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進攻高句麗
長安城內(nèi)。
世家之人商量已定。
便是開始暗戳戳的行動起來。
他們覺得,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絕不會出什么問題。但他們怎么也想不到,其實從他們進入長安城的一瞬間,早就被盯上了。
李世民看似無動于衷,實際上卻是等著他們自投羅網(wǎng)。這些人想要搞事,那簡直是癡心妄想,李世民哪有這么簡單?
他早就把世家算得明明白白。
現(xiàn)在看著沒什么事,實際上世家的壽命已經(jīng)在倒計時了。用不了多久,李世民便會將他們徹底解決,他們沒有任何機會了。
在此之前,李世民已經(jīng)給過他們很多機會了。
只要他們能夠反省自己,李世民也不至于斬盡殺絕。又或者,如果他們都能像崔家一樣及時醒悟,讓他們茍延殘喘也是可以的。
但他們卻一次次挑戰(zhàn)李世民的底線。
這一次,甚至是直接聯(lián)系世家,這未免太不把李世民放在眼里了。如果這樣,李世民都手下留情,豈不是人人覺得他好欺負(fù)?
這些人如此過分,李世民一樣不會留情。
當(dāng)然了。
此刻李世民安排人盯著他們。
自己則是與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一起來到秦家莊。如今的秦家莊,讓李世民在其中頗為享受,在食堂之中吃大鍋飯,那也是不一樣。
在秦家莊,就是與皇宮不一樣。
此刻。
李世民饒有興趣的看著秦懷玉,說道:
“秦懷玉,你覺得藥師要多久就能拿下高句麗?”
聽得李世民的問題,秦懷玉也是進入思索之中。
這個問題說難其實也不難。
有了震天雷相助,攻打高句麗城池輕而易舉,關(guān)鍵在于要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將高句麗覆滅,這是需要時間的。
畢竟李靖他們不會飛,而是需要趕路。
是以思考之后,秦懷玉說道:
“啟稟陛下,臣以為代國公應(yīng)當(dāng)需要兩個月左右時間。”
聽得秦懷玉的回答,李世民若有所思道:
“兩個月,倒是和朕預(yù)估得差不多。”
看到李世民鄭重的神色,秦懷玉忽然笑道:
“其實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高句麗直接被嚇破膽了,到時候直接投降也不是不可能,如此一來,時間便要縮短許多了?!?p> 李世民啞然失笑,不過他并不覺得這是開玩笑,反而覺得很有可能。
這高句麗,本來也不是多膽。
主要是覺得自己有地理優(yōu)勢,面對大唐精銳也不懼,如果他們知道,大唐的威勢不是他們能夠阻擋的,到時候誰也不知會作何反應(yīng)。
畢竟他們出兵,本來就是因為世家。
總不可能為此和李世民死磕吧!
幾人相視而笑,對于這時間越發(fā)期待起來。
……
此刻,高句麗境內(nèi)遼東城。
這遼東城,是高句麗西邊的重要防線,可以說這座城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當(dāng)年楊廣率軍進攻高句麗,便是在遼東城吃癟的。
若是楊廣能夠一鼓作氣拿下遼東城,第一次攻打高句麗,未必就會虎頭蛇尾的結(jié)束。
當(dāng)初楊廣可是率領(lǐng)百萬大軍??!
這百萬大軍是什么概念,從古至今,真正有百萬大軍參與的戰(zhàn)爭,那都是屈指可數(shù)的。
但那次,楊廣分出多路兵馬進攻高句麗。自己則是隨同陸軍進攻遼東城。
原本想著,大家一鼓作氣到平壤匯合。
但剛開始,楊廣在遼水就受到高句麗大軍阻擊,付出不小代價殺到了遼東城。
如果這個時候,楊廣不要猶豫,一鼓作氣拿下遼東城,也不會出什么問題。
關(guān)鍵在于,隋軍攻打遼東城,每一次快要破城的時候,高句麗守軍便是表示要投降,然后派人通知楊廣。
往來便是需要時間。
高句麗守軍,便是在此期間修復(fù)城墻。
然后拒絕投降。
這件事多少有些可笑,主要是楊廣接二連三的上當(dāng),最后也沒有拿下遼東城。
并且因為其他兵馬接連潰敗。
楊廣也只能無奈領(lǐng)兵退去。
反正這樣的錯誤,李靖不可能犯,他不是傻。都已經(jīng)殺到遼東城了,先把城池拿下再說,其他的事情都是小問題。
李靖率領(lǐng)大軍,從長安城出發(fā)。
這里是大軍的起點。
而他們的目標(biāo)便是遼東城。
拿下遼東城,便是拿下了高句麗的東部屏障,到時候他們就可以長驅(qū)直入了。
不過拿下遼東城,也沒有這么簡單。
如果真的輕而易舉,也不至于讓隋軍難以前進。隋軍在此受阻,一方面是楊廣有點憨憨,另一方面就是城池的防守強悍。
并且需要渡河遼水,才能殺到遼東城。
這兩處都十分艱難。
如果想要輕易解決,那就是癡心妄想。
從長安城到遼東之地。
這段路程可不近,李靖帶兵走了差不多一個月。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這個時代,在路上便要消耗許多時間。
等大軍在北平休整之后。
才是真正的向高句麗進發(fā)。
現(xiàn)如今,高句麗方面自然也很關(guān)注大唐的動向。他們畢竟剛剛招惹了大唐,哪怕他們有著把握可以防守城池。
但大唐的實力強悍,以往的戰(zhàn)績不容小覷。
他們總得做好準(zhǔn)備。
如此有備無患。
而當(dāng)李靖率軍抵達(dá)北平的時候。
消息很快便是傳到遼東城內(nèi)。
如今淵蓋蘇文便是在城池之中,他奉高建武之命鎮(zhèn)守于此。
守住了遼東城,唐軍便不可能深入高句麗境內(nèi)。
這道防線存在,高句麗便是立于不敗之地。
而淵蓋蘇文也是有著如此自信,他現(xiàn)在在遼東城內(nèi),大唐軍隊就別想過去。
此前隋軍百萬大軍都搞不定高句麗。
現(xiàn)在的大唐,就算更精銳,十萬大軍又能做什么,根本不值一提。
此刻,遼東城內(nèi)。
有人前來稟報消息:
“啟稟大將軍,如今唐軍已經(jīng)從北平府,直奔我遼東城而來。”
聽得此言,淵蓋蘇文完全不慌,反而是笑道:
“等了許久,這些唐軍終于是來了,但他們既然敢來,想過本將的防守卻沒有那么容易,本將會讓他們知道,我高句麗的強大。
就算唐軍擊敗了東突厥又如何,我高句麗將是他們永遠(yuǎn)的噩夢,到時候,便是他們的絕境?!?p> 淵蓋蘇文說得十分肯定。
在場諸將也是一臉迷之自信。
至于他們?yōu)楹稳绱耍鋵嵲蚝芎唵?,畢竟高句麗以前的?zhàn)績,說出去確實有些嚇人,強大的大隋百萬大軍,也搞不定高句麗。
這也就讓他們覺得,如今的大唐也一樣。
可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早就變了,和之前完全不一樣。
他們膽敢小覷大唐,就要付出代價。
至于這個代價,恐怕他們是無法承受的,反正李靖他們以后打定主意了。
此番他們前來,是為了覆滅高句麗。
其他一切只是癡心妄想。
說完自己的雄心壯語,淵蓋蘇文顯得十分肯定,繼續(xù)安排道:
“現(xiàn)如今,大唐軍隊殺來,我高句麗在遼東便是有兩道防線,一道是遼水防線,另一道則是遼東城防線。
現(xiàn)在,本將親自鎮(zhèn)守遼東城,可有人愿意前往遼水,負(fù)責(zé)抵擋大唐兵馬?
其實也不必?fù)?dān)心,有遼水阻擋在前,就算大唐來勢洶洶,他們也做不了什么,若是他們想要強攻的話,必定損失慘重。
到時候我軍便可守在遼東城,而且大王在平壤還有援軍,到時候定讓這些唐軍吃不了兜著走?!?p> 等淵蓋蘇文說完,馬上有一人出列說道:
“啟稟將軍,末將愿意領(lǐng)兵出戰(zhàn)?!?p> 聽到聲音,淵蓋蘇文轉(zhuǎn)身看去,此人名為高無明,也算是王室中人。
見此,淵蓋蘇文也沒猶豫,點了點頭說道:
“好,那防守遼水的任務(wù)便交給你了,若是到了關(guān)鍵時刻,本將定然親自領(lǐng)兵支援,所以你不必?fù)?dān)心明白了嗎?”
既然淵蓋蘇文都這樣說了,這高無明當(dāng)然沒有意見,他對自己也很有自信。
可以說,如今的高句麗眾人,都對自己有著迷之自信。覺得只要他們不出去,便是大唐精銳也打不進來,他們高句麗是無敵的。
然而,時代一直在變化。
這個時代早就和之前不一樣了,楊廣是什么人,他有什么資格和李世民相比?
更別說此番領(lǐng)軍征討高句麗的,不是其他人,而是大唐一代軍神李靖。
最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李靖此番進攻高句麗,除了其他的那些東西,還帶了一件全新的裝備,將會顛覆高句麗眾人的認(rèn)知。
讓他們知道,時代已經(jīng)變了。
只是到那時候,他們想要后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
事實上,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來不及了。
大唐精銳已經(jīng)進入高句麗境內(nèi),他們怎么可能此刻退去。既然高句麗做出選擇,侵犯大唐邊境,使大唐如無物。
他們就將承受應(yīng)有后果。
至于他們是否能夠承受得住,這并不是李靖他們需要考慮的。
反正他們現(xiàn)在要做的事情很簡單,便是一鼓作氣打到平壤去。
也就是道路有點遠(yuǎn)。
至于整個過程,應(yīng)該不需要多少時間。
李靖有這個把握。
原本在沒有震天雷的情況下,李靖也不是沒有辦法打下高句麗。只是他覺得,如此一來,大唐恐怕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這是他不想看到的。
如今的高句麗,不值得大唐這樣做。
但是在震天雷加持的情況下,區(qū)區(qū)高句麗算得了什么,根本不值一提。
李靖率領(lǐng)大軍,一鼓作氣來到遼水附近。
早在出兵之前,李靖便是做好了萬全的準(zhǔn)備,他當(dāng)然不會貿(mào)然用兵,更不會讓大唐兵馬陷入絕境之中。
他們都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士卒,還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而他既然出兵于此,最大的作用,便是減少傷亡,盡快結(jié)束戰(zhàn)斗。
來到遼水之側(cè),李靖便是讓人打探情況。
其實這種事,哪怕他不派人去打探情況,也是能夠猜到一些。
雖然高句麗不知道自己的斤兩,但如今大唐精銳來襲,遼水這個地方是必須守的,如果他們不守遼水,等殺到遼東城,情況又不一樣了。
雖然他們依舊可以固守遼東城,但大軍攻城,沒有了天險殺敵,他們的處境無疑會更艱難。
很快,打探消息的士卒回來稟報。
正如李靖預(yù)料的一樣,高句麗已經(jīng)在遼水對岸布置了守軍,擺明了要和大唐硬碰硬。
反正李靖不會慣著他們。
此刻,在大唐軍營,中軍大帳之中。
李靖將諸將召集至此。
秦瓊和李績二將,也是大唐的名將了。
雖然他們用兵不如李靖,但也非常強悍。尤其是秦瓊,他個人實力在大唐堪稱無敵,這是真正的萬夫不當(dāng)之勇。
隋唐之際,少有人能夠匹敵秦瓊。
正史之中的秦瓊,與演義之中完全不一樣,秦瓊沖鋒陷陣的實力,堪稱恐怖。
原本秦瓊因為多年上陣殺敵,身體已經(jīng)越來越差了。但是在秦懷玉的治療下,如今秦瓊的實力,又恢復(fù)了最強盛的狀態(tài)。
若非如此,李世民怎么可能讓秦瓊來這里冒險呢?
反正對付一個高句麗,李世民出動了如此陣容,已經(jīng)是給足了面子。
一般人可享受不了這樣的待遇。
反正不管怎么樣,如今的李世民,已經(jīng)鐵了心要覆滅高句麗了。
在大帳之中,李靖的目光在諸將身上掃過,顯得冷靜而睿智。
雖然李靖很有自信,但他并沒有看輕高句麗的意思,不管怎么樣,如今的高句麗還是有一定戰(zhàn)斗力的,若是太過輕視高句麗,誰也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
反正李靖不希望發(fā)生什么意外。
他要絕對穩(wěn)妥的將高句麗拿下。
所以,他必須將事情考慮妥當(dāng)。
很快,李靖開口說道:
“如今高句麗派兵在遼水對岸防守,我軍必須一鼓作氣殺過去,若是不突破遼水,我軍便無法進攻遼東城。
而遼東城,便是高句麗在西部的最重要防線,若是不拿下遼東城,我大唐便無法繼續(xù)向前進軍,此間對大唐對高句麗,皆至關(guān)重要?!?p> 眾人皆是面露恍然之色。
他們也都明白,這一戰(zhàn)不容忽視。
緊接著,李靖繼續(xù)說道:
“但是遼水兇險,高句麗布置了重兵,不知有何人愿意領(lǐng)兵殺過對岸?”
李靖目光灼灼,等待諸將的回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