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作為大漢王朝的第一任丞相,蕭何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么叫做格局,什么叫做專業(yè),什么叫做干一行愛一行,什么叫做全能多面手的大內總管。
蕭何,泗水沛(今江蘇省徐州市沛縣)人,出生年月史書沒有明確記載,據不太可靠的消息說他是出生于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6年),也就是說在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時候,他剛剛15歲,蕭何自幼勤奮好學,而且特別喜歡研究歷代法律條文,并且還通過了秦國的公務員考試,在沛縣做辦公室主任。但是最神奇的是,蕭何作為有頭有臉的人物,卻和亭長(約等于現(xiàn)在的P出所所長)劉邦、屠夫樊噲、牢頭曹參、司機夏侯嬰、紅白喜事專業(yè)戶周勃這伙人關系不錯,按身份他應該是這伙人的核心,但他卻特別尊重劉邦,堅定地維護劉邦的核心地位,甚至為了配合劉邦造反,連公務員身份都不要了,這覺悟、這水準、這能力,簡直是逆天了。
如果是蕭何是HR(人事經理)的話,那看人的水平絕對是在大氣層了,因為別的HR是替公司選員工,蕭何是選老板,還是在公司連個影兒都沒有的時候下注,就這種水平,韓信自然是逃不出他的法眼。
進入糧倉以后,內部的場景讓蕭何目瞪口呆,這不能說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之前也是脫胎換骨般的重生了,糧食碼放有序,還有士兵在巡查和整理,出庫入庫互不干擾井然有序,蕭何連連說道:“韓信啊,沒想到你年紀輕輕就這么有能力,這是我見過的運轉最好的糧倉了,你的工作做的真細致!給我講講你是怎么搞成這樣的?”
韓信于是就把自己推陳出新的理念,各司其職責任到人的制度,還有單向流線的設計作了說明,蕭何聽得十分入神,頻頻點頭示意。
聽完韓信的介紹,蕭何有些激動地問:“看來你對于后勤管理很有見地啊,之前是干這個的嗎?”
韓信搖搖頭,不好意思地說:“回丞相的話,實不相瞞,之前我是霸王帳下的執(zhí)戟郎中,先后跟隨項梁和項羽南征北戰(zhàn),一直都是項羽手下的跟班,從來沒有搞過后勤工作?!?p> 蕭何稍微有些吃驚,疑惑地問道:“哦?那你是從哪里學到的這些?”
韓信回答說:“小人自幼熟讀兵法,對于征戰(zhàn)之事略有心得,后勤保障是軍隊征戰(zhàn)的根基,之前在項羽手下的時候也沒少觀察,現(xiàn)在被趕鴨子上架只能瞎琢磨,怎么好用怎么來吧?!?p> 蕭何稍微有些警覺,但依然略帶微笑地問道:“那既然如此,為何會來到這里?現(xiàn)在咱們大漢的處境可是有些危險??!”
韓信聽完蕭何的話之后,自然也聽出了其中的話外之音,鄭重地回答道:“蕭丞相,之前我在項羽手下混的,三番五次給他提建議,但根本不被采納,再加上我又沒有貴族身份,在項羽的手下根本沒有出頭之日。之前在咸陽的時候,漢王的賢明仁厚可以說是有口皆碑,在鴻門宴的時候,又有忠心之士甘愿冒死相救,我覺得這樣的人才值得效忠,因此才冒死前來投靠。”
韓信說完,蕭何眼神里的疑惑稍縱即逝,直覺告訴他——這個人有用,而且還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