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孫權看著春天的到來,萬物復蘇,心里開始萌動,如今江東基本安定,山越盜匪自從堡壘一般堅固的麻屯和保屯被周瑜一舉殲滅,就如鳥獸散,不知蹤影,也再無群聚鬧事。他們大概是隱身于各村落中,變回了普通山民,耕種打獵。
孫權今年二十五歲多了,大哥孫策在這個年紀已經(jīng)橫掃江東,成為一方統(tǒng)帥,被封吳侯。
而他雖然承繼了大哥的江山和子民,卻還沒有打過任何勝仗,更別提替父兄報仇,開疆擴土了。
以前有山越叛匪,有通敵的族人和官吏,而建安十二年,他已經(jīng)既然沒有了后顧之憂,是不是該對黃祖這個老匹夫用兵了?
孫權一想到這里,就有些躍躍欲試。
現(xiàn)在唯一的心病是母親吳太夫人的身體不算好,經(jīng)常頭暈,不甚精神。
延醫(yī)請藥,也不見什么效果。好在太夫人雖然身體不好,卻也沒有到臥床不起的地步。
孫權想,說不定自己帶兵出征,力斬黃祖,母親一高興,病就會大好,也未可知。
打定了主意親征黃祖,他就在心里盤算帶著誰去打這一輝煌之戰(zhàn)。誰做前鋒,誰運糧草,誰做后方的總補給?
一時間東吳的主要將領每個人的面孔和本領都在孫權的腦海中過了一遍。
后方補給肯定脫不開張昭張纮這二張。
運糧草交給呂范一定也不會出什么紕漏。
關鍵是這個前部先鋒都督。這一戰(zhàn),難度一定不小,想大哥幾征黃祖,甚至沙羨一戰(zhàn),幾乎活捉黃祖,卻仍然功敗垂成。
孫權清楚地知道自己沒有那個本事獨自指揮一場滅黃之戰(zhàn)。
所以這個前部大都督就是戰(zhàn)事勝敗的關鍵。而他的親征更具有掃尾和象征性質。
雖然不能確定誰是前部大督的合適人選,孫權卻非常確定有一個人是不合適的人選,那就是中護軍周瑜。
他心里最不想要的結果是,前部大督周瑜大敗黃祖,替孫氏父子報仇雪恨。而如果周瑜做前鋒,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自己的中軍到來之前,勝負已分。雖然這樣的出兵最符合東吳的利益,然而對他孫仲謀的才能和軍事指揮能力卻是最大的侮辱。
令他放心的是,這一次周瑜不會主動請戰(zhàn)。否則,他很難拒絕周瑜的上陣要求。
中護軍近來身體愈發(fā)虛弱,出行乘坐馬車都費力,更不能騎馬帶兵。
所以孫權覺得建安十二年的春天,就是他出兵討伐黃祖的復仇之戰(zhàn)最好的時機。
想到這里,他立即著手去布置。
--------------
周瑜在華佗的小屋里昏睡了三天,才從一陣陣的隱痛中醒來。
華佗高興地告訴他,隱藏在皮下的膿瘡已經(jīng)被徹底剜出,并且敷上了生筋膏。
那些隱痛正是生筋膏的作用,不過由于動了刀,他需要臥床靜養(yǎng)數(shù)月。最忌諱的是行軍打仗,絕對不可以。否則有金瘡迸裂而亡的危險。
周瑜一一點頭答應。含著淚水的小喬最關心的是會不會留下疤痕。
華佗笑道:“不會,生筋膏最大的功效是避免疤痕,平緩愈合?!?p> 看小喬吁了一口氣,又說:“夫人雖然著裝男子,然風華絕代,傾國傾城之貌難掩。不如糊上些易容膏泥,既養(yǎng)顏又不易為人所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