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重利。
如果能讓商人看到足夠的利潤,他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原則。
這張紙的價值,徐九昌已經(jīng)意識到了,輕薄而且書寫方便,那么一旦推廣,那么會有非常巨大的利潤。
對著姜敘白行禮,徐九昌就像是變了個人,詢問道:“這紙張,公子是從何處得到的?”
“我做的?!?p> 姜敘白謙虛的說道:“我只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改良的。”
改良造紙術(shù)?
看著姜敘白的年紀(jì),未及弱冠,竟然能改良造紙術(shù)?
不過想一想,姜敘白是王公貴族,也是讀過書的有識之人,倒也真有可能改良造紙術(shù),這么年輕,的確是少年英才。
對姜敘白愈發(fā)恭敬,徐九昌接著問道:“不知這紙張原料是否昂貴?”
原材料的價值也會決定這紙張的價格,這點(diǎn)很重要。
“只是用了比較常見的原料,造價很低。”
像是樹皮,麻繩之類的東西,實在是很常見……
聽到姜敘白如此說,徐九昌微微放下了心,原料價格低,利潤也就更高。
接著,姜敘白慢條斯理的說著:“很可惜,我手頭沒有工坊,只有府中幾位家丁做事,所以產(chǎn)量不怎么高?!?p> 這是事實,剛回國不久,連個送禮的人都沒有,哪來的錢買下一間工坊?沒有工坊,只靠姜敘白臨時做出來的模具,產(chǎn)能和質(zhì)量很難提升上去。
而徐九昌聽出姜敘白話中之意,立即說道:“草民恰好有數(shù)間閑置的工坊,可為公子所用?!?p> “那便多謝先生了?!?p> 徐九昌送自己工坊,姜敘白自然是要接著,不只是因為要造紙用,多了幾間工坊,姜敘白能做的事就更多了。
接著,姜敘白就道:“所以本公子邀請先生來,也是為了讓先生幫我進(jìn)行紙張的銷售,姜敘白才疏學(xué)淺,所以特請先生相助?!?p> “事成之后,必有重謝!”
“受公子重托,豈敢要求重謝!”
早等姜敘白這句話了,徐九昌立刻對姜敘白表態(tài),不要重謝,并且表示,“能為公子分憂,是他的榮幸。”
商人的本能,他已經(jīng)準(zhǔn)備在姜敘白的身上投資了,等到造紙術(shù)開始發(fā)酵,姜敘白定然會成為焦點(diǎn),那么他或許可以借一下這陣東風(fēng)。
還有,他并非毫無收益,以后達(dá)官貴人買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如此就有了名,這是花錢買不來的,況且買紙的都是什么人?都是有學(xué)問的人!如此他還可以拓展人脈,這是重中之重!
一個商人對錢不動心?那只是能說有更大的利!
對于徐九昌的小心思,姜敘白也明白,如果聽自己的話,他不介意繼續(xù)合作,如果不聽,也有其他的辦法讓他聽!
“除此之外,本公子還有疑問?!?p> “公子但講無妨,草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p> 沉吟一下,姜敘白開口道:“將紙張推廣至整個蜀中,此舉是否可行?”
這是姜敘白最大的顧慮,如果推行不足一半,他拿不到獎勵。
“這……”
沒想到是這個問題,徐九昌被問住了。
仔細(xì)思索了一番,沉吟道:“需要紙的,無非是有學(xué)之士,可是蜀中百姓大多數(shù)都不識字,又怎會需要紙?”
有需求才有買賣。
這點(diǎn)徐九昌非常清楚,推廣至全國很難,在他眼中,百姓也用不到紙。
姜敘白聞言,輕輕點(diǎn)了點(diǎn)頭,皺眉思索著。
任務(wù)要求是推廣至全國一半,這一半到底包不包括百姓,姜敘白真不好斷定,只有盡力去推廣,以免出現(xiàn)失誤。
“做吧。”
姜敘白抬頭對徐九昌說道:“至少要讓蜀中百姓知道紙張為何物,讓他們看見紙張?!?p> 仔細(xì)思量后,姜敘白覺得任務(wù)要求不可能是一人一張紙,那這代價就太大了。
那么,就是讓百姓知道有這么一個東西,讓百姓對紙張建立一個具體的認(rèn)知,這樣也許可行。
很可惜姜敘白的人手并不夠,那么這件事只有讓徐九昌去做了。
公子為何如此?
徐九昌很不解,這造紙術(shù)造福的不就是天下士子嗎?他為何要糾結(jié)那些目不識丁的百姓?沒有任何意義。
看了一眼姜敘白,并不沒有問出來,姜敘白既然堅持,那么他便照做。
一個精明人,應(yīng)該知道什么可以問,什么不應(yīng)該問。
……
“在下告退……”
最后商討了一番之后,徐九昌也不久留,因為他接下來還要處理工坊的事情,為造紙做準(zhǔn)備。
于是姜敘白讓洛小乙?guī)兔λ涂汀?p> 洛小乙是姜敘白的家丁之一,因為其頭腦伶俐,所以姜敘白放在身邊。
眼力見很出色,看著徐九昌走出大門,就知道他心中仍有疑惑。
“紙不是為世家子弟所造,而是為了天下百姓。”
“哦?”
轉(zhuǎn)過身,徐九昌看向后面的洛小乙,略微有些詫異:“天下百姓?”
這和天下百姓又有什么關(guān)系?
“百姓不知道紙,就讓百姓知道紙,百姓不認(rèn)識字,就在紙上寫字,教百姓去認(rèn),這才是公子的意圖……”
“此乃教化百姓,乃是仁德之舉啊……”
洛小乙的一番話,讓徐九昌臉色都變了,他的確沒想到姜敘白的這個意圖。
低頭看著手中姜敘白送給他的那首詩。
“……傷心燕齊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再次品讀這首詩,徐九昌似乎明白了姜敘白的良苦用心。
為什么造紙?為了千古后世,教化萬民!
能寫出這等詩篇的人,又能是什么人呢?
“三公子……”
可是某種程度上來說,三公子過于理想了。
百姓需要的,叫做“衣食溫飽”,而不是一張“紙”。
然而,這樣的理想,卻讓他很敬重,雖然他是個商人,不妨礙他也有理想啊。
徐九昌的心中很是復(fù)雜,看著姜敘白府中的大門,整理了一下衣冠,俯身一拜,這才打道回府……
而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姜敘白寫的字裝裱,隨后花重金雇傭了一名書法大家,臨摹了二十余份,裝裱在了他的商鋪之中。
神嘆
問一下,有木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