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引用一首詩,詩人Robert Frost的《未選擇的路》:
《未選擇的路》
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的深處。
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雖然那天清晨落葉滿地,
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
啊,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后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把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因此走出了這迥異的旅途。
黑暗的空間里,重溫我的世界。世人一直傳頌一個道理:選擇比努力重要,眼光比能力重要。說的是選擇岔路口引起的“迥異的旅途”嗎?
在我未曾開化的時候,我沒有選擇的能力,一切仿佛風中的蒲傘,飄蕩在真實的卻“沒有意義”的世界里。
入世滿9年的時刻,走在了一個岔路口,身邊的同行人已經開始集體掉隊。此時,“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我“選擇”了繼續(xù)。其實不是我真實的選擇,只是我沒有不繼續(xù)的想法。在此刻,我分裂了一次宇宙,將一個我送入了“不繼續(xù)”的路。停止前進的我跟著一個師傅學習建筑活:
春天的工地上,貪玩的我喜歡用磨碎了的手指移栽幾株野花;
夏天工地的晚上,陪著幾十只未眠的蚊蟲躺在未封頂?shù)臉欠坷锟粗岷诘囊雇砗蛶最w不認識的星星;
秋天的黃葉會勾起我的惆悵,我要不要繼續(xù)走回以前的路?
冬季里,大拇指在磨穿了的手套里露出來,緊緊的握住兩根6米長的鋼管。
在工地上日子不會很專一,做做這個,干干那個,待到入世20載,建一個小窩,聘一位姑娘,生3個小崽。為什么是3個?因為世風世俗的大流就是3個啊……真的不可能更多了。(如果很專一又會是什么情況呢?分裂出一次宇宙:在工地專一的干到19歲,自己拉著幾個小兄弟單干,從最小的承包墻面開始,到承包起整棟高樓?;氐洁l(xiāng)里建一個十里八村不錯的大窩,聘一位有會計能力的姑娘,在建筑的路上徐徐前行……)
入世17載的時刻,來到了一個岔路口,“遮天蓮葉無窮洞,映日荷花別樣黑?!蔽摇斑x擇”了繼續(xù)。其實不是我真實的選擇,只是我沒有不繼續(xù)的想法。在此刻,我又分裂了一次宇宙,將一個我送入了“不繼續(xù)”的路。
在那條路上,沒有出現(xiàn)“河邊草”、“夢中夢”的灌滿了秋風的花蕊,成為了一個陽光燦爛的青年。
我進入了工廠,從事復合肥的生產操作。從小愛動手的習慣使我快速的成長為一名機修工。不甘于空虛的大腦嘗試著學習一些工作方面的知識,在車間的土壤里里慢慢的蟲化。
如果沒有很陽光燦爛,我進入了人在江湖的古惑仔。在23點后街邊三巡酒餐中,聊起了不愉快的瘡疤,我掀翻了重疊潦倒的飯桌,沖向了對方的心窩。在一輪輪的嚴打中,我奔赴遠方……后來,左手小指埋在了四川,左側幾顆牙齒落在了洛陽。在一個雷鳴的夜晚,迎接了一個6.5斤的小公主,融化了所有的戾氣。我會抱著她笑,笑彎了右臉的疤痕。不論我?guī)c收攤回到家中,她都會咯咯咯地沖著我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