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 加官進爵,以資鼓勵
朱祁鈺向著在場的重臣虛作一揖,以示看重之心。
“在座列位,均是我大明的股肱之臣,也都決定堅守京師的中流砥柱。”
“本王自認為才疏學淺、德薄恩寡,還望列位鼎力相助,我們一起共渡當下之難關(guān)!”
見到朱祁鈺如此自降身份,重臣們又哪里敢托大?
他們都是連忙從座椅上站了起來,對著朱祁鈺彎腰作禮。
朱祁銳見狀,趁機向著他的二哥進獻了一個收買人心的法子。
“內(nèi)閣首輔曹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已然在土木堡身死殉國?!?p> “如今內(nèi)閣缺了首輔,兵部、戶部也缺了尚書?!?p> “還望監(jiān)國大人,指定人選來接掌內(nèi)閣、兵部和戶部。唯有如此,國家大事才不會被耽擱!”
朱祁銳說完后,更是向著朱祁鈺彎腰行禮,然而他的眼睛,卻是瞟向了一旁的于謙和陳循。
于謙,是兵部的左侍郎。在古人以左為尊的年代,于謙的左侍郎,位在右侍郎之上。
而且在兵部尚書鄺埜陪著朱祁鎮(zhèn)御駕親征之時,以及鄺埜身死之后,也都是于謙在主導兵部的事務(wù)。
內(nèi)閣之中,如今殘留的大學士是以陳循的資歷最深。
還有就是,陳循身上也是有著戶部侍郎的身份。
朱祁鈺不是傻子,在他三弟朱祁銳這么明顯的暗示之下,他自然明白自己該怎么做,才是最合適不過的。
“于謙、陳循聽令?!?p> “本王令于謙掌管兵部事務(wù),晉升為兵部尚書之職。”
“本王以陳循,進位內(nèi)閣首輔大學士、戶部尚書。”
“你們二位,當加以勉勵。助本王和我大明,度過這眼前的風雨飄搖之時?!?p> 于謙和陳循連忙起身后,向著朱祁鈺拜服。
“為大明計,萬死不辭!”
“我等當盡心竭力,以報郕王!”
朱祁鈺又是離開座位,親自上前扶起了于謙和陳循。同時,他也微笑著拍了拍他們的手臂。
有了朱祁銳的拋磚引玉在前,朱祁鈺更是來了個一不做二不休。
“內(nèi)閣學士、工部侍郎高谷,性格淑均、可堪大用?!?p> “本王有心讓你接管工部,以代替現(xiàn)在年老的工部尚書,為國家管著工部?!?p> “論資排輩,高谷也當進位為內(nèi)閣次輔?!?p> “也不知道,高卿可還愿意否?”
朱祁鈺更是走到高谷的身邊,向著他投去了熱誠的眼色。
面對內(nèi)閣次輔、工部尚書的殊榮,高谷已然動心,他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臣唯有肝腦涂地,以報郕王厚恩!”
高谷起身,向著朱祁鈺跪拜。
朱祁銳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細節(jié)。
重臣之中,大多數(shù)說的是報答朱祁鈺的恩典,而不是說大明和朱祁鎮(zhèn)。
這也就是說,朱祁鈺在重臣們的心中,此刻重臣已經(jīng)以他為核心,他已經(jīng)隱隱被視為大明新主人的不二選擇!
朱祁銳見到自己的計策,得以顯示出了成績,他決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次土木堡之敗,為國捐軀者不少,實在是令人扼腕長嘆!”
“監(jiān)國當設(shè)立靈壇,以祭祀國之忠臣。”
“對于殉國的臣子和將士們,也該給與他們應(yīng)該享受的待遇?!?p> “至于這些忠臣之后,該繼承爵位、官職,我大明也當毫不吝嗇!”
朱祁銳這話,內(nèi)里的意識是通過祭祀亡魂和優(yōu)待活者,來達到收買人心的目的。
只不過朱祁鈺也有著他自己的想法,所以他有些猶豫不決。
“本王原本是想在擊退蒙古賊人的進攻后,再行頒布旨意,來告慰天下的。”
“本王公布大臣陣亡名單,是出于多方面的考慮?!?p> “首先,是不想噩耗打擊天下的軍民士氣?!?p> “其次,本王還是還抱有希望,不愿意相信這些忠臣已經(jīng)永遠的離開了?!?p> “最后,現(xiàn)在還不知道哪些是生,哪些是死。萬一搞錯后,又有人生還。這不就是貽笑大方嗎?”
朱祁銳拱手:“朝廷威儀忽然重要,可是如今激勵臣民人心,更加的重要!”
朱祁鈺向著他三弟投去感謝的眼神,他想通了。
“土木堡一戰(zhàn),過去已經(jīng)一段時間了。對于朝廷來說,是時候該做出一個總結(jié)了。”
朱祁鈺看向一旁的老臣王直,他說:“吏部掌百官,可有了這次陣亡名單?”
王直長嘆一聲,向著眾人說出了他所掌握的情況。
武將方面: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恭順侯吳克忠,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xiāng)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塤,修武伯沈榮,護衛(wèi)將軍樊忠,都督梁成、王貴……
文臣方面:內(nèi)閣首輔曹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讀學士張益,刑部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王永和,右副都御史鄧棨,翰林院侍讀學士張益,通政司左通政龔全安,太常寺少卿黃養(yǎng)正……
整整六十六名文臣武將,他們的名字出現(xiàn)在了陣亡名冊之中!
聽著長長的陣亡名單,眾人都是就覺得心中一痛,忍不住就要掉下眼淚。
這些可都是文武大臣,可都是天下的精英!
隨著他們得去世,京師之中人才為之一空,明朝的中樞運行也是嚴重被遲滯!
在眾人看來,陣亡大臣中,最可惜的是名將張輔。
張輔,永樂名將、身經(jīng)百戰(zhàn)。
安南就是張輔帶著人馬,為大明征戰(zhàn)沙場后,重新打下來的。
這也是安南經(jīng)過數(shù)百年后的,又一次回歸華夏統(tǒng)治序列。
而且,這也是安南最后一次納入華夏的統(tǒng)治。
朱祁銳,也是嘆息。
初期的明朝,那可是崇尚鐵血的。
明軍的戰(zhàn)力,十分強悍。
太祖朱元璋,基本上就是把四周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遍。
徐達、藍玉,幾次深入大漠,打得北元幾次遷移他們的汗庭。
幽燕、遼東、西域等漢唐故地,也在明軍的浴血奮戰(zhàn)下,重新回到了華夏手中。
太宗朱棣,更狠。
他幾次御駕親征,打得蒙古人慫了、怕了,也收復(fù)了安南之地。
除了陸地上稱雄,海戰(zhàn)明軍更是傲視古今。
永樂時期,更是數(shù)次下西洋,所到之地都是臣服在了大明的腳下。
然而土木堡一戰(zhàn)后,明朝前期培養(yǎng)的精銳名將損失殆盡。
京軍主力三大營,也灰飛煙滅。
這可是幾代帝王,苦心積攢的家業(yè)?。?p> 這可是無數(shù)的天下精髓和民脂民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