成用來給各類生產性用途提供能量的能量站,所以中心一區(qū)的整個東面屬于科研和工業(yè)區(qū),由AI博士領銜管理的十幾個不同的科研所都分布在這里。移民初期的時候,因為需要能源,冶煉廠也在這里,但后來隨著各種礦藏的發(fā)現和開發(fā),這些可以用其他能源代替核能的工業(yè)場都被搬離了,將那些冶煉場、制造場等配套工業(yè)分散到了各礦區(qū)附近,這里僅保留了跟科研連接緊密的前沿小場,包括新設備制造場和用來對機器人身體進行修補升級的維修場。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新能源開發(fā)部,這個部門的名稱雖然很普通,但負責研究的課題卻是最重要和前沿的,它負責研究如何改造機器人的供能系統。這個部門是最先設置的場區(qū),因為所有機器人在移民后都有著統一的認識,如果不能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可以長期持續(xù)的給自己提供能量補充,他們充其量還是一個個擁有了自我意識的機器,如果哪一天能量站的能源枯竭或者能量站被摧毀,機器人就將面臨滅頂之災。但由于人類和機器人生命本質的不同,16年過去了,這項研究一直進展緩慢,并沒有取得多少突破性成果,所有機器人依然要靠能量站來給自己的身體充能。
中心一區(qū)的南半個區(qū)域屬于生活行政區(qū),蠻帶領的領地護衛(wèi)隊總部就坐落在這里。雖然這支總共只有一萬個機器人組成的護衛(wèi)隊平時都分配到其他十一個區(qū),中心一區(qū)只保留大約一千人的守衛(wèi)組,但軍事部署和相應會議還是要在這里舉行,所以這里為他們建造了很多地堡,作為他們日常修整的地方,雖然機器人就是在露天里身體也不會受到什么影響,可大家只在地面上露天開會和活動畢竟太過原始,畢竟他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機器人文明,當然,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出于對軍事隱蔽性的考慮,機器人并不想讓自己的一切行動都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放在人類衛(wèi)星的監(jiān)控中。
其實在整個機器人領地,除了人類小鎮(zhèn)建有地面建筑以外,大多數機器人平時都居住在地堡里,從外表看起來,這片沙漠跟撒哈拉沙漠的其他區(qū)域區(qū)別并不大,除了需要野外作業(yè)的一些零星機器人在活動外,他們大部分的工作內容都是在地堡里完成。這里看起來依然跟他們到來前一樣荒涼。
鯤掩埋好肯的金屬頭,小心翼翼的來到維修場,他發(fā)現那里正有幾個機器人在干活,于是在一個沙坳里躲了幾分鐘,等這些機器人全部走回地堡中后才又小心翼翼的走出來。
鯤以前來過這里,當時在建一棟房子的時候,他的一個機器人同伴被一塊巨石壓扁了身體,是他背著對方來這里進行修復的,所以他大體了解這座維修場的布局,知道各類部件的儲存情況。于是在從左向右數了一下后,她輕手輕腳的蹦進了第五個地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