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你們沒事?”
“無事。果然不出玉人所料,應(yīng)兄二人也到此處了?!?p> “玲瓏所言究竟何意?什么幽夢樓負責人。應(yīng)兄二人趕來也在你預(yù)料內(nèi)?”
“此事說來話長。從第一次踏入后玉人便發(fā)覺此地另有玄虛。流輝閣、水晶宮的特殊陣法設(shè)計,玉人在之后也進行過研究,確認應(yīng)是《北窗幽記》所記載的劃空納形之法。而通曉此法者,便是幽夢樓之主,此處便是由幽夢樓之主親手排設(shè)的陣局?!?p> “此外,岐后所布下的殺招,定不會動用到慕容家本身勢力,而是借助外力。而岐后在北魏影響力有限,唯一能可差使、并且有能力針對未晞你的,便是收錢買命的幽夢樓。幽夢樓在神州各地皆有分支,在他們達成目的前。無人能辨識他們的真正身份。知燕姑娘選中你,接觸你,皆是帶有目的的?!?p> “這也只是你的猜測啊。并沒有實質(zhì)證據(jù)證明知燕便是幽夢樓派來的殺手。”
“那么玖兒的所作所為呢?甚至——”
玉玲瓏銳眼覷破關(guān)竅,登上水晶宮的階梯頓時浮現(xiàn)眾人眼前。玉玲瓏快步跑上頂樓,其余人也隨后跟上。只見玉玲瓏仔細觀察,終在一處柜角發(fā)現(xiàn)一封拆封的書信。
玉玲瓏拾起書信來看,印證了心中的猜測。
“未晞,這封書信你且來看?!?p> 未晞接過書信,只見信上寫著短短七字:未晞死,知燕南歸。
瞬間未晞臉色大變,其余人都十分不解。
“能上到此樓的,恐怕也就只有知燕姑娘以及她幕后之人了吧。事已至此,未晞,你必須認清現(xiàn)實了?!?p> 未晞將書信放在桌面上,看著這房內(nèi)的擺設(shè)布置,心緒翻涌躁動不安。再走到她曾彈奏的古琴旁,伸手壓在弦上,腦中便想起了知燕彈琴唱和時的模樣,心海瞬間平靜了許多。
玉玲瓏見未晞步履漸漸平穩(wěn),知曉未晞已作出了選擇,便試探性地問道。
“現(xiàn)下知燕、玖兒在逃,而四王子生死不明,我等亦有隨時曝光的風險。是直接出城逃離魏都,隨后再設(shè)法逃回西岐;還是再在此地與他們周旋下去。小山、應(yīng)兄、慕容兄、璇妹、未晞。需做下決策了。小山。”
“此行目的在于營救大公子歸國,如若此時能逃離則為上計;若要繼續(xù)周旋謀劃,延誤時機,則為下計。我認為應(yīng)當先設(shè)法逃離,四王子自有北魏王室之人搭救?!?p> “應(yīng)兄?!?p> “四王子為了解決小妹而陷危,在下實在無法棄之而去?!?p> “慕容兄?!?p> “我既為臣,便依未晞公子所言。”
“未晞?!?p> “必須留下周旋。這些年來四王子待我情同手足,我無法坐視他陷危。而且,我相信知燕不會害我。我必須留下周旋,弄清楚整件事情,救回知燕,救回四王子。”
“哪怕因此你會陷危?”
“沒錯?!?p> “哪怕因此我等會與你一同陷危?”
“我絕不會強留?!?p> “璇妹?!?p> “我聽從姐姐的。”
“現(xiàn)下小山支持離開,慕容兄、應(yīng)兄、未晞支持留下。即便玉人支持離開,也只是五五之勢。小山,你怎么看?!?p> 眾人望向紀寒山,卻見紀寒山全身微顫,似有天大的苦楚壓縮在這名少年的體內(nèi)。隨著一聲應(yīng)允,所有的苦楚都化作云煙,已成不必憶起的過往。
“公子留下,我便留下。”
“既如此,便先商討對策吧?!?p> 玉玲瓏很快便通過對話了解清楚各人身上發(fā)生的事,并經(jīng)過與紀寒山的推測、演繹,立刻做出了相應(yīng)的部署。
“應(yīng)兄、慕容兄,你二人現(xiàn)在先趕回與李兄會和,再去告知安國公、龍陽君二人四王子被擒一事。此事千萬不可讓大王子知曉,務(wù)必繞開大王子直接告知魏王?!?p> “是?!?p> “小山你與未晞待在此地便可。此處機關(guān)唯有知燕姑娘和幽夢樓之主以及玉人能夠啟動,其余人是無法尋到此地的。若是知燕姑娘當真可信,則你二人在此無虞。若知燕有所圖謀,普通高手小山能夠應(yīng)付。若是遇上強敵,小山你便帶著未晞一路往南行,去到有間客棧定有人能解圍?!?p> “而玉人與璇妹,明日便要大搖大擺地進魏宮一趟。”
……
夜中,無眠的人在水晶宮內(nèi)輾轉(zhuǎn)反側(cè)。
紀寒山走到流輝閣,見到玉玲瓏與玉璇璣正對坐在知燕曾彈奏過的其中一架古琴旁閉目養(yǎng)神,便靜靜地繞開,走到窗邊看著窗外的月溪。
春分至今,又過了七八天。月兒已是圓了又開始殘缺。
“是小山嗎?”
“抱歉,吵到你了?!?p> “無事。正好有事想與你交流?!?p> 玉玲瓏起身,走到紀寒山身旁,看了紀寒山一眼,隨后便一同望向窗外。
“感覺如何?”
“哪方面?”
“未晞這個人?,F(xiàn)今,你有什么看法?”
“也許,當時若是他在位,便不會發(fā)生那件事?!?p> “這下知道玉人為何要前來將他帶回岐國了吧?!?p> “他確實是一名不錯的人。但若只是若此,并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君王?!?p> “玉人的眼光又何嘗出錯過呢?不管是對他,還是對你。你二人都被外在的因素所束縛。一旦解開束縛,卸下重擔,便可展現(xiàn)你們超卓的才華。你知道,玉人一直都看好你?!?p> 玉玲瓏拍了拍紀寒山的肩膀,像是一名長者一般語重心長。除了父親以外,紀寒山還是第一次感受到這樣的期待。面前這個亦師亦友的智者,或許便是世間最懂我心的那個人。
“未晞的安危,便要交由你負責了。玉人相信憑你的才智與武力,應(yīng)能護守無虞?!?p> 玉玲瓏接過紀寒山手上提著的劍鞘,感受到了不同的重量。
很重。玉玲瓏握住劍柄,緩緩抽出一截,劍身兩側(cè)寬厚且鈍,是一把仍未開鋒的長劍。
再將劍完全抽出,劍身長且比一般的劍要厚些許,卻也并未有所謂的‘玄鐵重劍’般異常。而在寬厚的劍刃上隱約閃著銳利的劍芒。
“傳聞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但玉人觀此劍,雖比一般的劍要重,且尚未開鋒。但絕非無鋒。果然佩劍與劍者都有著相同的性格啊。此劍賜名為何?”
“藏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