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國誠王(張士誠)時期的隆平府,元朝治下的平江路,過去的蘇州城、姑蘇城。
午后時分,路上人聲、車馬聲、叫賣聲…,聲音紛雜、熱鬧非凡,呈現(xiàn)一副太平日子的景象,完全不像是處在兵荒馬亂的時代。
城內的淮南行省參知政事饒介府邸,也是熱鬧非凡,一片歌舞升平的樣子,但倒不是如外頭那販夫走卒的吵雜,而是幾十個文人穿著的雅士,正聚在府邸大廳,參加一年一度的盛會,由饒參政舉辦的文壇盛會。
盛會主人饒介,是整個淮南行省地區(qū)的二號人物,自從張士誠據(jù)有平江路、隆平府,饒介由元朝的淮南行省參政,改為大周國的淮南行省參政,張士誠降元后,又變回元朝的行省參政,對吳地的治理已甚熟捻。
盤據(jù)淮東及吳地,受大元封為太尉的張士誠,也對其極為拉攏與賞識;加以博學多才、聰敏機靈、談吐文雅、風流倜儻,讓吳地一帶的一時俊流,皆樂與其交往,平常吳地文人便常常到訪,今天的盛會更是熱鬧非凡。
今日平江路文壇最大盛事,便是選出今年最佳詩作。
早期士人愛好琴棋養(yǎng)心,書畫抒情,稱琴棋書畫為「士人四藝」。
但四藝無法表達胸懷所思所想,尤其能隨興所致的詩歌詞文,以及能放浪壓抑情懷的品酒,且文人誰不愛窈窕淑女,子曰:「食色性也」,但「君子好色不淫」,以至現(xiàn)今有所謂的文人七藝:「琴棋書畫詩酒花」
琴.挑知音君子
棋.弈縱橫黑白
書.展個人風骨
畫.出景物雅致
詩.意閑情幽思
酒.品人物性格
花.綻桃李青春
而詩,性情所致,隨意所出,可舒展情懷、附庸風雅,可鏗鏘有聲、震撼人心,更是為濟濟文人所喜好。
喜好舞文弄墨的饒介,過去三年辦了琴瑟盛會、棋弈盛會,書畫盛會,今年則是詩詞盛會。先前舉辦的琴瑟、書畫,難比高下,比較像是吳地文人雅士的聚會;而棋藝雖有勝負,但曠日廢時,且觀棋不語,以致前三次雖說是盛會,但比較沒有熱鬧的氣氛。
而此次的詩詞盛會,據(jù)說已受到太尉張士誠的支持,勝者將有豐厚賞賜,以致報名響應的文人及作品甚多,來參與盛會的文人雅士更多,整個場面熱鬧非凡,只是如何評定勝負,眾人皆翹首以待。
此刻府第大廳,兩廊的墻壁、屋梁,都掛滿了文人們的作品,眾文人雅士中,近期鋒頭甚健的北郭十子也有作品。
大廳的長桌上擺滿了小點心與一杯杯倒好的水酒,供文人們評鑒時享用,雖因應付眾多文人,份數(shù)太多而不太精致,但也算得體;旁邊也有奴仆隨時補充點心、補倒水酒及供差遣,盛會尚未正式開始,已是杯觥交錯、各自交談闊論起來。
盛會是文人的盛會,而所謂文人,并不限定僅是儒士。儒、道、佛的文章各有千秋,詩詞豈是儒家獨有,所以士人、道士、僧釋皆可參加。
道衍雖然十四歲即剃度為僧,不過有志于習會各種絕學,更喜與舞文弄墨之士為伍,所以此刻,亦與熟識的北郭十子幾位,同在盛會中,與眾人一起看著壁梁掛著的作品,品頭論足起來。
此時,里頭有個像管事的人帶著仆人出來,在大廳外的左右廊柱上貼了兩張一樣的告示。大意是:
一、詩詞要有主題,能夠前呼后應;
二、要有引據(jù),且引用得宜;
三、要有深度,可讓人一再品味;
四、文辭典雅,忌低俗白話,以上各占兩成共八成;
最后一點,則是主人評比得分,也占兩成。
雖然,最后這兩成由主人點評給分,有人覺得多些,不過饒大人花費心思、巨資,舉辦此盛會,占兩成評分也頗能接受,眾人看來大多覺得合理。
管事看大家沒有再提出意見,便吩咐仆人將準備好的紙條與竹架,置于各個作品下方,以及筆墨在旁,供眾人給分,并大聲宣布盛會開始,請大家開始點評。
紙條上已排印好五條長格,覺得符合要求及贊賞的,便在格內畫一筆,每一格每一人可一筆,每格最多二十筆,一個時辰后,先看誰的作品的筆畫多,最多的前十名,再由主人饒大人點評給分。
一時之間耳語參雜,議論紛紛,先前眾人已品頭論足一個多時辰,現(xiàn)在只是憑自己評定的喜好再下筆,有的也幫熟悉人之作品加分,吵吵雜雜、一番熱鬧。
點評下筆最多的主題是醉樵,因為饒介自號「醉樵」,且是舉辦盛會的主人,更是吳地的第二號人物,既然參賽了,不寫醉樵,要寫什么?定當是被取來為主題的首選。
最后,前十名中,有北郭十子的高啟、楊基、張羽,其他則是張簡的贊賞劃數(shù)最多,與十子中在詩文方面最有盛名的高啟,僅略少一些。
道衍道:「去年書畫盛會,雖然沒有評比排名,不過你們北郭十子的半軒(王行),書法可是獲眾多與會者的好評,潑墨畫更是一絕。」「浦源兄字畫遒勁,凜然躍出?!?p> 接著對著徐賁說:「尤其是幼文(徐賁字),筆墨清潤,山水墨竹,更是讓眾多的文人雅士爭相收購。」
張羽也道:「是啊,多虧幼文,不僅讓我們幾人蹭吃蹭喝,更是一舉打響了北郭十子名號?!?p> 徐賁道:「來儀(張羽字)兄客氣了,所謂好友難尋、知音難覓,各位愿到北郭小舍盤桓,就是小弟的榮幸了,而『北郭十子』名號,則反是幼文在蹭大伙的名氣了?!?p> 此次北郭十子來了四人,也就是另號「吳中四杰」的徐賁、高啟、楊基、張羽,而王行、浦源等六人,自認詩詞方面比不上吳中四杰,且有其他事,所以此次未到。
而道衍和尚也是在北郭徐家,與其他九人一起蹭吃蹭喝一族,與十人已十分熟捻,雖算是文人,可和尚不好列為北郭十子,但對文人六藝(花藝不算)向來甚有興趣,所以這幾次的文壇盛會,都會來參加。
楊基此時道:「主人要出來了,目前是季迪(高啟)劃數(shù)最多,且看主人評比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