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雨里鎮(zhèn)

第十五章 雨里之外的雨季

雨里鎮(zhèn) 四月牧笛 4213 2022-01-18 23:21:33

  每天散步于秀姑河或者騎行在大街小巷,偶爾能看著由西側山脈蒸騰而起積雨云,堆得像一只巨大的烏黑的蘑菇懸浮在馬路盡頭,籠罩在遠方綠色的山頭,又把山頭染得墨黑,有時直接在雨里的田野上將一兩柱雨水傾瀉下來的場景也清晰可見。如今想來,還有幾場稀奇的陽光雨也讓人心生感動。

  我是和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無緣的人,大多數(shù)的時間也只貢獻給我自己天空般曠遠的思考,但我每天清晨都會像位上班的工作者一樣按時起床,對自己說,哈,起床工作,工作!

  像蜻蜓點水一樣親吻早晨第一抹陽光。工作,工作,天生的義務,履行我們認為的義務和責任,為了我們存在的意義,為了社會公民和個體人類的哲學!

  到下半年后,疫情得到了大改善,在認為局面不會出現(xiàn)意外的情況下,師師打算回一趟老家,據(jù)說她妹妹也不?;?,聯(lián)系也不多,所以我非常理解她的心情。其實我有意關心一下她妹妹,但她隨她的夫家奔波,我也沒有精力去多管別人的事情。

  我多想一起去湘西再看看伴我成長的環(huán)境,但我一點也不想多帶其他情緒,不然我又會徒增悲傷,為那個培養(yǎng)我而我又不得不棄之而去的閉塞世界。

  就在我們做好該計劃不久,一天我從一位朋友那兒聽說本地區(qū)開辟了一條前往東南亞國家的旅游線路,問我有沒有時間一起去東南亞玩一圈,不管是不是玩笑,我突然有了另一個想法,既然這個消息是真的,那么旅行社在導游方面會不會還有需求呢?尤其是像我這樣大學專攻英文的應聘者,應該是有需求的,加之我在地理文化方面有可觀的基礎常識,所以我打聽好消息后很快就把相關事宜弄好,旅游證在很久之前就考好了,并且稍加準備就能獲得國際導游的資格。

  至于看望老家的事情,就只能交由師師一人完成了,畢竟,我太向往外面的世界,我從來不貪圖過多的享樂,只是為了通過擔任導游,一方面加深對東南亞的了解,去實地彌補在東南亞地區(qū)文化認識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在書店重新布置經(jīng)營前,我總得找一份工作去補貼生活。當然話說回來,前者才是我最樂意了,正因為我抱著熱愛,才不會被這份工作牽著鼻子走,來雨里鎮(zhèn)這么久了,是沒有什么東西能逼迫我回到為社會運轉和生存而賣命的地步的。

  就這樣,我又有了新的熱愛生活的方式,我的內(nèi)心依然平靜如水,不過在正式工作的前一天,我睡在城里的旅館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師師已經(jīng)回去了,空蕩蕩的書店就像被我遺落在雨里小鎮(zhèn)的孩子,不過我轉身便把多余的情緒拋開,因為我挺想知道,帶團旅游的生活是什么味道,也為接下來能體會各種人文風情而激動不安,好像這三年多來,我又重新回到青年時代,甚至少年時代。那時我遠赴北國,開闊眼界,也是多么忐忑的心情吶。沒想到那種心境又重現(xiàn)了,誰知道以后還會不會又有新的轉變讓我坦然面對的同時又徹夜難眠呢?

  總之,我的哲學觀能在遍觀不一樣的人間煙火中愈加豐富而深刻,我能完全地把工作同愛好結合在一起,在造物主強加給人類世界艱難運行的本質(zhì)后,這也算是能聊以安慰的了。

  其實,我應該坦白的是,實際上我一直都沒有單獨承擔過導游的事情,對于帶團我有很多方面不甚合格,但在那個時代,我英文方面的掌握是一個莫大的優(yōu)勢,甚至可以說大材小用了,不過話說回來,要我單獨去帶游客規(guī)規(guī)矩矩地觀覽景點,我也是不堪重用的,因為我總是自己先留戀其中,而把職責忽略了。

  大多時候帶著游客像牽牛一樣的畫面很是乏善可陳,所以對曾經(jīng)的細節(jié)我也忘得差不多了,至今也絲毫沒有回憶的欲望了,不過要提的東西還是不少,在我那捉摸不定的人格有點模樣后,我一直都會回味我那時的心理歷程。

  我好像又有回到了年輕時代的感覺,我在和同行前輩帶團之前要做的事,就是以游客的身份去一遍東南亞,并不是事前對東南亞的旅游路線做什么了解,而是我連國際航班都沒有做過,我想體驗一次,還有我也沒有去過東南亞,也是非常想對那兒有些初步的印象。

  現(xiàn)在的不少讀者肯定會嘲笑我就想要說的話了,因為對于乘機這件事我確實想提一下。

  在我登上那狹窄細長的機艙,我就覺得空中交通的發(fā)展?jié)摿€大得很,它太缺乏人文關懷了……因為當時早就立秋了,所以我穿了比較厚實的外衣,狹小的空間使連脫個衣服都局促得很,那航空公司為什么不直接把座位設置成膠囊形狀,這樣客容量就能大大提高了。直到今天在現(xiàn)代科學應用上所能觀察的,人們對同類的關懷是沒有一點比元謀人得到太多進化。當然了,這只是憤憤之詞了。

  去不同的地方,有一個任何人都會感到的好處,除了游樂帶來的愉悅,往更深處思考它會讓我們內(nèi)心更加清澈純凈。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在家鄉(xiāng)待了二十多年,不僅倦了,而且也不忍心看到更多它不干凈的角落,所以我希望盡可能多的讓它在我心里留有美好的回憶,我后來在北方一座古老城市生活過一段時間,滯留的時間越久就越使我生厭,在它的缺點完全覆蓋它的優(yōu)點前我不留懷戀地就告別了。

  對雨里鎮(zhèn)也怕難免是這樣,盡管它非常美好,但恐怕終有看盡的時候,在此之前,我也不想知道它是否也有讓我反感的地方,這由天意而非人意決定了。所以我應該時不時離開它一陣子,這樣我既可以不斷重溫美好,也能延緩可能的厭倦。難道所有珍視生活的人不應該擁有這樣類似的觀念嗎?使我們的周遭只有美好,在充分體會人間光彩的時候,不會讓壞的東西流進心里,那人的內(nèi)心怎么會憑空出現(xiàn)不潔凈的東西呢?

  人們或許會稍稍地認同這一觀點,我們是不愿意看到時間在流逝,而生命卻是凝滯的,我們總愛反思所謂的成長,卻刻意回避自己的眼界,其實不過是一個很通俗的道理。大多數(shù)人把很多時間都放在不斷改變觀念上去了,就像影子隨太陽變化,十年后二十年后,有些人還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和天空一樣一無所有一成不變。最終讓他們變得堅定的,也不希望是那種很是所謂的厚黑之學。有渴望向善的人淪于世俗,有人曾經(jīng)為此告訴我,我們的國家民族當中很多人有這種拿來慰藉的想法:世道如此,人欲焉為?

  誰會以為我是在說教呢,我是盼望靜心看我所寫的這些話的人,也能體諒我們這樣的人,這樣的話,也許對作者和讀者來說,都不失為對一種人生的活力的向往吧。即使生活清貧,但像一塘死水一樣,何談什么生生不息呢,直到干涸,也不能在尋找自身意義當中感受幸福吧。

  相對于半島國家,我更喜歡東南亞各島國的風情,因為相對于越泰緬馬等國家,菲律賓和印尼的環(huán)境中自然的味道更加濃厚,舒適的海風也能從四周全面地吹進內(nèi)陸,整個島嶼感覺都通透了,而且海風裹挾熱帶的高溫,讓人有蒸廉價桑拿似的感覺,對于游客也是蠻美妙的。

  在我?guī)F旅游途中,沒有認識什么朋友,也沒有什么真的懂地理和歷史的游客,我最常聽到的賣弄之詞除了另一位同我一起的導游早已爛熟于心的話,就是某些中年男人對一些歷史遺跡指指點點,時不時冒個高棉啊,呂宋啊之類的詞,就像中國一些對古董頗為愛好的人,他們會說唐代雕刻啊,宋代瓷器啊,但他們對歷史一竅不通,都是把零碎的知識用語氣或者手勢提升一下格調(diào),就顯得高級多了。不過我也是很尊重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人的,了解多少并不是特別重要的,沒有好奇心的人,對什么都懷以與我何干的態(tài)度,這種人屢見不鮮,才讓人覺得很無趣。

  有人到這可能會誤以為我是一個自視較高的人,只喜歡搞“談笑有鴻儒”,而“往來無白丁”,但熟悉我的人對我的評價恰恰相反,讀者也可能覺得我更喜歡和平凡的鄉(xiāng)下人交流生活的零碎事情,這依我本人看來是相差不大的。

  用工作的便利去到各地游玩,我不久就發(fā)現(xiàn)那是極其無味的,因為必須按照既定計劃按時按路線走流程,當我想仔細了解一種有趣的建筑藝術時,卻不得不馬上離開,當我明知一處景觀無論從哪看都索然無味時,我還得聲情并茂地把它介紹給游客聽,于是乎我就成了旅行社最偷懶的人,隨行次數(shù)能少就少點,不過我原本也只索取微薄的收入,憑這點自然無可指責我了。

  雖然跟團體旅游的熱情減少很多,但我個人出行游覽的欲望卻沒有減少,即使不會因此看到更美好的景色,但心態(tài)是完全不同的。當我一個人站在蘇比克灣,我就會聯(lián)想起九十年代的那場火山爆發(fā),然后艦隊就撤離了,海面重新變得開闊。

  這個海灣是我至今見過最為彎折深入的海灣,海灣向內(nèi)延伸比較遠,因此有很多靠海洋賴以生存的村莊,但西岸綠化更好,自然樣貌更突出,不過我對東岸更加有印象,我在一座名為奧隆阿波的小城度過幾天非常舒適充實的日子,不僅嘗到了各種韓日料理和華人美食,還去游艇俱樂部體驗了一把游艇的趣味,如果至今變化不大,不知還能不能一窺南側的供空軍起飛的機場。

  帶團旅行最麻煩的當屬參觀水上市場,不過一個人去就方便多了,實話實說,僅僅為了見識而去看,泰國的水上市場真的不過是一個船來船往的雜亂集市,泰國有很多水上市場,但也大同小異。對我而言,讓我感興趣的是為什么只有泰國盛行了這種市場特色,我感受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當做當?shù)厝巳谌肫渲?,不過我又沒法做生意,也消費不起太多,所以也待不了很久。只是我那時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我估計旅游業(yè)會把民俗牽到溝里去,如果現(xiàn)今發(fā)展的相關旅游業(yè)突然停了,那水上市場也就難以為繼了。

  說到底,現(xiàn)在許多所謂的民族地區(qū)特色,在現(xiàn)今生產(chǎn)方式下就應該消失了,只不過旅游業(yè)又讓它們續(xù)長了命。許多所謂的傳統(tǒng),也變成經(jīng)濟社會的產(chǎn)物了。其實落后地區(qū)的人巴不得這樣呢,在他們那無所謂藝術,不少也只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罷了,所以對于傳統(tǒng)民俗在旅游業(yè)中核心精神的淪落不應該感到過于遺憾。畢竟把形式更長久地保留下來,才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工作真正唯一能實現(xiàn)的。

  至于新加坡的獅子魚也是不錯的,雖然很有名,但也沒什么太多內(nèi)容。除了新加坡,整個東南亞都說不上發(fā)達,百姓也沒有發(fā)達國家人民沉穩(wěn)的心態(tài),只為生活勞動奔波罷了。我原本就沒有定居在東南亞某地的想法,越對它了解就越?jīng)]有了向往,那兒是亞洲的樞紐,文化交織的核心,可整體上卻有種一如湘西一樣偏僻的感覺,和它優(yōu)越無比的地緣不相搭襯,經(jīng)濟再活躍,人們也沒有徹底開化文明的跡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所以還是任由其發(fā)展,不去想為好。

  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在一次行船涉洋途中,遇到了我一生中對我最重要的男人之一,我無法忘懷這個朋友,所以我必須要提到他,這也是我原本的打算。

  他像是從深谷移植到花園的一株花朵,在得到廣闊的見識后依然故我,深邃迷人的眼眸里流露純情和理想,迸發(fā)激情和熱愛,內(nèi)心深處是無比地沉著冷靜。他生來就是領袖風貌,但從不屑于討論任何政治和商業(yè),只有深藍的大海才能照映出他的情懷,他說航海時代才是他夢里的黃金時代,他能在馬六甲海峽便使葡萄牙艦隊狼狽而返,無敵艦隊的沉淪才能映襯他的偉岸和光輝,但就本世紀而言,他說,他不能做海的主宰者,于是乎,只愿做海的朋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