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朝:為天地立心

第八六章 復犯闕

明朝:為天地立心 半百老公子 2524 2022-09-12 21:00:00

  北方的事情,可沒那么快就結束,還有更精彩的。

  因為,皇太子避難在外,而且「恚怒」不已。

  母后奇氏多年的努力,培植的人馬,母后與自己的親信黨羽,占據(jù)重要官位的右丞相搠思監(jiān)、資正院使樸不花,就如此被殺了,朝政又被早年十八功臣的后代子弟所把持。

  皇太子如何能忍,回到京師后,與奇皇后再度慫恿元帝,孛羅帖木兒以大軍犯闕,為大逆不道之舉,皇上前既已下詔分兵,卻恃兵而驕、仗勢犯上,此風不可長。

  五月,元帝又下詔,命擴廓帖木兒總兵,調諸道軍分討駐扎大同的孛羅帖木兒。

  對擴廓帖木兒而言,自從其父察罕尚在時,便與孛羅帖木兒連年相仇殺,上次皇上征討詔令下來,只是尚待整軍、遲疑一下,大軍來不及出兵,孛羅既已兵進京畿。

  此時,既是皇上又下詔,原本便已整軍調度好的兵馬,趁著朝廷欽命「還未改」時,乃大發(fā)所屬各路兵,諸道夾攻大同。

  另外,也調派麾下驍將白鎖住,再次率軍萬人,先前往守護京師,并派部下楊同僉前往守居庸,自己則由太原,調督諸軍北上。

  原本暫且算了的孛羅帖木兒,聽聞元帝竟又下詔討伐自己,實在是不能相信。

  才不到一個月之前,皇上恢復自己原有官職,更加封為太保,并且送出搠思監(jiān)、樸不花兩個奸臣,讓自己為皇上「清君側」。

  怎么還不到一個月時間,皇上馬上又變臉,又下詔討伐自己。

  一定是上次「清君側」,清得不夠徹底,清得不夠干凈;皇上長年讓這些佞幸在身邊伺候,大元國政如何圖治?朝廷如何清明?

  也不管那擴廓調派了多少諸道大軍,分路攻向自己老巢大同;反而,直接大整軍傾巢而出,率領大軍直殺向大都而去。

  「七月,孛羅帖木兒與禿堅帖木兒、老的沙等復犯闕,京師震駭?!?p>  自從前丞相脫脫率領「百萬」大軍,前去掃平紅巾賊,以及逆賊偽大周誠王張士誠,征戰(zhàn)途中,脫脫遭讒被罷相謫死,百萬大軍一夕崩潰后,京師內再也無十萬可用之軍。

  先前大宋東路軍將領毛貴率軍犯闕,便得急詔各路兵馬,前來護衛(wèi)京師。當時的察罕與孛羅,便是各路勤王軍之一。

  正(元)史上用「震駭」兩字,描述得極為傳神,因為皇太子仗著有擴廓手下驍將白鎖住在,親統(tǒng)一萬兵迎于清河,后來偵騎得知,孛羅大軍是逾十萬人,這這…如何打下去。

  七月二十五、丙戌日

  丞相也速所率軍士毫無斗志,看了孛羅的大軍密密麻麻的,就已先膽寒,舉旗投降。

  擴廓派出守居庸關的可憐部下楊同僉,被殺于居庸,太子詹事不蘭奚所領之軍也敗走,白鎖住則護著皇太子逃回京城。

  丁亥(隔)夜,就算是多厲害的驍將,白鎖住面對十倍于自己的逾十萬大軍,也無能為力,太子急著找擴廓幫忙,白鎖住也只能脅持東宮的眾官僚,趁夜從太子出奔太原。

  戊子(翌)日,孛羅帖木兒的大軍便已到京城,駐健德門外,聽聞皇太子逃跑,這擾亂朝政的首謀,也不是,首謀是奇皇后,皇太子僅是同謀,不過卻是首犯,本來欲派軍前去追襲,同黨老的沙則認為此次「上京」,不要多生事端,先穩(wěn)住皇上要緊,便先作罷。

  當然,既然是老臣,既有老臣的把戲,禿堅帖木兒、老的沙與孛羅帖木兒三人,在宣文閣覲見了元帝,先哭?。?p>  三人都哭?。】拗莼噬?,泣訴著冤屈,都是佞幸構陷,他們三人是多么為皇上、為大元朝效死盡忠,盡心不已啊!

  元帝經過多年來的朝廷政爭,更是早就深諳此道,你們三個會演,朕難道不會嗎!

  也是哭??!多虧你們這些忠臣,讓朕的天下得以安定,邁向正軌啊!

  于是,賜宴,皆大歡喜。

  庚寅(隔兩)日,元帝下詔,命孛羅帖木兒為中書省左丞相,老的沙為中書省平章政事,禿堅帖木兒為御史大夫。

  史書上說「部屬將士,布列臺省,總攬國柄」。就是三人的下屬們,都快把御史臺、中書省的各職缺占滿了,也等同整個國家的權力,被三人給總攬操弄。

  不過,到目前為止,孛羅仍認為自己是個有為青年,這次「清君側」既然已經清得干干凈凈,「爭取」到了大位,就應該如前丞相脫脫一般,也好好地干一番事業(yè)才是。

  朝廷長年歲不敷出,只能加印錢鈔,更何談養(yǎng)軍等大事。

  孛羅心想既然要干大事,便得好好做,取消不急造作的宮殿、建筑,先前被紅巾賊給燒了的上都宮殿重建等等,也先作罷。

  接著便減少不必要的冗員,沙汰宦官,減省歲出錢糧,一開始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皇上看了也高興,于是不到半個月,八月十一、壬寅日,元帝又下詔。

  詔加孛羅帖木兒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錄軍國重事、太保、中書省右丞相,節(jié)制天下軍馬。

  孛羅執(zhí)掌了中書省右丞相,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之位,自認是有為的青年,與元帝之間的沖突,還是到來。

  孛羅發(fā)現(xiàn),燒錢燒得最兇的竟是「宮內」,皇上的狎臣禿魯帖木兒、波迪哇兒祃等人,西番僧人的「佛事」,更是支用無度。

  原來,不僅朝廷上有一批奸臣,宮里內還有一批狎臣,難怪朝綱敗壞,國政益衰。

  正想要有所作為、有所建樹的孛羅,當初察罕上朝覲見元帝后,也看不下去的「佛事」,當然就「禁」、「禁」、「禁」;當年察罕看見就生氣的禿魯帖木兒、波迪哇兒祃、西番僧人等,當然就「殺」、「殺」、「殺」。

  這下可惹得元帝不高興,不僅是大大地不高興,而是「震怒」;但是現(xiàn)今兵權、國柄皆握在孛羅手上,元帝也只能暫時壓下對孛羅的怒氣,往兩個老臣發(fā)泄。

  找來老的沙和禿堅帖木兒,當面斥責兩人,找來的這個孛羅,太不識相了吧!

  朕就只當個輕松皇帝,把權力都給你們,朝政都歸你們管了;朕也只是尋個樂子,都不行,還把朕最喜愛的「佛事」給禁了,最喜歡的禿魯帖木兒、波迪哇兒祃給殺了。

  大罵兩人再不處理,尤其是老的沙你,別說是朕的母舅,屆時看朕怎么處置你們。

  兩人這些年來,看著皇上搞佛事,搞得不亦樂乎!也因此兩人才有把持朝政的機會。這孛羅一來,就把這些狎臣都都給滅了,以后皇上親政,保不成就沒得撈了。

  兩人商議后,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孛羅也體驗一下其中的樂趣,享受一下皇上在宮內的諸項「大法」后,應該就不會禁止皇上的「佛事」了。

  孛羅帖木兒雖想做個「有為」青年,想做出一番大事業(yè),重整朝綱、刷新氣象,提振大元國力,弭平各地動亂…。

  但畢竟,正值精力旺盛的青壯年時期,一次享受到「大法」的樂趣后,一發(fā)不可收拾,,超越了元帝先前之態(tài)。

  不僅收納禁內宮女,朝臣妻妾,甚至連奇皇后也想沾染,嚇得奇皇后說自己老了,愿意將自己年輕的女兒嫁給孛羅。

  這簡直就是,大蟲口里奪脆骨,驪龍頜下取明珠。

  這孛羅,真是好大膽,好大的膽子,不就是作死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