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朝:為天地立心

第一一十章 大明

明朝:為天地立心 半百老公子 2460 2022-10-06 21:00:00

  胡惟庸道:「稟主上,白蓮教明王韓山童當(dāng)年號召起義,以紅巾裹頭,稱為「紅巾軍」,紅色屬火,火乃象征「火德」,小明王能力不足,但主上率領(lǐng)的紅巾軍,領(lǐng)地已遍江南江北,將領(lǐng)們、士卒們,以及人民百姓也習(xí)慣以「火」為歸屬,屬下認為,新王朝比較偏向于屬『火德』。」

  朱元璋道:「喔!」

  便轉(zhuǎn)向看著劉基道:「先生認為呢?」

  劉基道:「回稟主上,北宋大儒歐陽修曾提出,五德終始說是昧人者之言,所以另揭橥以《春秋》的『居正』及『合一』為大義,才是正統(tǒng)論的『主軸』,若不符合大義的標準,則五德正統(tǒng)有時而絕,也就是所謂的『絕統(tǒng)說』。然而,雖是昧人者之言,但百姓們大多還是相信這『五德終始』的論調(diào)。」

  「自主上起于濠州,便一路往南攻占滁州、和陽,進而過江攻下太平,占領(lǐng)集慶路,改為應(yīng)天府,隨后皆以南方為主,更以大江之南為基業(yè),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漢朝劉安的《淮南鴻烈解?天文訓(xùn)》提及,『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且主上諱姓『朱』,朱本有火意,應(yīng)屬『火德』之運?!?p>  又道:「不過,自歐陽修提出『絕統(tǒng)說』后,金朝是最后一個認定『德運』的王朝,大元朝并未特別認定自己的『德運』。」

  朱元璋問道:「大元朝未認定自己的『德運』?」

  李善長回道:「回主上,是的,大元世祖忽必烈認為,在大蒙古帝國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功業(yè)面前,正統(tǒng)與否,不再是一件關(guān)乎國體之事,所以未去認定其『德運』。」

  朱元璋道:「這么說來,歐陽修的絕統(tǒng)說,倒是應(yīng)在大元朝之上了?!?p>  劉基也說:「回主上,大元世祖忽必烈認為,其輿圖之廣,歷古所無,在大功業(yè)之下,此便是正統(tǒng),上天賦予的正統(tǒng)?!?p>  「不過,出身布衣而稱帝者,如漢朝高祖,尚是藉亭長之名,登高一呼、徒眾響附。而主上,則未曾有寸土一民,卻已有逾半邊天下,此事史書所載未之有也,屬下認為已如大元一般,大功業(yè)之下,無須在意繼統(tǒng)、正統(tǒng)之說?!?p>  朱元璋聽了,也甚是滿意,道:「孤之天下,確實取自群雄之手,非取于大元。今日得以平定江南,南征北伐,非上天降福,何以致此!」

  「如先生所言,孤之新皇朝的德運,可為『火德』,但無須在意繼統(tǒng)、正統(tǒng)之說。」

  李善長道:「主上英明,蒙古王朝不偏好『德運』,新王朝倒像是創(chuàng)統(tǒng),而非繼統(tǒng),且『火德』甚符合主上開創(chuàng)以來之情景。」

  接著道:「現(xiàn)下,便是國號問題了?」

  「史書記載歷代各朝之國號,大多以創(chuàng)朝之君,其初起之地,或始封之邑為名,如劉邦受項羽封為『漢王』,隨之稱『漢朝』。李淵在北周及隋朝時,受封為『唐國公』,取得天下后便稱『唐朝』。」

  又道:「主上雖受封『吳國公』,隨后亦稱『吳王』,但『吳地』僅是江東之地,『吳』之意義不若『漢』、『唐』,不足以彰顯主上統(tǒng)領(lǐng)天下之意?!?p>  朱元璋問道:「那大元朝之國號,是如何取之?」

  李善長回道:「依據(jù)至元八年,大元所發(fā)布的《建「國號」詔》所言,是取《易經(jīng)》乾卦彖辭的『大哉乾元!』之義,以『大元』為國號;據(jù)稱,是當(dāng)時元世祖的國師,劉秉忠所建議?!?p>  朱元璋心里思索著,嘴里喃喃地說:「大哉乾元!」果然,配上極大的功業(yè),取「大元」是蠻適合的。

  胡惟庸道:「稟主上,主上早先依附紅巾軍起家,明王韓山童最初打著『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為號召,農(nóng)民百姓群起響應(yīng),『明王』出世、天下太平之說,已深入民間,以『明』為號,可收攏百姓之心,以及民間之期盼;況且剛才御史中丞也提及『朱明』,不僅象征著新皇朝的『火德』,也與主上同姓,不就是暗示國號便是『明朝』了。」

  朱元璋早年出家皇覺寺,也沒飯吃,托缽化緣,輾轉(zhuǎn)流浪于濠、潁、泗、淮一帶,深知「明王出世,天下太平」之說,確實深入民間,為百姓所期待。所以先前,對于「小明王」韓林兒,一直都還算禮遇。

  便道:「嗯!左相國,你的看法如何?」

  李善長回道:「『明』一字,左日右月,象征天地,代表光明,且主上行『火德』,『火』盛則明,屬下覺得以『明』為號,洽當(dāng)不過。」

  朱元璋心想,你們兩個都出身濠州定遠縣,差不多以前也信「白蓮教」,向往「明王」之輩,喜歡「明」字也難怪,孤再問問身處江南的劉基看看。

  又問道:「那先生的看法呢?」

  劉基回道:「回主上,其實乾卦彖辭整句是: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意思便是,日月為明,循環(huán)時成,六爻定位,終始大明;而所謂六龍,即是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此既是主上當(dāng)乘六龍以御天之時?!?p>  又道:「既然,前朝以『大哉乾元』、『大元』為國號,屬下認為取『明』為國號,不如取『大明』為國號,大明終始,終結(jié)舊朝、創(chuàng)始新朝。」

  李善長想了想,也道:「確實以『明』為號,不如以『大明』為號。」

  對于把白蓮教搞得一蹋胡涂的小明王,心里都頗為感冒的眾人,心里倒想著,有那么個「明」字,既可收攏人心,況且彌勒佛乃光明之王,本就是「大明」之王,取新皇朝號為「大明」,也可壓過那無能的「小明王」一截。

  朱元璋雖也想到與眾人們「大明王」同樣的想法,但嘴里則仍喃喃念著:

  「大明?日月為明?大明?終始大明?」

  心里想著,原來如此,知道六爻六位之定位與時機,便能乘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之六龍以御天。

  此便是「大明終始」的意義!

  便道:「嗯!好,很好,就取『大明』,為我新皇朝之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