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宇宙微觀說

能量

宇宙微觀說 古道小黑貓 787 2021-12-12 00:56:00

  能量,無色無形,看不見,摸不著,甚至感覺不到。但是,他卻是的的確確存在。

  以宇宙的微觀角度思考,豈是,能量不是看不到摸不著,而是肉眼看不到。

  電流是能量的一種,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是通過了線路,能量轉圜等形式,讓電可視可感。但是,縮小的足夠微觀,電則是由一個個電子組成。而電子,則仿佛一個個微笑的星辰一樣。

  磁力,不可控,不可感,更不可視。但是,我們運用了現代化的手段,將磁力轉圜,出現了磁懸浮列車,磁力發(fā)電等。

  能量的轉圜,是將一種的微小存在重新組合成另外一種微小存在的形式罷了。我們將他足夠放大,類比我們所處的宇宙世界。

  宇宙生命體本身存在能量,就像人擁有力量,能夠移動,思考,甚至改變其他同等存在的形態(tài)一樣。而宇宙也是一個能量的集合。各個星球都擁有自己的引力,磁力,亦或者其他力量。宇宙生命體將能量儲存在這一個個微小的星球之上,待到他運用的時候,便將這些星球的能量轉化而出,形成他所需要的能量形態(tài)。

  而這個能量的儲存與轉化的過程,便是黑洞與太陽的關系。當宇宙生命體進補的時候,則是他儲存能量的時候,也是新的能量星球誕生的時候。這時候,新的元素,新的能量便會產生,智慧文明便會發(fā)現。而有些不能發(fā)現的,只是所處的智慧文明程度不足以發(fā)現這種元素形態(tài)罷了。而當宇宙生命體需要能量的時候,就會以黑洞的形態(tài)汲取儲存能量的星球,轉換成他所需要的能量。這便是我們日常見到的運動消耗卡路里,消耗脂肪。

  同樣的,黑洞的出現并不是規(guī)律的,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就像人體需要運動消耗的能量也不是很規(guī)律一樣。有時候需要跑步,有時候需要乘車,有時候又需要思考,等等各種各樣形態(tài)的需求能量,需求的量,需求能量的部位都不一樣,這也是黑洞產生位置與數量不同的類比。

  黑洞雖然對星球來說非常危險,但是對于整個宇宙生命體來說,卻是他不可或缺的生存技能。一旦黑洞消失,便也意味著能量轉圜需求的消失,也就是整個宇宙生命體的衰亡。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