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死肥宅室友

親戚家的故事

死肥宅室友 作家i8mUS 231 2022-02-25 14:24:06

  我在寫自己家街坊巷里故事的時候,寫到我家右邊鄰居的時候硬是過不了審核。就只能單獨放在一個章節(jié)講。

  打我記事起,旺爺爺就在我家右邊住,很祥和的一個老人。他會做風(fēng)箏,他的風(fēng)箏線也是專業(yè)的,聽說線長度共有800米,而且線看起來比較粗。在我的印象里面沒有見過他放過風(fēng)箏,每次我去放風(fēng)箏的田野那里時,他都已經(jīng)放完了。他是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出生的,見過riben guizi(不能打漢字,不然不能過審)。

  再就是外婆家的事情(上面那章超過了兩萬字不能保存),離外婆家往鎮(zhèn)下那個方向走差不多20米,有家雜貨鋪,售賣的東西比較便宜,有次表姐去那里買東西,女老板多找了一元,表姐還給她,然后我聽說了也跟著去,女老板當時在算賬,也多找給了我一元,我也還給她了。后來讀六年級的時候,我和表姐去買雞肉,她不知道價格多收了四元,我當時說你是不是記錯了,她硬是說沒有,我表姐當時也不知道價格就說沒事我付錢,然后回去還說我好像很郁悶的樣子,后來我去找男老板買,他就賣的是正確的價格,我就很生氣,后來就不找那個女老板那里買東西了。這家店左邊以前有家小超市,后來生意不好沒開了變成旅館了。再往左邊就是一家小診所,我小時候發(fā)燒就在這個診所里面輸液。診所在左邊沿著鎮(zhèn)下那個方向走,以前有家老人開的小賣部,也沒開多久就關(guān)門了。在往那個方向走就是一堆民宿和打桌球的店鋪了。一直走到一個丁子路口就是一家手機店,我大三寒假,手機一直是虛電,就想去換個手機電池,結(jié)果店鋪說你這個手機電池都不生產(chǎn)了,換不了,只是幫我拆卸了一些,但是后來就稍微好了一點,硬撐了半年,到了大三暑假實在是不經(jīng)用了,就換了個新的。

  那個手機店斜對門不遠處有條巷子,里面很多店鋪,我記得我第一次去還是和表哥一起,他帶我去打游戲機,有次他玩老虎機贏了很多幣,當時我和他還有他的朋友口袋里都是幣,就說別玩了,這些都夠我們玩一個學(xué)期了,表哥說我們現(xiàn)在運氣好,接著玩,就輸?shù)闹皇O率畮讉€了才收手。

  游戲機對面有家眼鏡店,我第一副到第三幅眼鏡都是在他那里配的,第一幅六年級配的,我那個時候才100度,爸爸說買個最好的,花了300,我都沒怎么用。后來是高三配了一副,也花了300,度數(shù)變成300度了,但是那個時候我覺得這個度數(shù)太高了,我有時候玩電腦隔得很近,戴這么高的不舒服,我就去配了一副175度的,我當時本來想買個幾十的就行,那個人硬是讓我配貴的,就花了300有配置了一個。后來他孩子大學(xué)畢業(yè)后,眼鏡店就關(guān)了,去縣里了,我后來眼鏡的鏡框壞了想找他換,發(fā)現(xiàn)他店鋪都不在了。

  說到游戲機,以前外婆家不遠處也有一個游戲室,當時表哥帶我去過,我看那個女老板娘的臉色青一塊紫一塊很奇怪,后來看一群小混混進來,老板娘馬上站起來給他們幣,我在想可能是這可能是地頭蛇,他們打的她,哎,大家都是出來混飯吃不容易。

  在說回那個眼鏡的店鋪那條街,那里有很多飯館,我高一寒假去過某個飯店吃過一個很好吃的排骨,一直不知道叫什么,今年端午節(jié)回去的時候剛好吃到了,原來叫千手排骨,還是和以前一樣好吃。

  在說一下我新家周圍的事情,新家在醫(yī)院后面,從醫(yī)院后面走到醫(yī)院前面。中間有兩條小路,在靠近醫(yī)院后面那條街的以前那里有些賣油炸食品的老店,后來說是要修路就把他們遷移走了,還有賣家寵物的老人,我第一次養(yǎng)金絲熊就是在那里買的,10元一只。后來隔壁的菜包去買就漲價到14了,感覺這個老人就是看我們想買這個故意加價,菜包看里面有只比較活潑就想買那只,老人馬上說那只15元,就又漲價了一元,我們就沒買了。那條街還有我一個初中同學(xué)在那里住,初一周五周六有時候去他家看《終極三國》。那條街道以前還有些賣布的,后來都搬走了不少,就冷清了好多。還有家賣湯面的店,我記得是三元一碗,味道一般,但是隔得近就在那里吃,后來也搬走了。只剩下她家對面的一個修鞋子的老人還在。

  再說下其他雜事,離我家不遠處有個以前的草料場,小時候每到過年那里有蹦蹦床,我偶爾回去玩。草料場往鎮(zhèn)上的方向有家賣炒面的,聞著挺香,我吃過一次,當天就拉肚子了,還有次過年我在路邊買的炒面,吃完也拉肚子了。后來就學(xué)乖了,不在路邊買東西了,那些不干凈。其他地方我就不是很熟了,在說就是寫流水賬了就不寫了。

  我在小鎮(zhèn)上有個很深刻的感受,就是每年都會有門面換人,與其搞其他生意不如去做裝修,反正總有人倒閉,總有人開店。

  補充:街坊巷里的故事在后半部分提到一個姓郭的得了小兒麻痹癥的大男孩。09年我見他的時候還是正常的,14年就走路有點一瘸一拐了。大學(xué)放寒假我去他老家看發(fā)現(xiàn)里面堆著柴火,但是柴火是堵著門在放的,你想想如果房子里面有人住,柴火是不會堵著門的,我當時想里面應(yīng)該沒人住了,他爸媽呢?24年年初有天下午我從奶奶家回來,看他在橋邊的一家店鋪里面買吃的,我當時想估計是他父母不要他了,不然他到了飯點的時候應(yīng)該回去吃才對。他老在醫(yī)院周圍逛,我昨天回來的時候,看他從醫(yī)院住宿部里面走出來,我猜想事情應(yīng)該是這樣,09年后他的病情可能加重了,他的父母為了救治他,就把老房子賣了,在醫(yī)院買的房(我們這里房子不貴,醫(yī)院周圍房子估計那個時候也就一千元一平米不到)。后來他爸覺得他可能沒得治了,就勸她媽一起離開這座城市。估計他父母那個時候也就40-45歲,還有生育能力,就跑去其他地方生活了,我估計現(xiàn)在整個鎮(zhèn)子上也只有我認識他了。

  再說我親戚家的故事,內(nèi)親方面的故事就少一些。我家內(nèi)親我就按照地址來分,不然各個親戚的關(guān)系,我區(qū)分的也很頭疼。

  內(nèi)親共三個,縣里一個以前住在老法院,房間很小,一室一衛(wèi)一廳,我印象中就去過一次。后來新法院那里有了新房子就到了那里住,那個房間就大很多了,四室一廳兩衛(wèi)一廚,面積得有140平米往上的樣子。我從小學(xué)到高三的暑假基本上都要去這個縣里的親戚家做客,有次初中寒假過年也在她家過年。小時候特別喜歡吃零食,大人就經(jīng)常帶我們?nèi)コ?,每個人選一樣的數(shù)量的零食,我又特別貪吃有時候一下子就吃的差不多了。這個親戚不會做飯,所以吃飯只能去法院食堂或者飯店,后來法院食堂倒閉了,再加上老去飯店也不行,奶奶就過去幫忙做飯。最后一次去是去年國慶的時候,非得讓我去,我當時一想上次去好像都是高中畢業(yè)的時候了,那就去看看吧,呆了一個中午就回來了。聽說有了新房,還一直沒空去看。

  然后是JZ市的親戚,我去的比較少,我記得一般都是寒假,去把堂姐接到鎮(zhèn)里來玩的時候才去,平時一般不去。有次好像是四年級來著,就在平時時間,周五還請假了一天,奶奶帶我去那,當時還去游樂場玩,玩海盜船下來的時候,我吐了。后面的項目就沒怎么玩了,去了西餐店,我都沒怎么吃,我覺得那玩意不好吃。后來再去的時候,親戚就不帶我去了。最后一次去是高一的時候,以前去的時候只有一層,后來他們把他們家樓上房間也買了,打通就變成了兩層,當時感覺一下子大了好多,但是后來再也沒去了。聽堂姐說有天晚上有個小偷來砸門,她爸爸對著門喊,誰呀,那個人就走了。去那里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早上的牛肉面,一碗要兩元五角,當時我覺得好貴,平時在鎮(zhèn)里早餐都是一元,有次我把帶我去外面吃,早上吃了十元我就覺得是筆巨款了。

  再就是WH市的親戚,去的就稍微多點,尤其是后來我去武漢讀書后。以前小時候他們家的老房子在九樓,又沒有電梯,我們每天爬上爬下都快累死。后來好像是14年,換了新房子有了電梯就好多了,舊房子就租出去了。我說這租的人也挺不容易的,每天爬上爬下。老房子隔壁家的住戶有年被偷了,小偷是從廁所那里進去的,廁所窗戶沒有反鎖,我說這個建筑最高就9樓,小偷怎么進去的,親戚說是從頂樓陽臺掉的繩子下去的。

  我個人感覺縣里或者市里是不如鎮(zhèn)里那種街坊鄰居互相認識互相關(guān)照的氛圍的,可能過好多年都不認識對門是誰。

  再說下外戚,有四個,這個就按親戚稱謂來分,從故事少的開始寫。

  先說三姨家,三姨以前一直在縣里打工,我去過她租的地方一次,一個一室一衛(wèi)的房間。到了三十才結(jié)婚,男方老家在鄉(xiāng)里,我去過兩次,一次是六年級國慶,一次是六年級寒假三姨結(jié)婚的時候。住的地方是那種水泥房,印象中好像是三樓,周圍是個小池塘,水還挺清澈的。那里真的很偏僻,我印象中是在鄉(xiāng)里的路邊有個小賣部,然后轉(zhuǎn)彎進小巷子,走個幾百米在左轉(zhuǎn),進去幾十米才到。早上都沒有賣早餐的,只能自己弄早餐吃。周圍人我也不認識,再加上我去得少,所以就沒啥故事。

  在說五姨家,住在從我住的鎮(zhèn)上剛到縣里的國道不遠處,那里也比較偏,隔壁是表弟另一個親戚,我去那里吃過一次飯。想要找小賣部要走很遠,記得我小時候有年冬天和表姐在那里,想去買方便面,走了差不多一公里,現(xiàn)在覺得一公里很近,但小時候覺得還挺遠的,五姨家里當時比較窮,電視沒有搞那種收費的機器就沒有電視看,只能去租碟子,我記得當時好像只有《武媚娘傳奇》看,我又不愛看這個,基本上就沒得玩了。后來五姨家出了點事情,后面就不說了。

  二姨家的故事稍微多點,小時候去二姨家比較多,二姨家以前是開賣那種游戲機的,還有游戲卡,有時候會送游戲卡和游戲卡給我,最開始他們在老房子里住,老房子不遠處有個超市,二姨帶著我去買《鐵甲小寶》里面的玩具,我?guī)У綄W(xué)校里,中午午休的時候被偷了,我媽帶我去各個班找沒找到,我當時才一年級,感覺好傷心,我媽跟我說叫你不要帶著些去學(xué)校,你非要帶過去,我當時對偷盜這些沒有警惕,后來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聽說有些人會在午休去低年級孩子的抽屜里偷東西,我才知道原來小學(xué)里面有壞學(xué)生呀。后來二姨搬了新地方,以前老房子和賣游戲機的門店都轉(zhuǎn)出去了,現(xiàn)在那個門店變成賣吃的了。我記得他們老家門口有個賣冷飲的,賣的黑米粥一杯一元特別好吃,小時候沒錢吃不起,后來長大了去吃就發(fā)現(xiàn)味道不如以前了。我記得好像是06年搬到了新房子,新房子不遠處有個賣蛋糕的,我早上就花五毛去買個小蛋糕吃,門口有個小賣部,可以去買好吃的,他們竟然收一毛錢的硬幣,我們小鎮(zhèn)那些小賣部都不收的,只有超市收這個。新房子共有三層(不算頂樓),頂樓就曬衣服,有次去外面玩下大雨,然后和表姐表哥回來收衣服,曬的衣服和身上的衣服都被雨淋透了。那個時候整天三個人就在二樓看電視,有次表哥不知道要看什么,我當時不愛看,我就去三樓看哆啦A夢的碟子,很奇怪的是我家的影碟機放不出我當時買的第一集,其他人家就能放出來,以前我媽一直以為是碟子的問題,后來對比了以后才知道是家里影碟機的問題。說到家里的影碟機,有次換了新的,不知道怎么去街上電視的線,那個時候爸爸參加什么歌唱比賽就很著急,我就慢慢接線,最后接上了,后來家里人就按照我接的線路來接,最開始媽媽不讓我接線,怕我觸電,我就趁他們不在的時候接的線。

  到了高三畢業(yè)的暑假又去了二姨家,他們把家里的二樓租給熟人了。再到了我讀大學(xué)的時候,那個房子全租出去了,在鎮(zhèn)上的小學(xué)里買了一個房子,我去過幾次,最后一次是前年國慶的時候,我記得我前年去BJ的時候二姨和二姨夫來高鐵站送我,給我?guī)Я撕芏喑缘?。表姐算是外戚里面讀書最好的,考上了云南師范大學(xué),后面大四又考上了它的本碩?,F(xiàn)在在某個大學(xué)有編制做老師,生活很愜意。

  最后是舅舅家,表哥老家在鄉(xiāng)政府那里,以前在鎮(zhèn)上讀書,為了方便讀書就在鎮(zhèn)上我外婆家住,也就是表哥奶奶家,有時候周六日會回鄉(xiāng)里,到了周日晚上再回外婆家。我記得我有段時間我周六日就在鄉(xiāng)里和表哥家里玩,表哥是鄉(xiāng)里的孩子王,鄉(xiāng)政府里面有些小孩,鄉(xiāng)政府不遠處有電力局,也有些小孩,周六日就一起玩,鄉(xiāng)鎮(zhèn)府有個小樹林,到了夏天有些知了叫,我們叫抓知了,每次抓一塑料袋子,然后掛一個樹上,但是過半天再去看就沒了,不知道被誰拿走了。挺佩服表哥的一點,就是小時候的玩伴,他現(xiàn)在或多或少還能取得聯(lián)系,我很多都聯(lián)系不到了。鄉(xiāng)鎮(zhèn)府門口有個小賣部,一個中年婦女開的,里面買的東西確實挺好吃的,我在小鎮(zhèn)里都買不到。有段時間流行輪滑鞋,表哥買了我也跟著買,媽媽去鎮(zhèn)上商店花了19元買了,但是買了我又不敢穿,就放在家里,到了初中的時候無聊就在家里慢慢滑。

  最后一次去表哥鄉(xiāng)里老家,好像是初一,去鄉(xiāng)里超市買了兩小杯酸奶,后來就再也沒去過了。有次初中的時候表哥和一些鄉(xiāng)里的朋友和他們家長到街上來,剛好我媽認出來表哥了,就打了個招呼,那應(yīng)該就是我最后一次看見表哥的這些鄉(xiāng)下的朋友了。后來讀五年級還是六年級的時候,表哥搬到了鎮(zhèn)上住,租的是一個兩室一廳一衛(wèi)一廚的房子。周圍有個綽號就流淚的孩子,我最早知道這個人是我表哥和他一起去游戲室被抓到了,然后寫檢討書貼墻上,我看到了那個檢討書。后來這個流淚讀六年級的時候和我和表哥一起打《冒險島》,后來初中表哥去縣里了我就沒和他聯(lián)系了,去年大年初一表哥帶我去他家做客寒暄了一下。

  到了初中和高中表哥在縣里住我就高一勞動節(jié)去了一次,后來一直沒時間去了,只記得他們家樓下有個網(wǎng)吧,網(wǎng)吧老板人說話輕聲細語的。到了后來舅舅為了照顧外婆在外婆家對門一個新樓盤里買了個房,疫情的時候我去過一次,收拾的還挺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