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剛在安慶城中得到了王陽明南昌大捷的快報,不由得激動萬分,他似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寧王倒行逆施,終于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且他的末日也不遠了。安慶城中也是一片歡騰,老百姓奔走相告,歡慶南昌的收復,畢竟他們在被圍城那段時間里,吃盡了寧王的苦頭,如今看到寧王吃了敗仗,都感到出了心頭的一口惡氣。
安慶城中的大小官員都來給朱玉剛道喜,畢竟攻占南昌是朱玉剛出征以來的第一次大勝仗,前面解安慶之圍雖說也獲勝了,但是寧王撤退的快,主力部隊并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反而是這次攻占了他的老巢,將他多年苦心經營的根據地徹底收復,截斷了他的退路?,F(xiàn)在擺在寧王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掉轉槍口,再攻安慶,拿下安慶,掃除屏障,直接攻取南京城,作為新的根據地,再徐圖發(fā)展;另一條路是回師南昌,將南昌奪回來,然后整軍再戰(zhàn)。不過,朱玉剛通過手下的介紹加上這幾日得到的情報,料定寧王是不會也不敢走第一條路的,而且走這條路風險極大,不僅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因為在路上糧草、兵員的補給都無,且士氣也會一天比一天低落,而且如果攻取不了南京城,那么擺在寧王面前的只有失敗一條路了。所以朱玉剛認定寧王絕不會再回過頭來進攻安慶了,他心里立刻打定了一個驚人的主意。
底下的官員還在不停的稱頌著朱玉剛的英明神武,朱玉剛畢竟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知道這次能夠攻下南昌城,可以說和自己一點關系也沒有,完全是王陽明的功勞。如果硬要往自己身上攬的話,未免有點自欺欺人了。那些稱頌的話語,在朱玉剛聽來,簡直就像在對他進行諷刺一樣,他的臉微微紅了一樣,忙擺手讓眾人安靜下來,然后說道:“諸位不必再往朕的臉上抹金了,朕很清楚,其實這次大捷。都是王大人的功勞,你們要稱贊的應該是他啊?!?p> 眾人聽了朱玉剛的話都面面相覷,原來皇上什么都明白呀,頓時都尷尬的低下了頭,不敢說話了。朱玉剛看在眼里,說道:“既然在你們的眼里朕是如此的英明,那么朕也不能辜負了你們的好意呀,所以朕決定親率一支精兵前去和王陽明匯合,而其余部隊就順著寧王撤退的路線追擊,一舉將寧王殲滅在南昌城下!”
“皇上,萬萬不可,!您乃萬金之軀,怎可輕易冒險呢?萬一------”
“沒有什么萬一!”朱玉剛急忙打斷了他們的話,他覺得和這些迂腐的官員爭辯的話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拿出帝皇的權勢壓迫他們屈服,于是冷冷的說道,“你們不用再勸了,朕已經決定了的事絕不會更改,況且這絕不是朕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寧王現(xiàn)在一心想奪回南昌,所以這兒不必再擔心,只要留下少數(shù)的兵力守城即可,其余部隊都去追擊寧王,另外寧王勢必傾盡全力進攻南昌,朕怕王大人兵力不夠會吃虧,所以才決定前去增援?!?p> 果然,朱玉剛的口氣一強硬,那些官員個個都啞了口,一來是迫于朱玉剛的氣勢,二來是因為朱玉剛說的有理,他們實在無法駁斥。因此出兵的方案就這樣決定了下來,朱玉剛認為兵貫神速,絕不能耽誤片刻時間,于是立刻傳旨下去,做好行軍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因為皇帝親自下令,所以每個官員都賣力表現(xiàn),很快在黃昏前把糧草和武器等輜重都備齊了,朱玉剛一聲令下,三千神機營士兵和五千精銳在茫茫的夜色中向南昌城的方向出發(fā)了。
到了拂曉時分,經過一夜的急行軍,大軍終于來到了一座小城前,朱玉剛看到城墻上掛著的還是明軍的旗幟,本想進城休息一下,但是一想到如果驚動了城中的官員,恐怕又要使他們忙里忙外,虛驚一場,于是決定還是在城外駐扎,休息片刻后,再出發(fā)。
朱玉剛坐下不久,就感到頭昏腦脹,這幾天他實在是太辛苦了,整日整夜的不睡覺,腦子里想的都是行軍打仗的事,他以前可是只知道吃喝玩樂的主,一下子轉變到這種地步確實為難了他,所以精神疲憊,思維枯竭,剛坐下就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朱玉剛正在沉睡中,忽然聽到耳邊似乎有人在輕輕叫他,懶洋洋的睜開嚴禁個一看,原來是戎帥,想想戎帥為人謹慎,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是不會在這個時候來打擾他的,朱玉剛立刻清醒過來,急忙問道:“出什么事了?是不是關于王陽明的?”
“哦,不是。”戎帥淡然一笑道,“皇上不用緊張,王大人穩(wěn)操勝券,想必已經做好了殲滅寧的所有準備了?!?p> “那是什么事?”朱玉剛有點不悅,他正睡得香呢!
“皇上,剛才巡邏的士兵抓到了一個形跡可疑的人,問他姓名、來歷他卻不肯說,而且到那里去也不知道,所以我們懷疑他是寧王派來刺探我軍情報的奸細,請皇上定奪?!比謳浛吹街煊駝偟纳袂?,連忙將來意說出。
“這種小事也要來麻煩朕?”朱玉剛覺得戎帥有點小題大做,打了個哈欠說道,“你自己看著處理就行了,難道朕還不相信你的能力嗎?”
“皇上,那個人說要見你?!比謳浧届o的回答。
“哦,原來是這樣?!敝煊駝傄汇?,猜不透那人究竟是誰,為何一定要見他?不過事出蹊蹺,定非尋常,他決定不管如何,先見他一面,再作打算,于是沉吟道,“好吧,帶他進來。”
戎帥出去后不久,那人就被帶了進來,他低著頭,但是仍舊可以看出他身材修長,氣度不凡,朱玉剛第一眼看到他心里就產生了一絲好感,他說道:“將頭抬起來,不必拘束,你說要見朕,究竟有何事?”
那人慢慢抬起頭來,朱玉剛看到的是一張略顯清瘦,但是閃現(xiàn)智慧的面孔,他年約四十,一身白布衣裳顯得干凈整潔,他看了一眼朱玉剛,卻并不露出膽怯的神情,微微欠身道:“敢問上面坐的可是當今皇上?”
朱玉剛一愣,他還從未見過有人敢這么大膽的和他說話呢,仔細打量他一眼,卻見他嘴角間露出一絲笑意,暗思,這人必定有些來歷,不是普通人物,于是提高了警惕說道:“正是,你見朕有何事情?”
“皇上,不是我要見您,而是您的部下把我抓來的?!蹦侨怂坪跣挠胁粷M。
“哦,如果你不是奸細的話就和他們說清楚,他們一定會將你放了的?!?p> “皇上,這是您的想法,他們可不一定這么想?!?p> “是嗎?”朱玉剛打趣道,“只要你真的不是奸細,朕一定會讓他們把你放了的,這兒是兵營,可沒有那么多的飯管你這個書生吃,哈哈!”
那人聽了朱玉剛的話眉毛一動,似乎有點慍怒,朱玉剛的話聽上去像在諷刺他,不過他張了張嘴還是閉上了,過了一會兒,才說道:“皇上,我不是什么奸細,只因為寧王造反,我們百姓遭殃,所以只好四處逃難,一路流落到此,才會被誤認為奸細的?!?p> “聽你的口音并不像是江西人???怎么會流落到這里來呢?”
“現(xiàn)在天下不太平,所以只好四處流浪了?!蹦侨撕湓~的回答道。
“呵呵,既然你不是奸細,那朕就不留你了,你走吧?!敝煊駝傆X得這人不卑不亢,不像是寧王手下的人,也就不想為難他,于是決定放他走,待那人快要走出去時,他忽然想起來還未問問他的名字,于是叫住他,“你叫什么名字,朕還不知道呢!”
“我叫唐寅,名伯虎?!蹦侨苏f著話,腳步卻沒有停下來,仍在向外走著。
“等等!”朱玉剛只感到腦子里‘嗡‘的一聲,差點人事不知,他真的懷疑自己來錯了時代,唐伯虎竟然也在這時候出現(xiàn)了,而且還離自己這么近!這個明代最最風liu倜儻的人物怎么會在這兒呢?他不是應該在蘇州一帶的嗎?朱玉剛的腦子里越想越糊涂,但他潛意識里在提醒自己不能放過這樣一位有名的歷史人物,一定要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說不定還能和他發(fā)生一點故事呢!
這位男子正是唐伯虎,他聽到朱玉剛叫住他,于是不慌不忙的回過頭來,帶著幾分戲噱的味道說道:“皇上叫我,難道是想管小民的飯了嗎?”
“對對對,你想吃多久的飯都行!”朱玉剛興奮的從座位上跑下來,走到唐伯虎跟前欣喜的問道;“你真的就是那風liu才子唐伯虎嗎?”
“不錯,本人就是唐伯虎,不過風liu才子就稱不上了?!碧撇⒖吹街煊駝偟谋砬槿耘f是將信將疑的樣子,于是不屑的說道,“皇上不相信我的話嗎?那唐伯虎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人物,我干嘛要來冒充他呢?”
“呵呵,說的也是?!敝煊駝傋晕医獬暗?,“誰叫你是唐伯虎呢,想必天下想假冒你的人也不少?!?p> “皇上說笑了,伯虎不敢當?!笨吹街煊駝側绱藷嵴\,唐伯虎倒也放下了傲慢的架子,本來他對皇帝是抱著偏見的,因為他是那場“科場舞弊案”的被牽連者,可以說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朱玉剛見到唐伯虎大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唐伯虎的為人,性格,都是他所喜歡的,那種不畏強權,風liu倜儻的脾性令他一直欽佩不已,今天能見到真人,當然不會就這樣放過,于是連忙叫人上了一些酒菜,唐伯虎剛開始還不肯入座,直到朱玉剛端起了皇帝的架子,他才勉強坐下了。
唐伯虎雖然狂傲,但是和皇帝同坐一桌喝酒,還是讓他表現(xiàn)出了一種拘謹?shù)纳駪B(tài),不過,三杯酒下去后,他恢復了正常,慢慢的回答著朱玉剛的提出的問題。
朱玉剛看到唐伯虎神色中隱有一絲憂慮,猜想到他一定有什么煩惱,如果自己能幫他解決的話,那么唐伯虎以后一定會跟著自己的,不管他為自己做什么,自己總能給他一個可以更好的發(fā)揮他才能的地方。
“唉,說來話長了。”唐伯虎喝完杯中酒,長嘆一聲,于是將他如何被寧王逼迫抓到王府中,又如何隨軍來到安慶城下,途中他如何趁寧王敗退時逃脫的經過一五一十說了出來,說完又是連連嘆氣。
朱玉剛安慰道:“唐解元不必擔心,你到了這兒,寧王拿你奈何!再說了,朕即日就將他消滅了,天下又將太平?!?p> 朱玉剛說完這話,發(fā)現(xiàn)唐伯虎還是愁眉不展,心念一動,頓時就明白了他心里在想什么,于是呵呵笑道:“唐解元果然是一個癡情種子啊,到了現(xiàn)在這種時刻還放不下心上人?。〔贿^,你放心,朕答應你一定將秋香完好無缺的交到你的手中!”
唐伯虎一聽大喜,天下還有什么能比皇帝的保證更能讓人放心呢?他急忙謝恩,但又疑惑的問道:“我和皇上非親非故,又素昧平生,皇上為何要幫助伯虎呢?伯虎不明白,還望皇上明示。”
“呵呵,誰說你我素昧平生的?當初要不是你出謀劃策,寧王也許已經把南京城打下來呢,現(xiàn)在的形勢究竟如何還不好說呢!”朱玉剛意味深長的說道。
唐伯虎又驚又喜道:“皇上,您怎么會這樣想呢?當初我可是極力勸說寧王馬上去攻打南京的呀,雖然他沒有采納我的意見。”
“你當然知道他不會采納你的意見,所以故意這樣說的,對不對?寧王此人疑心很重,你越是勸他做某事,越是言之鑿鑿,他就越不會相信,你正是抓住了他的這種心理,所以反其道而行之,寧王最終上了你的當!”朱玉剛得意的說道。
唐伯虎激動的離開座位,跪伏到朱玉剛面前說道:“皇上,您真是神機妙算,伯虎的這點心思竟然沒有瞞過您的眼睛,伯虎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伯虎愿意為皇上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