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略道:“朱先生,你繼續(xù)說破敵良策罷。”
朱異道:“在平地上,要擊敗北魏鐵騎非常難,但到了攻城戰(zhàn),重裝騎兵就不占優(yōu)勢了。小人的計策是讓彭城元法僧正面拖住安樂王大軍,然后吩咐陳慶之和成景俊將軍的軍隊前后夾擊,北魏軍顧此失彼,必然大亂?!?p> 元略和沈蘭君道:“朱先生妙計?!?p> 朱異道:“王爺此番來納降,已派了使者去彭城,估計快回來了?!?p> 正好軍士來報:“王爺,派去彭城的使者回來了?!?p> 元略道:“快叫他過來?!?p> 梁朝使者到馬車跟前,元略道:“元法僧有什么話要跟本王說?”
使者道:“元法僧要小人傳話給王爺,說是安樂王的大軍攻勢太猛,如果梁朝援軍再不趕到,恐怕彭城就要失守。”
朱異道:“若彭城失守,那大事不妙,此行的一切辛苦白費,王爺?shù)眉霸鐒由磉M彭城。”
元略道:“朱先生,本王在北魏時,跟元法僧有間隙,如今進城見面,未免有些難堪啊。”
朱異道:“小人知道,聽聞王爺昔日在北魏時,受到朝中權(quán)臣元叉迫害,不得已投奔了梁朝,元法僧跟元叉又是交好,但如今元法僧已經(jīng)是走投無路,被逼無奈投奔梁朝,大家往后都是梁皇的臣子,還望王爺不計前嫌,一起為大梁社稷著想啊。”
元略無奈點頭,道:“朱先生說的是,此行梁皇命本王來徐州納降,本王也是想到了此處?!彼钏械能婈犥囻R即刻向彭城方向趕去。
天色微亮,軍隊車馬趕到彭城外圍,遠處一隊北魏騎兵殺來,右衛(wèi)將軍徐確率領(lǐng)五百騎兵,奮力擊退北魏騎兵。
朱異等人縱馬來到彭城的南城門,對守城軍士喊道:“我們是梁朝援軍,快將我們放入進城。”守城的軍士對了先前約定的暗號,便將城門打開,元略的軍隊車馬進了城。
元略和朱異進城見到元法僧,元法僧笑瞇瞇道:“中山王,您可來了,本王等你等得好苦啊。”態(tài)度恭敬。
元略不屑,道:“法僧,好久不見,今日梁皇命本王來納降,你還不快接旨?!?p> 元法僧跪拜接旨,元略道:“梁皇詔曰:徐州刺史元法僧,順應(yīng)天意,歸順大梁,授侍中、司空之職,冊封始安郡公,速回建康謝恩?!痹ㄉ抵x皇恩。
朱異道:“梁皇皇恩浩蕩,恭喜始安郡公?!?p> 元法僧被梁皇封了郡公,心滿意足,笑道:“哪里,還是多虧了朱先生的舉薦,本侯爺要重賞先生?!?p> 元略道:“侯爺,趕緊準備回建康謝恩罷?!?p> 這話經(jīng)中山王之口說出,眾人如夢初醒,現(xiàn)在彭城正被北魏大軍圍困,哪有這么容易出的了城,還想回建康受封領(lǐng)賞,真是異想天開了。元法僧愁眉不展,剛才的高興勁頓時消了一大半。
門外軍士來報,北魏軍隊又在攻打南城門,元法僧忙命兒子元景隆帶軍士去增援。元法僧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元景隆,二兒子元景仲,元景仲正是之前被沈蘭君劫持的將軍。
元法僧道:“王爺,你看眼下彭城被北魏安樂王的大軍圍成鐵桶似的,恐怕堅持不了幾日,形勢大大不妙,梁朝救援的大軍還沒到嗎?”
元略冷冷道:“本王帶的就是大梁的援軍,都已經(jīng)進城了。”
元法僧精神一振,道:“王爺帶來了多少人?”
元略道:“建康出發(fā)時,皇上讓本王親率兩千人馬,前日被北魏鐵騎襲擊,只剩下一千多人了,全部人馬都在這里了?!?p> 元法僧欲癱倒椅上,道:“王爺,城中總計不到四千人馬,如何能擊退安樂王大軍?”
朱異道:“侯爺莫擔(dān)心,陳慶之將軍的部曲馬上趕到彭城外圍,那時和成景俊將軍的部隊在側(cè)翼兩面夾擊安樂王,到時侯爺派遣城中兵馬傾巢而出,定能獲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