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三思而后行
聰明如何傻的又如何呢?
然后那一輩子難道就一定要將所有的事情分為對和錯嗎?夏金桂也許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覺得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對立的,要么對,要么就錯的。
夏金桂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才曉得透過事情來看他的本質,這個才是最關鍵的事。
夏金桂也就是在為自己勘察的時候,偶然間聽見了對方的談話,才知道這里面竟然會有這么多的原因。
夏金桂當時是比較震驚的,回到家,左思右想后,也是覺得對方說的事情很有道理。
也就沒有再糾結這件事情的對和錯了,反正自己已經留了心眼了,如果對方真的有對她不好的事情的話,夏金桂也就有主導權了。
畢竟對方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知道了對方的事情了,既然對方有意要利用自己,她自然也就不能辜負眾望了。
反正這后果也是對方自己承擔的,夏金桂也是第一次覺得有沒有朋友對于他來說都是一樣的。
反正大家做朋友都是互相猜忌,相互不信任的。要么就是我拿你做朋友,你卻只當我是你,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
夏金桂以前從來都不相信會有這么狗血的友情,但是她后來想想,不她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幼稚可笑的。
畢竟對方不是自己的朋友,而是自己身后的小跟班。夏金桂原本倒也沒想這樣的,但是對方執(zhí)意如此,當時的地方大概也就是有著兩不相欠的態(tài)度來說,這樣的話的吧!
夏金桂現(xiàn)在倒也沒有了,要想這個的心思了。畢竟誰都接受不了一個二個的好伙伴接近她竟然會有目的性的。
夏金桂當時在遲到的時候也是有點接受不了的,但是后來仔細想想,其實對方早就把話說清楚了。
自己怎么想多少也是個可悲的了,自以為對方是把自己當友情的存在了。
夏金桂也不是一定要自嘲的,但偏偏就因為這樣的事情讓她原先的自己坐立不安。
畢竟在沒有得知真相,而這個真相即將又是呼之即出的時候。那個時候是真的震驚和不敢相信,大概是因為料到了會是這樣的結果。
所以也就沒有了后來更壞的情緒了,但是夏金桂知道自己現(xiàn)在是無欲無求了。
既然別人的能夠利用自己,自己為什么不能利用別人?大概因為夏金桂有了這樣的想法,所以對于那兩個小跟班說的話也是覺得沒有什么了。
當然了,也這是因為夏金桂的轉變讓那兩個小跟班開始用了疑心了。
夏金桂以前都是一個特別喜歡的存在并且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決定的,到如今變得很是溫和。
這樣的轉變倒是讓兩個小跟班也是覺得怪怪的,但又說不出來是哪里怪?
不過她們怎么想也沒有想到對方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意圖了,最致命的是,對方現(xiàn)在是不露馬腳了。
這也是讓她們難受的地方了,對方要是還是原先那樣好控制的話倒也還好說但是現(xiàn)在這么反常的樣子幾個人要是還是不懷疑夏金桂那是不信的。
所以,捉弄顧瑾這件事也是她們給夏金桂出的一道難題。
夏金桂這個人也是淡定的,再聽到對方的理由之后,原本應當是要坎坷不安的。
但是遇見這樣的事兒,夏金桂不知道為什么一點也都不害怕了。
雖然顧瑾現(xiàn)在是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畢竟沈氏犯錯這件事也只有顧瑾和沈氏這兩個人知道這件事的實情了。
這件事原本倒也不怪顧瑾的,但是這個徐氏似乎也是知道這是家丑,所以也就是瞞著大家也就沒有將事情說出來了。
徐氏的嘴嚴,就是連沈氏的娘家人也都沒有說,只不過后來實在是沒法子了。
這沈氏娘家人就像是只會吸血的螞蝗一樣,看到點對自己有利的就是一個勁兒的往上邊貼。
徐氏原本打算拿著一點東西就這樣息事寧人的,但是沈氏兩家人所暴露出來的貪婪本性讓徐氏也是頭疼。
對方執(zhí)意要見自己的女兒,徐氏看對方就是想要鬧的打算,也是直接撂下了狠話。
當時沒有想到的是,沈氏娘家的人不知道因為什么事情,然后就直接失蹤了。
仿佛曾經堵著徐氏不給她出家門口的嬸氏娘家人好像是不復存在一般。
徐氏當時也沒有想到什么,只當是認為對方是害怕了自己曾經撂下的話來。
就算是現(xiàn)在她也是很自豪的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當然,這件事情主要的是還是針對于娘家人的。
對于沈氏,徐氏自己還是很內疚的。不管出于什么樣的原因都不能將人賣到窯子里去。
沈氏雖然做他的事情,但這說到底也是對這個家是有功勞的。徐氏現(xiàn)在想想都感覺自己實在是太過于沖動了,因為沈氏對于這個家來說好像是蠻重要的一個存在。
徐氏將人弄進了窯子里去,大有一種卸磨殺驢的感覺。當然徐氏后來是反悔了,但就算是后悔有什么用呢?自己沒有那么多的本金將人贖回來。
然后這件事情一直都是藏在她心底的,也是愧疚這個家的。當然了也是因為發(fā)生她自己身上的那件事情,如果要是沒有這件事的話,可能也喚不醒徐氏的那抹還沒被抹沒的良知。
徐氏每天都在自責,但是這件事情也已經是亡羊補牢,于事無補的地步了。
徐氏雖然被這件事情所困擾,但多少還是沒有將這件事情告訴顧瑾。
畢竟這件事情或多或少的也是有和顧瑾有所關系的,徐氏又不是個傻子,事情都發(fā)生了這么久了,仔細推敲的話,多少是覺得有幾處是不合理的。
但是現(xiàn)在家里的頂梁柱就只有顧瑾一個人了,徐氏這個時候要是去質問對方的話,無疑不就是在得罪對方。
自己又是一個沒有勞動力的老人了,可是家里面還有幾個未成年的孩子,讓她一個老叟帶的幾個孩子,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徐氏也是經過左思右想那的,自然也是覺得自己是沒有能力超過幾個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