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奔t塵中多數(shù)是凡夫俗子,窮盡一生追名逐利,得意忘形,失意落魄。若能如云,舒卷自如,豈不樂哉?
———————題記
“李老師,他好奇怪呀,為什么要用這個勾子畫云呀?”剛學(xué)畫畫的稚童發(fā)出了疑問。
“不不不,不是勾子,是毛毛的卷發(fā)。我看到的云像毛發(fā)一樣聚在一起,好多好多。”另一個孩子否認(rèn)道。
“可我見的云不是聚在一起的,是散開的?!钡谝粋€孩子說道。
“錯了錯了,你這畫的明明是風(fēng),怎么會是云呢?”第三個孩子反對道,“你看天上的云,它平鋪的,不是卷的?!?p> “老師老師,你快說說這是什么?”
李老師先是鼓了鼓掌,給他們比了個大拇指,而后笑著回答?!巴瑢W(xué)們的觀察都對。平鋪的是云,卷毛的也是云。若是想化成風(fēng)也對。大家根據(jù)自己的觀察描繪就好了?!?p> 待到畫室空無一人時,在一旁觀看的閨蜜向她走來,一起幫忙整理孩子們交上來的畫。
閨蜜隨手拿起一張,說道:“這云千奇百怪,但卻好像都畫對了。”
“嗯。大家的觀察都不一樣?!?p> “這文化的演變大概就是不同思想,不同視覺的碰撞吧。今日我在甲骨文上看到‘云’字。第一眼的時候,我以為是‘風(fēng)’字呢。你今天這么一說,我好像讀懂了甲骨文上的‘云’。”
“怎么說?”
閨蜜興奮地打開手機(jī),點開圖片給李老師看,“這最初的‘云’字,是兩橫一勾,這橫代表天,這在橫下拽出一條勾,代表的是在天上的云?!?p> “這能理解耶。”
“你看后面春秋戰(zhàn)國的演變,下面都是不同方向,不同姿態(tài)的卷,到秦朝的時候,這個不再卷了,慢慢開始貼近今天我們看到的云字了。越來越有舒張、平鋪的樣子了?!?p> “這‘云’字的變化正應(yīng)了那句詩,云卷云舒,好有深意。我們以為的簡單筆畫里早就藏著古人對事物不同的見解。”
“這個第4個云字也是戰(zhàn)國的,這個好像不大像?!?p> “這個長得像M的符號表示的雨?!遍|蜜說著又打開了另一張圖片,“你再看甲骨文上的霾字,是不是又出現(xiàn)了這個M,其實他們就是天下掉下來的意思?!?p> “哦哦哦,前人是不是發(fā)現(xiàn),云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可能會成為雨,所以后面的這些云字上面還有一個‘雨’字?!?p> “正解?!?p> “做人當(dāng)如云,舒卷自如,不得意忘形,不(* ̄m ̄)失意落魄?!?p>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閨蜜拍了拍她的肩,道:“原先我為你突然‘功成身退’而不值,如今看來,人生豁達(dá)如云,倒也活地舒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