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我有一雙鑒寶神瞳

第22章 先祖遺藏

我有一雙鑒寶神瞳 木積木積木 2389 2021-12-23 00:04:57

  半壺茶過后,眾人已經(jīng)聊無可聊,便進入了正題。

  朱振山提議,看看青花鳳棲梧桐大瓶,讓孫教授見識見識。

  吳閎笑著讓吳學道把大瓶拿到了大廳。

  陽光下,牡丹緩緩盛開,梧桐隨風搖曳,鳳凰身披金霞彩羽靈動,做飛天狀。

  孫教授見了,眼睛發(fā)直,震驚的話都不會說了。

  他看過青花大瓶圖片,當時只道神奇,現(xiàn)在親眼看過,簡直有些不敢相信。

  吳閎早上來的時候,只匆匆看過一眼,那時候陽光不足,大瓶雖然有些變化,但很微小。

  此時見了更為靈動的青花景象,不由的連連稱道“神跡,真是神乎其技。”

  朱振山微微點頭,道:

  “是??!太妙了,想不到青花藝術(shù)能達到如此地步,此瓶絕對世間僅有,是名副其實的國寶啊。

  對了,小吳,這個是怎么回事來著?那個外國姑娘怎么說的,我就記著物理學。”

  孫教授和吳閎也好奇的轉(zhuǎn)頭望過去。

  吳學道笑著說道:

  “光的波動性,這種現(xiàn)象和光的入射角度、大瓶上瓷釉的溫度等很多因素有關(guān)?!?p>  孫教授若有所思,道:

  “嗯,有道理,我也覺得是光線的原因。

  如果所料不錯,這大瓶上的畫,每天不同時刻都會有細微差別。

  或許,現(xiàn)在都不是青花圖案最好看的時候。”

  朱振山不失時機的說道:

  “孫教授說的有道理。也不知此瓶如何造的,要是能解開其中隱秘,復原燒造工藝,絕對是瓷器史上光輝的一筆?!?p>  說到這,語氣一頓,道:

  “吳掌柜,我也不拐彎抹角了。今日孫教授來,就是為了這只青花大瓶。

  不知山水居可有意出手?孫教授愿意用名畫交換?!?p>  交換?

  吳學道一愣,他還以為對方會說,無償捐獻供國家研究。

  不過,對方敢提議交換,口中的名畫肯定極其珍貴。

  吳閎也來了興趣,這大瓶雖然精美絕妙,但他更喜歡古畫。

  這大瓶是兒子撿漏來的,他不是不講理的家長,當下笑著說道:

  “畫倒可以看看,可大瓶是我家學道的,交換這事我說了不算?!?p>  孫教授轉(zhuǎn)過頭,滿眼期待。

  吳學道爽快的說道:“先看看畫,可以的話,交換沒有問題。”

  吳家人都喜歡畫,要真是精品大作,換這個瓶子也沒什么關(guān)系。

  孫教授笑著說了聲好。

  稍頃。

  一幅古畫長卷鋪在大桌上。

  畫上全是羅漢。

  或落于古樹枝干間,或定于嶙峋怪巖里,或乘云中異獸飛輦,或端坐講法臺上。

  每個場景,都是凡人祈求,旁邊羅漢應真顯圣。

  圖名《十八應真圖》,畫家為吳彬。

  吳閎連聲稱贊:

  “不愧為明代繪畫大師,構(gòu)圖別出心裁,筆法嫻熟,人物刻畫迥異疏絕,此圖絕對是上等佳品。”

  這幅畫上有乾隆的鑒藏印和題跋,明顯在清宮收藏過。

  加上有朱老和父親的鑒定,吳學道便識趣的沒再用寶珠鑒看。

  幾人一起欣賞了半天,才回到正題。

  孫教授直接問道:“小吳,怎么樣?用這幅畫交換你的青花大瓶?!?p>  吳學道沒有猶豫,直接答應了下來。

  孫教授興奮不已,在他看來,青花大瓶比《十八應真圖》珍貴多了,這個買賣做的賺了。

  吳學道也覺得沒虧。

  他認為,青花大瓶雖然現(xiàn)在難燒,但不代表古代不好造。

  也許在某個犄角旮旯,還有很多這樣的青花瓷。

  而吳彬的畫就不一樣了,《十八應真圖》就這一份,上邊還有乾隆的題鑒,價值有保障。

  其實,歸根結(jié)底,還是他更喜歡畫。

  朱振山和孫教授滿臉喜意的走了。

  吳閎又看了一會兒《十八應真圖》,滿意的收了起來。

  “這幅畫真是不錯,值得仔細收藏。”

  說到這,又補充道:“西屋那幅《牧馬圖》《照夜白圖》組合畫,一會兒也收起來。”

  吳學道對此沒什么異議,等父親坐下,說起了近日發(fā)生的事,包括老君像被動、《照夜白圖》上的字謎和機關(guān)盒。

  吳閎撫著茶杯,看著熱氣升騰,久久無話。

  等茶水涼了,才長嘆一聲,道:

  “沒想到傳說是真的,這禍事又找上門來了??磥硖煲馊绱?,躲是躲不過去了?!?p>  吳學道識趣的幫父親換了一碗茶,而后老老實實坐在旁邊。

  吳閎喝了口水,講起了吳家往事。

  這還得從東屋的老君像說起。

  不過,一千兩三百年前的事,太過久遠。

  吳家后人知道的也都似是而非,不知有幾分真幾分假。

  相傳,吳家先祖為畫圣吳道子。

  天寶年間,唐玄宗昏庸無道,爆發(fā)了安史之亂。

  國家動亂,人人自危。

  當時吳道子正值晚年,在佛寺道觀間逍遙了大半生的他,自然留有諸多畫作。

  本來想把這些東西帶進墳墓,永伴自己左右。

  但戰(zhàn)亂一來,一切都變了。

  為了保護畫作不被人借機搶走,便將其全都藏匿起來。

  想等亂世平定,再將其起出。

  誰知,沒等來太平,等來了生命的盡頭。

  但先祖早有所料,將藏畫所在地編成謎語,隱在了八幅畫中。

  這些畫并不是先祖親筆,因為怕當時有人認出來,都是托徒弟所作。

  八幅畫,八個謎語,但解謎還需要最核心的祖?zhèn)骼暇瘛?p>  至于八幅畫是什么,吳家后人不知道。

  只因,先祖身為一代畫圣,追隨者仰慕者眾多。

  吳家后人不知道,當年是哪個弟子,或者哪些弟子畫的八幅畫。

  至于老君像有什么秘密,吳家后人也不清楚,先祖只是交代吳家人不能離開安城,老君像要一直供奉。

  千年來,王朝更迭,戰(zhàn)亂頻發(fā),吳家一直在搜尋古畫,也一直在遺失古畫。

  先祖寶藏,半點消息都沒有。

  這還不要命,找不到就找不到,沒什么,反正寶藏也不會長腿跑了。

  但后來,吳家人發(fā)現(xiàn),還有好幾伙人也在四處搜羅古畫,尤其是唐畫。

  吳家人自然看出了其中貓膩,明顯還有別人在找先祖寶藏。

  吳家礙于祖訓,一直定居安城。

  這造成吳家勢力很小,根本沒有能力去調(diào)查,不知道背后到底是誰在尋寶。

  但聽了吳學道剛才所說,韓家無疑是背后的一方勢力。

  吳學道沒想到,事情竟然這么復雜,還牽扯到千年前的事。

  想起韓芊芊偷進山水居,翻動老君像,以及主動接近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這種復雜的情緒,很快就被拋諸腦后了。

  當下先祖寶藏要緊。

  以前他很不在乎,對寶藏只是好奇,韓芊芊要什么就給什么,屬于在旁看熱鬧的類型。

  但現(xiàn)在,知道那是吳家寶藏,自然不同了。

  自家的寶藏,怎么能眼睜睜看著被別人奪去。

  吳學道決定自己解謎試試,雖然他不具備任何解謎技巧,但有神奇的寶珠。

  之前寶珠吞噬腦中十六個字,推演出“道玄寶藏”。

  而道玄,為先祖吳道子的字。

  顯然,道玄寶藏就是吳家寶藏。

  那寶珠能否借《照夜白圖》上的另外十六個字,推演出別的提示呢?

  吳學道覺得很有可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