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浮世月詞

浮世月詞

青銅女宦 著

  • 短篇

    類型
  • 2021-12-18上架
  • 13028

    已完結(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第一章:甲骨文“月”之形

浮世月詞 青銅女宦 1426 2021-12-18 19:05:00

  世界創(chuàng)生次序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即混沌)……

  亦有:“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厚重的文獻,記載著時光穿刺的過往,那些透著縫隙的字眼,仿佛在描繪某種圖景,用最特殊的符號記錄以往的真實...

  那潔白如玉的指腹,觸摸在陽光底下的書卷,顯然有了些涼意,這...恍然失色的模樣,竟然與她吻合!?

  少女眼眸徒然暗下,濃密的睫毛打落一片邪影。放下文獻,指間快速揚在鍵盤上敲打,只見電腦搜索欄出現...“甲骨文月象形字體”,她方才吸了一口氣等待。

  炎炎夏日,多有些藏在土里的熱氣散發(fā)。

  等了許久,也毫無任何消息彈出。正在這時,夏風襲來,樹上的鳥兒突然驚飛,少女握緊了電腦,背后滲出一身冷汗。

  ——

  傍晚的圖書館,還散發(fā)著一些夏日余溫。她在書海中沉浸了良久,都未曾看到有關破解“甲骨文”的文獻。

  索性她拿起筆墨在厚重的本子上寫下:

  商以半圓形式描寫月的形態(tài),到了西周半圓深刻猶如刀具攜刻,雖形如半圓,卻十分生硬。

  所以,月象形字,初文像半月之形,后代表“月亮”。

  月之形態(tài),從商至漢,有了初期的模樣“月”。

  ——

  清晨,濃霧彌漫,青山如黛。細膩的雨水,掛鏈成珠子,一顆一顆串聯,形如銀絲墜落。黑板上的“易學預測”,對于那個思緒同雨水,從屋頂剝落的少女來說,顯得毫無吸引。

  她注視窗外風景,心中萬念俱生:古老的樹木,開枝散葉,在流浪的世界中,每一個時光都是橫流。聽聞“月”從古至今都是時間的象征,所以眼中所見的山川樹木皆是文字,日月星痕都成結繩記事。

  所以,甲骨文象形字何解?

  那位年輕的先生,指著黑板,畫出了太極圖案,進行分布解說:“太極之初是混沌之時,陰陽不分,陰陽兩儀的出現,是事物變化的第一步,陰陽再次組合而生四象是變化的第二步,然后是八卦、六十四卦乃至無窮。所以陰陽是易學預測的根本,是學易得根本。如果我們要想真正掌握易學預測就必須首先了解陰陽,掌握陰陽的本質,否則就不能理解易學的真諦。陰陽是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體,一般理解陰**有四大要素---陰陽對立、陰陽轉化、陰陽消長、陰陽互根?!?p>  忽而又提高了分貝:“太極生兩儀,即是陰陽,陰陽變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這里的每一步生化都是太極生兩儀的進一步表現?!?p>  很顯然,這位先生注意到了少女。以此來提醒和警示她。但對少女來說,應該感謝他這突如其來加足了分量的分貝,讓她捕捉了大腦中的靈感。

  她正興沖沖一笑,卻被先生叫道:“宋月詞同學,你對我授課的內容很有成見?!”

  宋月詞一愣,緩緩站起身來,有些不解:“先生所言,學生得以受教,但若是陰陽與日月相對,而日月相對黎明和晝夜,那么是不是陰陽便是時間的衡量呢!”

  她話既出,滿座的學生都開始用奇怪的神色打探她,就連那位先生也對她有些疑惑。好端端的易學授課,怎么變成了學生自發(fā)奇想來質問自己。

  不聽課就算了,還胡亂說了一通不著邊際的話。

  “好了,你先坐下!”那先生看月詞還想說些什么,便打住了,急忙招呼她坐下。

  只有月詞自己突然有所領悟,若是甲骨文月的象形字早期用月半,那么其中缺失的一半是不是代表太陽,太陽是圓的,白天出現,夜晚是月亮出現,月亮有陰晴圓缺,所以成月半。

  光陰乃月之形所化!

  ——

  這時候,霧霾已經消散,陽光穿射出了大氣層,露出了斬殺的光芒,斜射在宋月詞窗前。她撥動了散落在肩上的發(fā)絲,匍匐在書桌上,用筆端在本子上繼續(xù)寫寫畫畫。

  下課鈴聲響了,她含著淡淡的笑意,暗道:“終于能書寫關于月的故事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