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里有座道觀,香火不算旺。假期頗感無聊,便和好友前來游玩,順便找找靈感。
道觀在半山腰,修得狹長,就像給山戶貼上了一道創(chuàng)可貼。山底有條小河,小道童在打水,見游人來,欣喜地便要領我們進山門。
觀里三倆人,像前蒲團坐。見來客便相迎,上了香捐了“善意”,便不多搭理。故感無趣,出了門,見道童挑水來,撒了倆行水漬,中間還有走來的水腳印。向前打趣道:小小道童,做事不穩(wěn),今后如何學道?
小道童立定,仰著頭說,這是師傅交給他的道。
我不解,小道童便指著院門問,可知上面是何字?
看著敞開的道觀門上燙金的古字,我有些納悶,這歪歪扭扭的三痕也能當做字了?
心中納悶,便問道童。對方說,此乃氣也!
三橫如何表示氣?琢磨不透,便進堂前問觀主,對方笑著搖頭,說古字傳承已久,他只知表意,不知真理。我問表意,他便指著泥塑的法像,再問便不搭話了。
于是倍感無趣,吃過飯便和好友背著來時帶的畫架下了山。
有道山里不知時,出山便覺晚。趟過小河,陽落西山,而這道觀正好朝東而建。從此間看去,道觀所在山頂,夕陽染紅了殘霞,連成一線天。山下小河,水聲潺潺,蜿蜒綿亙,繞著彎消失在拐角。
好友指向山間,順著望去,只見山間道觀點了燈,殘陽西下,略顯晦暗的天地有了搖曳不滅的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