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浪蕩子程處默
程處默被收拾一頓之后,雖有萬般不愿意,在程咬金的巴掌伺候下,他也只能乖乖從命。
多年的廢柴生活,讓他早就已經(jīng)成了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有自家老爹的福蔭庇佑,他每天摟著晴微喝喝小酒的日子多爽,他才不愿意出力呢。
“這制鹽是個技術(shù)活,只需要按照我的方法就可以熬制出上等的精鹽......”
蘇辰派了一個制鹽師傅到了長安城中,此刻正在教程處默制鹽的技術(shù)。
當聽到鹽礦石能制成精鹽的時候,程處默起初還是十分不屑。
他雖然頑劣,但這鹽打哪兒來,醋打哪兒算的他還是知道。
鹽礦石那可是有毒的,人吃了就會死,用這玩意就能得到上等的精鹽?
也不知道陛下從哪兒找來的江湖騙子,竟然連這都不懂。
“你當我三歲小孩子呢?”
“哼,讓你開開眼界,這就是用鹽礦石制出的上等精鹽,就算是皇宮里也不見得有?!?p> 制鹽師傅一翻白眼,現(xiàn)在他們莊子里的人可是眼高于頂。
依靠著種植土豆,家家戶戶最少都有近千斤的存糧,而且公子又傳授了這種神乎其神的制鹽技術(shù),現(xiàn)在他們莊子家家戶戶吃的都是這種上等的精鹽。
即便是他們拿來融雪的鹽,都要比市面上的鹽巴好得多。
所以一聽到程處默竟然質(zhì)疑,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這......這是精鹽?”
“不,竟然比精鹽還要精細,這......這!”
看著眼前細碎的顆粒,程處默驚訝說話都有些結(jié)巴。
他不敢相信,眼前這細白如雪的東西竟然是鹽。
用手捻上一撮放入嘴中,不帶一絲苦澀的咸味充斥著口腔,程處默驚訝無比。
他身為國公家的公子,自然是生活優(yōu)渥,吃的也都是上好的細鹽。
但跟眼前的東西比起來,自己以前吃的鹽連狗屁都算不上。
“這鹽......這鹽當真是用鹽礦石做出來的?”
程處默話音有些顫抖。
如果這真的是用鹽礦石做出來的上好細鹽,他知道這以為著什么,由不得他不激動。
范陽盧氏、博陵崔氏為什么家業(yè)如此龐大,而且能傳承上千年,自然是因為他們手中掌握著制鹽的技術(shù)。
而他們的鹽都是從鹽井或者鹽田中產(chǎn)出,但是現(xiàn)在鹽礦石竟然也可以制鹽,而且這鹽的成色崔盧兩家難以望其項背。
鹽礦石到處都是,這鹽的成本必然不高,所以一旦他能掌握這制鹽的技術(shù),那......
“蒼天啊,我程處默終于要出人頭地了。”
“師傅,你......您可一定要教我!”
程處默雖然頑劣,但卻遺傳了程咬金愛錢的性子。
這精鹽擺在眼前就如同白花花的銀子。
要是賺到了足夠的銀子,嘿嘿......那整個平康坊豈不是任他逍遙?
想到這兒,程處默下定了決心,他一定要把制鹽的技術(shù)學到手。
接下來的幾天,制鹽師傅帶著程處默轉(zhuǎn)遍了長安城郊,悉心教他如何辨別鹽礦石的成色和手把手的教他如何制鹽。
師傅教的十分耐心,這可是公子交代給他的事情,他一定不能懈怠,同時程處默也學的認真。
他鐵憨憨的外表下完美的遺傳了程咬金的內(nèi)秀性格,心眼很活,沒幾天就學了個七七八八。
看著眼前鍋壁上雪白的精鹽顆粒,程處默眼睛一酸,差點沒哭出聲來。
看來暢游平康坊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到時候我要一打二。
不,一打三,誰來了都不好使!
與此同時,世家大族卻是個個心焦。
起初以為李二只是做做樣子,區(qū)區(qū)幾萬石的糧食不足以掀起什么水花。
但是幾天下來,他們有點看不懂了。
貞觀糧莊一天賣出去的糧食就有兩三千石,但是幾天下來,買糧的人絡繹不絕,糧莊卻沒有斷糧的跡象。
李二看著賬冊嘴都快咧到了耳朵根。
賢弟真是給力,沒想到幾天的時間又給他搞到了十萬石的糧食。
貞觀糧莊這才得以維持。
糧食的煩惱徹底解決,程處默的鹽廠也已經(jīng)秘密開工,眼看著第一批的成鹽就能產(chǎn)出,李二再也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狂喜。
起身跑到立政殿,迫不及待的跟長孫皇后在床上抒發(fā)著他內(nèi)心的激動。
又過了幾日,李二更激動了,而幾大世家卻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王兄,這情況怎么跟當初預料的不一樣?”
崔永杰陰著一張臉。
這次囤糧的計策是以崔王兩族為首行動的,而且崔氏可是出力不小。
整整近百萬貫的錢財都搭在了糧食上面,若是出了意外,恐怕他不好跟族里面交代。
“是啊,王兄,當初你不是說李二手中糧食不多麼?”
“現(xiàn)在十數(shù)日過去,貞觀糧莊絲毫沒有斷糧的跡象,現(xiàn)在族里面的議論紛紛,長此以往,恐怕人心要散啊?!?p> 滎陽鄭氏族長鄭杰心情很是不好。
起初他是聽了王彥的吆喝才摻和囤糧的事情,鄭氏可是出了五十萬兩的真金白銀。
他也是為了報復李二,沒想到卻栽到了坑里。
鄭氏基業(yè)被李二打擊了幾次,早已沒有當初輝煌,這次的五十萬貫還是他仗著族長的威嚴強行動用的。
這要是出了問題,即便族人明面上不說什么,但鄭氏的人心也就徹底散了。
他絕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fā)生。
所以如果今日王彥不給出一個說法,他就自己想辦法,必須得挽回損失。
王彥聽出了話中的意思,但他也只能嘆息。
也不知這李二走了什么狗屎運,竟然能夠憑空變出這么多糧食來。
想要在糧食上與李二爭個高低,看來失策了。
相對于鄭杰,他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鄭兄,此話差矣,當初囤積糧食的主意是咱們大家商議之后決定的,如今出了岔子賴到老夫一人的頭上,恐怕不妥當吧?”
吃肉的時候你們一個個倒是湊的挺近,現(xiàn)在出了問題,都跑來怪罪老夫了?
不好意思,不認!
他王家還出了近百萬貫呢,現(xiàn)在那么多的糧食囤積在倉庫里他也發(fā)愁啊。
這么多的糧食就是讓整個王氏放開了肚皮吃,得吃到猴年馬月去。
“哼,老夫告辭!”
“王兄,告辭!”
“......”
眼看著商量不出來主意,幾大世家的族長紛紛離開。
如今這個節(jié)骨眼上,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于是,長安城里,世家的糧店彼此之間心照不宣,紛紛開始賣糧。
但世家的糧食不管在成色或者是口感上完全跟貞觀糧莊不是一個檔次。
就是這價格都貴的離譜,一斗米面二十文的價格讓世家的糧店門可羅雀。
百姓都不是傻子,誰也不是錢多到給人送錢的主。
李二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蘇辰,畢竟沒有蘇辰的幫助,世家怎么可能給他低頭服軟。
蘇辰暗暗咂舌,這老李到底是老李啊,不愧是糧商,經(jīng)濟戰(zhàn)玩的那叫一個花哨,妥妥的大唐經(jīng)濟學家啊。
于是,兩人一合計,一個惡心世家的主意又產(chǎn)生了。
李二回到長安之后馬不停蹄的召來戴胄。
如今的戴胄那叫一個春風得意,自從開了貞觀糧莊,每天數(shù)錢數(shù)到手軟,戶部倉庫里更是堆滿了糧食。
不僅糧食的問題解決了,修建水利的事情也在穩(wěn)步推進,百姓饑饉得以解決,天下人心盡歸陛下。
“戴胄,替朕尋摸一個善于談判之人,由他出面跟世家協(xié)商,將世家囤積的糧食盡數(shù)收歸朝廷?!?p> 李二說的那叫一個財大氣粗,光是貞觀糧莊就替朝廷賺了近五十萬貫,他才有如此底氣。
“陛下,國庫如今雖然逐漸豐盈,但也不過五十萬貫,世家存糧少說也得百萬石,恐怕很難啊?!?p> “百萬石又如何,如果不賣與朝廷,他們等著糧食發(fā)霉吧?!?p> “孰輕孰重,讓他們自己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