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時候的一件事,差不多是五年級的某個節(jié)假日下午發(fā)生的。
我和翁同學還有三毛和侯同學在我家門口玩,突然洋洋從我們身邊跑過去(上述這些人都在我街坊巷里的故事提到過),我當時還很奇怪,說怎么回事?侯和我,說應該是他偷了小賣部的東西,結果沒過一會小賣部的人就說誰偷東西了。當時我們小孩子嘛,也是出于一種正義感就幫著去抓,在狗肉店后門那里找到了他,他當時正在吃偷的東西。當時小賣部的人就很生氣,讓他把東西都還回去,但是他也不是我們小學的學生,也沒啥辦法,就和他家長說了,他家長當時也很生氣,我記得當時他爸爸說,每天給你五元零花錢還不夠?還跑去偷其他人東西?
這是本來到這里按道理來說就算是結束了,可惜后來我們發(fā)現事情按照我們沒有預料的方向發(fā)生了。
當小賣部的人去抓洋洋的時候,畢竟很多人,聲勢有很大,就吸引來了很多人來看,抓到了他以后,小賣部的人就走了,洋洋也回去了。但是吸引出來的人還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聽說有人偷東西,等到了被圍觀的時候,我才發(fā)現好像不對勁,我們被圍觀的人認為是同伙了,我們當時在翁同學的家門口前面,我當時站在靠右的位置。當時四明和他的表弟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了(街坊巷里的故事里面說過,四明后來販毒被抓了,他表弟偷過我家煙)在最右邊站著。我當時為了緩解尷尬就走到了隊伍最左邊,當時四明也想走到我們幾個人里面,翁說你和我們不是一路人,你別走過來。圍觀的人就開始發(fā)出一陣笑聲。
有人問這是怎么回事?我看其他人沒作聲,我就把事情經過說了下,我說我們就是跟著抓賊的就這么簡單,當時有個人問這個人是誰,當時翁的爸爸就說這個是誰家的孩子,然后我們幾個孩子就散了,但是我看當時圍觀的人,我真不懂他們在想什么,一個個表情冷漠的站在那里看著一群孩子,好像一下子變成了審判官,看著我們怎么去解釋這個事,給他們評判。
后來小伙伴說我就不該解釋,就不作聲。我說這事你不作聲他們就以為事情是我們干的了。后來我們也沒有統(tǒng)一意見,這事就這么過去。
直到后來我看到了《鐵齒銅牙紀曉嵐》的一個片段,乾隆買吃的身上沒錢付款,一群看熱鬧的湊了過來,和珅來解圍的時候說:一群刁民無賴,整日不思勞作,就知道串胡同瞧熱鬧,起哄架秧子,還有別的本事嗎?我當時就覺得,這和我當時碰到的處境很像。我現在在想這件事,感覺這是個例,現在互聯網上不就經常出現這些事情嗎?
伸張正義往往是需要成本和代價的,但是有天你可以不用付出這些代價,可以就像一個審判官一樣去評價一件事情的對錯的時候,人往往就有種優(yōu)越感,于是乎一堆人就冒了出來,互聯網只是放大了這種情況。
火影忍者
最早看火影是在星空臺,具體忘了是從第幾集開始看的,反正當時班級同學都在看。后來星空臺沒了,初一暑假家里有了電腦就從新看了火影,當時我記得好像更新到了第二部。第二部都是tv原創(chuàng),火影忍者動漫上面的書是沒有那些。再后來看好像是初中畢業(yè),更新到了第三部,當時我記得剛好看到了我愛羅去世的時候,后面我就沒看了。到了高一一個同學跟我說佩恩進火影村的事情,我當時也沒多想看,是到了高二暑假才重新接著看,我看的時候都開始打忍界大戰(zhàn)了,才發(fā)現好多沒看了,就一直往前找補,但是缺了一些沒看,比如佐助擊殺團藏那段(我后來到了大四實習的時候,B站有個UP主講火影的,我才發(fā)現那里沒看。我也沒打算回去看)。
到了高三每次放假就去看火影,但是那個時候更新的就有點拖泥帶水,有些時候更新的和劇情都不沾邊的東西,我和同學說這個東西太坑了,就有段日子沒看了。再看就是讀大學了,好不容易忍者大戰(zhàn)完了,本來以為結束了,結果佐助就來搞事又和鳴人打,那幾集我沒看,我當時以為這就應該結束了,沒想到后面還多出那個劇情,這個我也是看B站UP主講火影的時候才知道的。后面就到了最后幾集,卡卡西當上火影,鳴人結婚,我很清楚的記得,最后一集我是在B站上面看的,最后滿屏彈幕都是完結撒花,感覺好感動,終于完結了。從小學三年級追到了大三,青春結束了。
當時隔壁寢室有看海賊的,推薦我去看,我說不看了,追部火影就把我青春看完了,不看其他的了。我突然想寫這個是做完看見B站上面做火影視頻的集錦的,我當時一看時長兩個半小時,覺得太久了,就只看了視頻最后一點,但是覺得做的不錯,就從頭看到尾了,看的時候有點熱淚盈眶,看完了感覺就像是重新看了一遍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