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儀式感很重要
打扮的簡直比新郎官還要瀟灑,騎著高頭大馬,走在最前面的趙京,聽見了孫全的喊聲。
他沖孫全拱了拱手,表示聽到了。
孫全興奮地臉都紅了。
他一迭聲對身邊的人道:“……看,在下并沒有說慌吧?
狀元郎,與我拱手了?!?p> 旁邊一個賣油的老叟,抹下已經(jīng)可以用來榨油的頭巾笑呵呵道:“……趙公子,老朽也認(rèn)識,他還賒過老朽的油哩,說起來……
趙公子人是極好的,說話好聽,溫文爾雅,相信,他若是做官,一定也是個好官。”
旁邊。
另一個手握兩枚硬殼核桃盤來盤去的財主,則“哧”笑了一聲:“老翁,此言太早,不瞞你說,在下也見過一些官兒,看上去與趙狀元一樣氣宇軒昂,可是,背地里收起銀子來,卻也是毫不手軟的。”
財主的話。
倒讓孫全惹了一肚子氣,他很想反駁一下,可是,看在對方那個財主遠(yuǎn)遠(yuǎn)大過他這個小小富戶的份上,孫全還是把已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趙兄……不是那樣的人……”
孫全的話。
聽上去,實在軟弱無力。
誰說。
趙兄一定就不是那樣的人?
很難說。
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
……
……
大興殿內(nèi),大隋帝國的皇帝,楊廣,沒有跟那些百姓們一樣,去看夸官游街的新科進(jìn)士們,他正在殿中組織文武百官,舉行加入?;式痰墓ぷ鳌?p> 楊廣重點(diǎn)強(qiáng)調(diào)。
從今往后,若在大隋朝為官,就必須加入?;式?。
朝中大臣,議論紛紛。
雖然。
有一些腦筋一下子轉(zhuǎn)不過彎的大臣們,很想拍桌子罵娘,罵幾聲荒唐、胡扯之類的話,可是,話到嘴邊的時候,卻又覺得毫無底氣。
因為。
無論如何引經(jīng)據(jù)典,這些大臣們也實在找不出陛下創(chuàng)立的這個?;式蹋惺裁纯梢怨ビ摰牡胤?。
怎么辦?
許多人心中,其實也已經(jīng)有些意識到了,皇帝這是準(zhǔn)備用這種已經(jīng)接近狡詐的手段,想將所有的文武大臣,各級官吏,緊緊抓在他一個人的手心。
在此之前。
雖然說大家也是吃得大隋朝的俸祿,尊的是當(dāng)朝皇上,可是,若是真有什么風(fēng)吹草動,天下大變的話,有些人可能就會割據(jù)一方,唯我獨(dú)尊,繼而稱王。
而現(xiàn)在。
很明顯。
陛下創(chuàng)立這個?;式痰囊馑己苊鞔_了,就是要加大中央集權(quán),通過明確而又簡單粗暴的方式,突出這個大隋朝中,誰才是真正的老大。
有些人甚至想到。
下一步。
陛下肯定會裁減各種番王、府兵之類地方勢力,而將軍隊與地方的管轄權(quán),也漸漸收到朝中來。
并且。
陛下這樣做,其他人,還找不出合適的理由來搪塞推脫,這一招,不可謂不高明。
當(dāng)然。
這些文武大臣們唯有拭目以待。
特別是如賀若弼等年長的老臣,從小看著楊廣長大,看著他從晉王千歲走上金殿,成為九五至尊的這些人,不知道為什么,他們忽然覺得,自己,似乎越來越不了解陛下了。
許多大臣意識到了陛下的身上,似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而這種變化,究竟是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帶來的,還是因為陛下本就天縱英才,是大隋朝的雄主,諸大臣,還不太了解。
今日的加入?;式挑甙l(fā)放《?;首C》儀式,楊廣親力親為,每一位大臣,都經(jīng)歷了從簽字畫押確認(rèn),到接過一個證明自己從此找到了一個“神秘”組織的小本本這一過程。
每個人,楊廣都勉勵了一番。
當(dāng)朝中數(shù)百名官員,每一個人都領(lǐng)到了上面寫有自己的姓名,籍貫,性別,職務(wù)等內(nèi)容,并由陛下親自簽發(fā)的小本本后,許多人,心里忽然油然而生了一種令人踏實的歸屬感。
這該死的歸屬感,讓幾個生性耿直的武將,眼中充滿一種狂熱的愛戴,他們認(rèn)為,從此以后,自己就成為了面前這個雖不過二三十歲,卻異常英明神武的陛下一黨。
有時。
儀式感真的很重要。
老將賀若弼,握著屬于自己的那個小本本,滿臉的核桃皮,都笑開了,他笑著沖旁邊的車騎將軍段達(dá)道:“老段,咱們陛下,心思獨(dú)特,敏銳獨(dú)行,行事實在出人意料,不但首創(chuàng)了科舉………那個他娘的什么狀元、探花……嘿……
據(jù)說,陛下還要進(jìn)行什么武舉吶,老段,若是武舉核考,你看,誰能首推第一?”
生得身材魁梧,膀大腰圓的車騎將軍段達(dá)見賀若弼這樣問自己,不由呵呵笑道:“若說武舉,說實話,老將軍你若中第二,可就沒人敢稱第一?!?p> 段達(dá)的馬屁,雖拍得太明顯,不過,賀若弼倒毫不在意,頗有幾分受用的他捋著銀須呵呵笑道:“……若老夫再年輕二十歲,那倒可堪夸口,至于現(xiàn)在么……呵呵呵呵,現(xiàn)在,是你老段與年輕人的天下嘍。”
段達(dá)滿臉堆笑:“老將軍寶刀不老,正是為我大隋建功立業(yè)的時候,可不要太過自謙?!?p> 賀若弼哈哈一笑,段達(dá),他喜歡。
金殿之內(nèi)。
吵吵嚷嚷。
很是亂了一陣子。
待所有的官員入教儀式都已完成,人人也都已經(jīng)領(lǐng)到了屬于自己的小本本后,楊廣宣布,今日,他要大宴群臣。
圣上賜宴。
臣子真是滿面生輝。
這樣的榮耀,這些京官們,人人均沾,他們的心中,對萬歲爺?shù)闹倚模媸谴蟠笤黾恿嗽S多,無論如何,先拔頭籌的感覺,不錯。
陛下說了,從暨日起,就要將這一規(guī)矩與制度,面向全大隋九州八百六十二縣推廣下去,落實到每一位官員的身上,要讓大隋朝的官員,人人都成為?;式痰慕瘫姡⑶?,以后,大隋朝還要將文武舉制度進(jìn)行完善,將來,在莘莘學(xué)子中,也會發(fā)放適量的教眾資格下去,對那些好苗子,重點(diǎn)培養(yǎng)。
大隋朝的官員們,對楊廣的計劃,居然毫無反對,說來,也著實令人嘖嘖稱奇。
其實。
若究其原因,也就明白了,為什么沒有反對的聲音了。
利益。
對。
就是利益。
因為每一個人都認(rèn)為,楊廣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并沒有影自己的利益,相反,反而更加有好處。
試問。
如此,又怎會有人反對?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1-07-27/60ff5d1ee7558.jpeg)
三秤金
新書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