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后唐幻世

答疑

后唐幻世 永恒北斗 1610 2004-06-20 06:51:00

    上傳本文一個多月以來,永恒一直關注各位朋友對本書的評論,首先謝謝大家的支持,尤其是木子、瀟瀟風雨、LWF、夜月的蘭提斯等朋友許久以來的指點,另外對少數(shù)字字見血的找錯者也是感激不盡,你們的鮮花與雞蛋就是永恒堅持創(chuàng)作的動力,衷心謝謝了。

  下面就大家比較關注的幾個問題,詳細說明:

  1,本文基調(diào)

  《后唐》乃架空歷史小說,因永恒喜好歷史,對千多年前的紛爭亂世十分向往,每每空閑時胡思亂想,才有了本書的開端。在此嚴重聲明,本書與歷史有關,但也不是完全依照歷史真實脈絡,越往后發(fā)展,與歷史的偏差將會越大,對于那些極度恪守歷史進程的讀者定是不合胃口,在此永恒先說聲對不起了,請您斟酌。

  2,文中有關史實和人物

  本文前期(一~五卷)的相關歷史資料永恒在作品相關中已有介紹,不過這里在下要點明幾點:第一,文中重要人物,如李禔、王建等人歷史上確有其人,為故事需要生卒年月可能略有改動,其中李禔出生提前了幾年,因為史書無處可考,李存孝沒有被五馬分尸請各位莫怪,但不會跳出歷史上他們真實所在的年代,;第二,因為書中的故事是發(fā)生在一千多年前,不免杜撰了一些人物,如赫連易,日后的還有渤海昂骨坤、巴林等,永恒在此先提出來,以防少數(shù)讀者深究;第三,對于歷史名人杜荀鶴、楊凝式等的引用也沒有符合歷史,先說于各位。

  提出伊斯蘭教是為日后李禔重整河山之后,開疆擴土預作的一個鋪墊;后面提到的日本也是如此;另外在至第六卷渤海被滅之后,大祚榮的后人仍然還有故事,這里就不便多說了。

  現(xiàn)在文中提到的新羅人過多,確實是永恒沒有注意到,但也是變向同化的開端,歷朝歷代中國就與朝鮮多有征戰(zhàn),卻一直沒有徹底征服,到后來他們還逐步脫離了漢語,是什么原因?觀之大不列顛區(qū)區(qū)一個島國何以稱為日不落帝國,不全是武力所至,本人認為更大的緣由是他們善于文化殖民。既然世界史上由此實例,為何本書中不可借鑒?新羅可以逐步分離,我亦可以逐步兼并。這是永恒個人設想,大家可以給些意見。

  至于人物之間的關系,和特殊人物的性格特點都會涉及后文故事發(fā)展,自此舉例說明:各位比較厭惡的新羅金英曼,按其性格怎么接任新羅王位?可在其他王室無人敢接的情況下,新羅的國運又會怎樣?這只是本人的大體設想,還請各位朋友贊助些創(chuàng)意,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

  3,社會、文化、軍事的跨越式發(fā)展

  強漢至盛唐是我中華民族最為自豪的一個千年,社會個個方面都有不朽的成就。唐代的政法在封建社會是相當完善的,只因反了安史,亂了黃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為常理,晚唐時腐敗成風,軍閥割據(jù)是不爭的事實,天下大亂,如此永恒選擇這個年代,與其他大大多選三國是一個道理。

  在前文已經(jīng)提到了李禔有了后世的記憶合知識,不過永恒不想大作YY,唐代就出現(xiàn)裝甲車、驅(qū)逐艦?大家不會接受,永恒也是沒有那么厚的臉皮去寫,因此對于多處來的先進知識,本人打算保守的利用,不會全盤的拿來主義,對一些不符合客觀條件的要有所保留。

  另外前面說過的歐式重甲,經(jīng)某位讀者的指點,永恒特意查了些資料,確實過于夸張,因此在后面不會肆意擴大規(guī)模。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歐洲著名的紅胡子巴巴羅薩就是因為盔甲太重,不能自己脫下,才淹死在一條小河中的,我可不想王建、赫連易等大將重蹈覆轍。

  有鑒于此,其他的武器裝備也不會太過超前,盡量保持冷兵器時代的特征。要是一下子飛機大炮遍天下,還有李禔去震撼世界么?敵酋還不望風皆逃,只怕早做了北極熊的始祖哩。

  文化領域古代中華一直是天下翹楚,也不必李禔大費周章。不過世界有四大文明,華夏要想一支獨秀,還要繼續(xù)努力,就像前面永恒的設想,武力、文化等軟硬刀子要同時下,方可一勞永逸,成其事也。

  寫到這里,就此打住,不能再多說了,否則永恒心中的小九九可就全露餡啦,最后還請各位繼續(xù)關注后唐走勢,一同攜手重見華夏盛世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