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又封官
司馬昱當先說話:“關(guān)將軍,今日請你來商議北府軍征兵事宜,太后已經(jīng)傳下懿旨,你需要孤身去京口?!?p> 關(guān)子陽大驚,心道:“昨天太后的意思是北府軍官同去,怎么一夜之間就變成自己一個人了?”
“而且,這京口是郗氏的地盤,現(xiàn)在郗曇都沒在場,他們幾個能商議出來個鳥辦法!”
于是問道:“丞相,我一個人去,只怕……”
太后打斷了關(guān)子陽:“關(guān)將軍莫慌,王尚書,你給關(guān)將軍仔細講講其中關(guān)節(jié)?!?p> 八十歲的王正回道:“臣遵旨?!?p> ……
“你此次去京口,不必急于征兵,只需與當?shù)氐牧髅駧浺约皦]堡勢力打通關(guān)系,取得信任即可?!?p> “至于征兵成立北府軍一事,暫且不急。”
關(guān)子陽問道:“不知道我以何身份去京口?”
王正看出了他的擔憂:“你放心,朝廷組建北府軍勢在必行,只是現(xiàn)在時機還不夠成熟,太后已經(jīng)囑咐過郗曇在京口照應(yīng)你?!?p> “啊這!”
“搞半天,這北府軍八字還沒一撇,就先給自己弄一個大都督,需要自己去征兵不說,還不能隨便征,還得自己先去跑跑關(guān)系……”關(guān)子陽心道。
不過轉(zhuǎn)念一想,歷史中的北府軍本就是377年才由謝玄建立起來,這也不過是朝廷提前多年的布置。
說是組建,不過是重建郗鑒的流民軍,使其官方化而已。
不然謝玄又怎么可能短時間就建立起一只左右東晉甚至天下的虎狼之師。
褚太后見關(guān)子陽面露為難,出言安撫道:“關(guān)都督,你可知哀家封你這個一品大都督,需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關(guān)子陽連忙回道:“太后恩德,臣沒齒難忘,臣不過是在擔心,這京口地區(qū)自太宰郗鑒起,便一直就是郗氏的地盤……”
郗鑒早在322永昌元年,率領(lǐng)流民南下,屯駐長江以北的江淮地區(qū),那時候的京口廣陵地區(qū)還是荒地,隨著流民涌入,開始對兩地開荒屯田。
后來幾十年間,不斷又零散的北地士庶流民南下,郗鑒處以田宅安置,并且登記造冊,納入戶籍,所以郗鑒在流民群體的聲望是極其高的。
郗鑒死后,除了他的子侄后人,當?shù)氐牧髅駧浭钦l也不服,所以現(xiàn)在朝廷雖然以荀羨為徐州刺史,不過還是以郗曇為其軍司。
京口廣陵地區(qū),除了郗氏以外的人都難于在京口扎根,而郗氏家族人物不管名義如何,總是在京口擁有實權(quán),起支配地位。
而最關(guān)鍵的是,郗氏推行‘沖退’政策!
即是既不參與桓溫與朝廷之爭,也不參與北伐,但是會保障建康的安全。
即是所謂的‘沖退’。
褚蒜子笑道:“此事不用你擔心,你只需要打入流民內(nèi)部,與各流民帥打通關(guān)系即可,我已經(jīng)傳懿旨,封你為御史巡按,去徐州、兗州兩地視察大小官員?!?p> 關(guān)子陽心中明了:“難怪郗曇沒在,這是要背著他,派我去他老巢搶人啊……”
“不過,這才352年,北府軍的軍魂,彭城劉牢之、劉裕兩人怕是都還沒出生……”
關(guān)子陽怕自己一去京口,沒個兩三年怕是回不來,趕緊問道:“臣何時動身去京口?”
司馬昱笑了笑:“關(guān)將軍不用著急,這件事事關(guān)重大,你現(xiàn)在名聲雖大,但是沒有功績在,名望不足,朝廷還需為你鋪鋪路子,到時候自會通知你?!?p> “臣有一事稟報?!标P(guān)子陽向褚蒜子稽首道。
褚蒜子道:“但講無妨?!?p> “臣家在涪陵,如今蕭敬文叛亂,蜀地不甚太平,臣愿前往梓潼郡,捉拿蕭敬文?!?p> 褚蒜子卻沒有回話,而是看向了司馬昱和王正等人。
司馬昱道:“太后,臣以為關(guān)將軍擔心家中兵禍,有這個念頭人之常情,只是如果要入蜀,需得大司馬桓溫點頭?!?p> “蕭敬文勢力盤踞梓潼郡多年,為禍蜀地,但大司馬一直只是以涼州刺史司馬勛與益州刺史周撫輪流圍困,他如果愿意出兵,這蕭敬文早已被滅?!?p> 關(guān)子陽這才知道,原來蕭敬文之所以沒有被滅,只不過因為桓溫不愿出兵而已。
褚太后道:“關(guān)將軍,你只管去做你的御史巡按,蕭敬文一事,哀家自有定奪?!?p> 關(guān)子陽出言去京口前,想去剿滅蕭敬文,司馬昱懷疑他是對‘御史巡按’一職不滿。
于是又道:“關(guān)將軍,這御史巡按只是六品官,你大都督一職在北府軍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只是個虛職,太后封你這個官可是用心良苦啊,你可曉得?”
“小子并非無腦之人,請?zhí)?、丞相放心?!?p> 見關(guān)子陽并沒有不滿,褚太后、司馬昱都點了點頭。
一個庶族子弟做了大都督,一品官職,全天下的士族哪個能答應(yīng)?東晉本就是門閥政治時代,皇權(quán)是在門閥之下的。
所以褚蒜子才和司馬昱等人商議,先封關(guān)子陽做一個六品官,而他大都督稱號不過是個虛銜,這樣朝廷面對士族的沖擊,則會小很多。
最后,侍中庾希,交待了一些御史臺的事情,就領(lǐng)著關(guān)子陽出了顯陽殿。
御史臺也就是朝廷的監(jiān)察機關(guān),不過御史巡按只是御史臺的一個小吏,他上面還有六個御史使,兩個御史中丞,一個御使大夫。
而御史大夫,正是郗愔。
御使大夫只是閑職,御史臺的事情大都由御史中丞在做,郗愔雖住在建康,但是經(jīng)常往返京口家族之中。
庾希帶著關(guān)子陽領(lǐng)了官服、官帽,便送他出宮。
“關(guān)將軍,太后、丞相如此器重你,也不知你是有何能耐,到了京口,你可要小心些,聽說那邊亂得很,可不比建康?!?p> 聽見庾希陰陽怪氣,關(guān)子陽也不以為意,歷史上庾希對朝廷忠心耿耿,只不過能力不行。
362年,作為徐兗二州刺史,鎮(zhèn)守下邳,兵敗前燕慕容歷,被免官。
371年,桓溫廢黜皇帝司馬奕,庾希在京口起兵討伐桓溫,結(jié)果沒幾天京口就被攻破,被桓溫所殺。
關(guān)子陽道:“侍中可曾去過京口?”
庾希一愣:“沒去過?!?p> 關(guān)子陽笑了笑:“希望你以后也不要去京口。”
庾希正自不解,關(guān)子陽已經(jīng)一溜煙自己大步出了南掖門。
關(guān)子陽出了顯陽宮,徑直趕往紫金別院。
謝奕與謝安,都在別院之中。
關(guān)子陽將今日之事告知了兩人。
謝安道:“朝廷為了這事,已經(jīng)暗中籌備了三年,實不相瞞,出此計策的正是我。”
三年前桓溫滅成漢,朝野震動,丞相司馬昱與王尚書求助于謝安,便出了此計。
即培養(yǎng)一個庶族人才,收編流民軍。
關(guān)子陽方知,自己這‘棋子’身份,說到底,下棋人居然是謝安?。?p> “安石公,丞相說朝廷還要給我鋪鋪路子,是什么意思?”
“現(xiàn)在的京口廣陵兩地,大部分流民帥都只認郗家的人,你去那里招兵,多多少少會觸及郗家的利益,現(xiàn)在的郗愔、郗曇兩兄弟,明面上沒有反對,但是你可記得鐘山雅集上,王獻之一事?”
關(guān)子陽恍然大悟,這郗愔與郗曇還有個妹妹叫郗璿,正是王羲之的夫人。
高平郗氏與瑯琊王氏,歷來就是同氣連枝。
“這么說來,不想我去京口的是郗家的人?所以才有王獻之在比試中想趁機殺我一事?”
謝安點了點頭,抿了一口茶:“此時不宜深究,靜待時機……”
謝奕道:“你去京口,估計還得一兩個月,這段時間,你正好可以在建康多走動走動,結(jié)識百官,樹立聲望?!?p> 自己一屆布衣,一朝入朝為官,身系重任,于為官之事所知甚少,謝奕的建議十分的有必要。
“嗯,謝將軍所言極是?!?p> 謝奕又道:“我三弟剛?cè)虢?,很多朋友會上門拜訪,你便就住在別院,文物百官,可見大半。”
“那倒是省事,小子就借安石公盛名,叨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