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序章
太古之時,鴻蒙初判,盤古化天地,神魔出,巫妖起,一場混戰(zhàn)自此而起,經(jīng)此一戰(zhàn),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焰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眾神魔或隱,或封,或夭,妖族掌天,而巫族管地。
為使天地有序,鴻鈞化天道,遣圣人出。巫妖戰(zhàn)起,戰(zhàn)時,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妖帝立庭,一閃而過,身死道消,祖巫盡歿,后土化輪回。眾生銷跡,女媧感寂,憐而造人,煉五彩石以補天,斷鱉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待得大地清明,女媧所造之人族弱勢崛起,玉帝取天庭而代之,掌管三界天地眾生,分而治之。
妖族立天庭時,以黑龍為妖族大圣,此黑龍長于鴻蒙初判時,身長百里,通體烏鱗,目如朝日,自稱祖龍。本可得圣人之位,但折服在盤古胸懷,輔佐其左眼所化之帝俊,統(tǒng)帥天下萬妖,威勢無邊。巫妖戰(zhàn)時,反感于女媧造人族之行徑,與之爭斗,被女媧伏曦兄妹所斬殺。
黑龍縱入輪回,生于人間一農(nóng)夫家中,其父姓北,固稱北龍,后修得神通,廣大無邊,知曉前世,所以問罪于女媧,因其桀驁的性格,給人族帶來滔天禍難,但其父始終對其關(guān)愛有加,北龍質(zhì)疑不成,反被女媧困于葫內(nèi),設(shè)置禁制,煉其精血。
其父深念北龍,日復一日,哭瞎雙眼,信仰之力匯聚一滴淚源,飛于葫內(nèi),北龍得之,而獲感化。自斷其尾,偽裝成身,后逃出生天。擇一地而居,不仇于女媧,更感于其盤古般的胸懷,先是化一縷神念,作斷尾之黑龍,在每年端午前一周內(nèi),回家拜祭其生父。并以一滴精血,助其生父雙目復明,無病終老。
然后再次縱身輪回,億萬次而不醒,徹底斬斷前緣,以求新生。
太古代結(jié)束,數(shù)億年匆匆而去,不知多少紀元,三界繁衍萬千,到得元古代結(jié)束,古生代開始時,一眾強者在無量量劫中終結(jié),又一波強者在量劫中成長,天界化為大千世界,地界六道輪回轉(zhuǎn)移至大千世界,同時,地府十殿也在地界所化的數(shù)個中千世界中各占其一,獨人界則變成數(shù)萬小千世界,各有天道運轉(zhuǎn)不息。
而當初的北姓宅地則流傳為北龍源。北龍生父的血脈也在此繁衍。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這是所有生靈的天堂,任何你能想到的,都能在這里得到。只要你有足夠的實力。
在億萬年的進化繁衍中,天地人三界到底孕育了幾個中千世界,幾個小千世界,沒有人能弄清楚。只是已知的環(huán)繞在大千世界周圍的,有數(shù)個大小不一的中千界,分別由這大千世界各大勢力把持,而這數(shù)個通往中千世界的通道也由他們占據(jù)著。
大千世界有一天庭,除天帝外,尚有兩大強者,分別為東南妖帝和西北人主,各自掌管著天庭之軍政大權(quán)。天庭總理四方,除了太古遺傳的幾大勢力不尊號令之外,八荒六合,唯命是從。
太古遺留有六大勢力,分為三大家族和三大教派。
三大家族,分別以飛禽、走獸、蟲甲為圖騰。各自掌管一系,還有一些不明類的種族,基本都被三大家族瓜分。
三大教派,分別是佛教、道教、儒教。當然還有很多雜家比如陰陽、法、兵、墨、縱橫、農(nóng)家等,都依附著三大教派。
這七大勢力,各有背景,隱藏實力無數(shù),傳說與當時還是天界的圣人都有干系,只是知者甚少。如今,因種種原因,圣人已經(jīng)億萬年不出,聲名漸漸淡去。
七大勢力分分合合,有聯(lián)合,有敵對,大多數(shù)時候維持著表面的平衡,但是具體針對一些利益的時候,又會因各自的訴求不同而產(chǎn)生一些刮擦。
這大千界有無窮大,天地人三界崩潰后,七大勢力各自組成大軍,忙著開拓少數(shù)還沒有被發(fā)掘中千和小千世界。
北屏星所在就是一個原本還沒有被眾多大千界強者眼光注目的小千界。
大千界天庭東南妖帝座下大將白啟,帶領(lǐng)著一群強者拓展領(lǐng)地。在經(jīng)過北屏星時,其屬下白虎和飛禽一族的朱雀發(fā)生征戰(zhàn),遭遇蟲甲族黑蛟偷襲,走獸族麒麟賜給白虎的定風珠被打碎,其芯核化靈不知去向。白虎身死道消,黑蛟被白虎臨死一擊重創(chuàng)。
由此,盛產(chǎn)水火精金的北屏星被劃給飛禽族朱雀勢力范圍,而蟲甲族也如愿以償,分到一杯羹。
白啟想給白虎報仇,奈何得到消息時,九方勢力已談妥,結(jié)局已定,所以只能吃個暗虧,只有尋思以后再來找回這一局。但白虎手下三大將士卻留在了北屏星,其中兩大將士瘋源和山魈在面對朱雀和黑蛟部下的追殺中陣亡,只有善于奔跑且身懷天賦神通隱身的銀豹在逃亡中生存下來,伺機作亂并尋找定風珠。
如今離那場大戰(zhàn)已經(jīng)過去九百多年。
北屏星由于水火精金的不斷被開采,氣候的兩極分化越發(fā)嚴重,一年中夏冬兩季占據(jù)的時間越來越久。使得這個星球北半球越來越多的陸地被冰川和海水占據(jù),而南半球則出現(xiàn)更多的火山和熔巖。
北半球分西、北兩洲,組成了以黑蛟為首的黑角國,以蛟龍為國獸,黑蛟生性狡詐,因為北屏星是以朱雀中千界為主力打下的地盤,所以自己退回中千界以示大度,但隱藏暗子無數(shù),甚至有武皇巔峰實力的強者坐鎮(zhèn)。明面上國內(nèi)強者以三大將帥為代表,其中以武皇中段的玄冉天居首。
南半球分東、南兩洲,則被朱雀劃為私有國度,名為白朱國,脾氣暴烈的朱雀分身一個,化名朱剛烈做了軍中朝奉,只有本體的一半實力,常年居住在地底皇陵。也設(shè)立三大將帥軍團,扶持了本地一個已被打壓屈服的朱姓勢力為傀儡國主。
盡管黑蛟和朱雀已經(jīng)在資源上達成協(xié)定,但是經(jīng)過數(shù)百年兩國明爭暗斗的摩擦,如今的協(xié)定只存在于他們兩人對面之時,其他時候則南北兩國戰(zhàn)爭不斷,他們兩人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默認了這種狀態(tài)。
在南北半球中間,還存在著這么一塊中間地帶,這里正是當初那場大戰(zhàn)的遺址,被稱為中洲,居住此地的大多是原先北屏星的土著居民。因不忍被中千世界的壓制和奴役,遂逐漸遷居至此。
數(shù)百年過去,這里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交易的集散地。其中水火精金集中在燕云城,丹藥在南華門,兵器在永寧疆,獸材在洪家堡。各地均有側(cè)重,互補互助。
因為交易之本質(zhì),此地終歸是混亂不堪,殺人越貨之事時有發(fā)生。連圍繞著這個幾個交易地,周邊的很多村寨也被迫跟著武風盛行,但大多以采掘、狩獵、捕漁、販賣為生。
北岸是處在中洲邊緣靠近白朱國界的一個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