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商業(yè)三國

第四章群雄割據(jù) 第五十四節(jié) 卷入

商業(yè)三國 赤虎 5820 2006-05-15 14:41:00

    第四章群雄割據(jù) 第五十四節(jié) 卷入

  看著荀攸驚惶失措的樣子,劉備嘴角慢慢浮現(xiàn)出一抹微笑,假意詢問道:“公達,莫非你不肯,莫非曹公要我們的糧草物資另有他圖?”

  荀攸心神不定地坐了下來,緩緩的質(zhì)問道:“玄德公大軍壓境,莫非本意是想取曹公而代之?”

  劉備不滿地答道:“公達兄,我倆說的不是一回事。你并沒有回答我的話,我軍的物資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乃是取之于百姓,我必須對百姓有所交待。你以整修漢室宮闕的名義向我索要援助,我必須保證這錢將來不會用來對付我們的百姓,所以,這筆物資必須在我們的監(jiān)管之下。

  而且必須七成用于洛陽城。你方雖然只得三成,四方援助,每方截留三成,也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所以這一比例只能升不能降。若你們連這點條件都不能遵守,我很懷疑你們索要物資的本心。”

  荀攸心中越來越慌亂,一咬牙,一跺腳,下了決心:“也罷,我替曹公答應(yīng)了,還望玄德公召回先遣的軍士。 ”

  劉備豁然沉下臉說:“公達,我軍分遣軍士,屬于軍事秘密,自主權(quán)在于我,與曹公毫不相干,與援助物資毫不相干。援助物資接受我方監(jiān)管是必然的條件,沒有討價的余地。公達兄想以此干涉我軍的行動,過分了吧?!?p>  荀攸恍然大悟,尷尬地說:“原來玄德公出動雷騎,不是針對我軍。攸冒失了?!?p>  劉備輕松地一擺手,回答:“袁本初新任平原太守臧洪,我聽說臧洪乃是慷慨悲歌之士,這樣的人才,本初公愿意送給我,我也就卻之不恭了。不過,袁譚所領(lǐng)部族中有很多平原人,平原郡殘破,袁譚執(zhí)政一年,平原只剩下了五萬余人,他卻要率領(lǐng)三萬余兵,退出平原。我不忍平原人被袁譚脅裹,背井離鄉(xiāng),特地遣人去留住袁譚所部士兵。這件事不關(guān)曹公的事?!?p>  說得好聽——荀攸心中暗自嘀咕,袁譚所部士兵多數(shù)是袁氏家丁,追隨袁譚在剿滅黃巾的戰(zhàn)斗中左沖右殺,已經(jīng)是能征慣戰(zhàn)的精銳老兵了。袁譚進入平原后,多數(shù)平原人采取不合作的態(tài)度,他的軍中,能有幾個馬夫或伙夫是平原人已經(jīng)不錯了。劉備分明是不愿袁譚領(lǐng)這支軍隊與袁紹會合,加重袁紹的砝碼,所以乘袁譚被解職的機會,派軍威逼,解除袁譚的武裝,收編這支軍隊。

  活該,袁紹既然決定了,全力爭奪冀州,就應(yīng)該當(dāng)機立斷,撤走袁譚,老是心存僥幸,占了便宜還要賣乖,毫不在意劉備虎視眈眈,劉備是有便宜不占的人嗎?天時(時機恰好)、地利(劉備的地盤)、人和(袁譚被解職,平原人心向劉備),這些劉備都占全了,再不動手,那他就不是劉備了。

  只是,對付袁譚三萬士兵,需要動用具備強大沖擊力的雷騎嗎?看來,劉備是站在道德底線的懸崖邊上了,稍一受外力干擾,很可能就會邁出那致命的一步。

  劉備在尋找戰(zhàn)機,準備對袁紹動手,荀攸豁然明白了這點,驚出了一身冷汗。

  袁本初四世三公,北方諸侯中名望沒有超過他的,同時,他還被諸侯推舉擁有車騎將軍的稱號。劉備居然對他也起了殺心,本初公啊,本初公,你現(xiàn)在可千萬不要給劉備以把柄。劉備一旦越過道德底線,無所顧忌的他,將是北方諸侯的噩夢。

  荀攸越想心中越慌,思緒紛亂的他,無心再與劉備爭執(zhí)下去,一心想趕快回去通知曹操。于是,就答應(yīng)了劉備監(jiān)管物資的安排。

  第一任監(jiān)管人員級別甚高,劉備派出的是青州元老院大元老自己的老師盧植,護送物資的是廣饒城衛(wèi)軍,他們將與盧植在洛陽呆到秋收季節(jié),然后由大教席管寧接任,直到第二年春耕,再由元老院指派新人、新軍接替管寧。

  荀攸與劉備商定完計劃之后,急忙趕回了東阿城。

  劉備隨后派信使與劉表、陶謙、張揚聯(lián)絡(luò),呼吁共同支持重修洛陽。其中劉備坦然相告,自己捐助重修的殿宇,將由自己命名。皇宮的正門由自己私人出資修復(fù),修復(fù)后這道大門將被稱為德安門;皇宮的主殿,將由齊國郡廣饒城百姓贊助,被命名為豐饒殿;青州商人張世平將資助修復(fù)洛陽城一條街道,這條街道將命名為平安里;徐州大商人糜竺也將贊助修繕一條洛陽街道,此街被命名為竺興里(劉備打算,糜竺若是不肯,就以他小妹的嫁妝抵償這筆費用)。

  本著誰出資,誰有權(quán)參與監(jiān)管的原則,歡迎各方監(jiān)管人員與盧植會合,共同監(jiān)管,各方出物資,最后獲得命名權(quán),光宗耀祖,銘刻千秋萬代。曹操出人力,以此獲得支援,資助他恢復(fù)三郡的生產(chǎn)力,以便就近支援洛陽重建工作。

  另外,修繕工程還可以吸收身強力壯的盜匪流寇,讓他們放棄搶劫事業(yè),以自己的勞力掙取生活必需品,以此逐漸恢復(fù)洛陽治安以及活力。

  劉備此信一出,荊州、徐州富商踴躍捐款、捐物,并紛紛派出自己的家丁,參與重建與監(jiān)管。世家子弟們不憤僅僅商人們獲得此光宗耀祖的榮譽,紛紛在家族內(nèi)攤派募捐,分遣家族優(yōu)秀子弟趕赴洛陽參與重建。

  管寧見到首批從洛陽搶救回來的典籍,感慨洛陽太學(xué)學(xué)舍的殘破,隨發(fā)宏愿,重修太學(xué)。為了募集資金,從不在意錢財?shù)墓軐?,特地向劉備要回了存放于他那兒的稿費、書費,然而這些錢遠遠不夠,管寧的想法是新建的太學(xué)就如同出云學(xué)舍一樣,窗戶上鑲嵌玻璃,成為一個水晶宮殿。

  但是,正在摸索浮法玻璃制作方法的琉璃產(chǎn)業(yè),生產(chǎn)大塊平板玻璃的產(chǎn)量很低,這樣一座水晶宮殿,憑管寧的稿費遠遠不夠。于是,管寧就向劉備——這個名義上的學(xué)生開口勒索,要求贊助玻璃,管寧的行為給儒學(xué)大家們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此風(fēng)一開,大儒們紛紛出馬,勒索自己的學(xué)生,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洛陽呆著監(jiān)看個人的贊助。其中,盧植也耐不住寂寞,勒索公孫瓚和劉備。

  洛陽城干的熱火朝天,為了防備董卓襲擊,劉備、陶謙等人推舉的新車騎將軍、前右中郎將,錢唐侯、河南尹朱儁,在劉備、陶謙等人的支持下,進駐距函谷關(guān)不遠的谷城。為了加強朱儁的戰(zhàn)斗力,陶謙撥給了三千丹陽兵,劉備派遣泰山蒙城尉周倉為大將,下令周瑜為參軍,帶兩千士兵、三千民夫,趕赴谷城,用水泥加固谷城城墻。

  孫策正在軟禁當(dāng)中,王烈不慌不忙的收集著證言證詞,周瑜等人的每天騷擾探視,讓王烈不甚其煩。而陣亡童子軍家屬的哭訴,又讓廣饒這個城市對周瑜等人敵意重重,劉備此時蠻橫地下令征調(diào)孫氏家將周瑜上前線。由于,孫策尚在劉備手中,周瑜不敢抗命。于是,隨都督府前來傳令的官員趕往泰山郡,向徐庶報道。

  春末,韓馥自鄴城出奔。公孫瓚軍隊止步于巨鹿,聽聞袁紹已奪占冀州,于是,寫信給袁紹,要求他遵守承諾,平分冀州。袁紹翻臉無情,派兵伏擊了,前來送信的公孫續(xù)。與此同時,麴義大軍自清河向巨鹿郡邊境的界橋移動,袁譚也引兵退出平原郡,向麴義大軍靠攏。

  平原郡羽國縣,高順面沉似水,看著袁譚軍緩緩?fù)顺銎皆骸疤柫畈积R,隊列不整,鎧甲、兵器不佳,我軍只要一個沖擊,就可擊潰這支小軍。沮軍師,主公命令我,留下這支軍隊,你卻連夜自廣饒趕來,要我放走他們,此為何意?”

  陽光下,沮綬用手遮住眼前的光線,瞇起眼睛,遠遠的觀察著撤退的袁軍揚起的塵土,道:“主公行事,過于恪守道義,我就擔(dān)心這點,所以連夜趕來。我必須給我軍留下開戰(zhàn)的理由,這支軍隊留在平原,雖然可以削弱袁紹的勢力,但我軍卻失去了跨境追擊的理由。

  此刻,袁譚軍已退出平原,將軍只管越過平原郡界,遠遠尾隨這支軍隊,驅(qū)趕他們與麴義會合。他們兩軍沒有會合前,你絕不能發(fā)起攻擊。我已去信濟南,調(diào)遣張意德的第二軍團來與你會合,歸你節(jié)制。

  另外,乘袁紹大軍會集清河,渤海河間空虛,我已命令張郃的碣石兵團,進駐河間渤海,從東北面,與清河郡接觸。如此一來,無論公孫瓚與袁紹戰(zhàn)斗誰勝誰負,我軍皆可奪占冀州兩郡,將軍若能乘機攻占清河,我軍的戰(zhàn)略局面將大為變更?!?p>  沮綬放下手,轉(zhuǎn)頭,語重心長地叮嚀高順道:“我軍留下袁譚所部,兵不過三萬,平原郡被他禍害,全郡人口才有五萬。我琢磨著留袁譚三萬士兵是個留,麴義部下還有十萬人,等他們合兵一處,留下這十三萬人,我們才可以補償平原所失。

  另外,戰(zhàn)火一開,主公將不得不戰(zhàn),留下平原士兵——這么好的借口,豈能輕易浪費?高將軍,去追擊袁譚吧。我去濟南催促張飛趕上來,然后去平陰城,跟主公解說,順便調(diào)第三軍團和狼騎。”

  平陰城接獲沮綬報告,劉備吃了一驚,措手將一只臨淄古磁茶杯摔碎在地。

  看著沮綬躊躇滿志的樣子,劉備心中忐忑不安。麴義是誰?在三國中他有小呂布的稱號,其個人通兵能力,遠遠超過了失去高順、崇尚個人武勇的飛將呂布,曾以三百步兵打破與鮮卑經(jīng)年戰(zhàn)爭的幽州鐵騎精銳——白馬義從,這說明麴義對付騎兵很有一套方法,以高順的六千雷騎對付十三萬巔峰時代的麴義大軍,勝負實在難料。

  沮綬對于雷騎的信心近乎盲目,劉備也愿意維持自己擁有一支無望而不利的鋒矛的神話。然而,這次將是鋒茅碰上堅盾,萬一打破了鋒矛神話,那將是得不償失的。

  茶水撒潑在桌上的地圖上,劉備手忙腳亂的揩擦著濕印,連連跳腳地喊道:“子義(太史慈),子義,命令狼騎立即開拔,糧草沿途補充,全軍只帶弓弩,盡快趕上雷騎?!?p>  太史慈接令,見劉備催促地如此緊急,連滾帶爬地跑出大帳。

  劉備收拾桌子不及,一怒之下,一腳踢翻了桌子,憋足了中氣,大吼一聲:“黃漢升(黃忠),帶近衛(wèi)左騎隨子義行動,漢升,漢升,你有多少本領(lǐng),都給我拿出來,一定不要負‘漢升’之名,不要負我的眾望,速去速去。”

  連派兩員重將,劉備仍意猶未盡,來回在帳內(nèi)轉(zhuǎn)著圈,沿途橫掃礙路的桌椅板凳。

  沮綬踢開腳邊的碎瓷爛瓦,跪坐在地上,以大漢官禮,恭恭敬敬的作揖,俯首于地,沉重地說:“綬私自調(diào)兵,觸怒主公,愿受懲罰?!?p>  劉備平靜下來,蹲在沮綬身前,手撫沮綬脊背,誠懇地說:“子正,你的本心我豈會不知?我們當(dāng)初在戰(zhàn)亂離散之中創(chuàng)立青州基業(yè),你的忠義我豈會不知?你身為軍師之首,調(diào)兵遣將本是你的職守,我豈會怪你?只是這一仗,一旦開打,天下局面將會大變。青州做好準備挑戰(zhàn)權(quán)威了嗎?”

  沮綬連連叩首,回答道:“臣以為討回平原郡士兵,雖然不是個很好的理由,但勉強可以稱作一個由頭,與袁紹開戰(zhàn)。錯過了這個理由,我們只能等待袁紹再起戰(zhàn)釁。與其主動權(quán)在與袁紹,不如一舉兼并袁紹主力,這樣一來,袁紹與公孫瓚的爭斗中,只能茍延殘喘。

  公孫瓚與我們在遼西和平相處多年,與其袁紹這個可能的敵人勝利,雄霸與我青州北方,不如讓公孫瓚這個曾經(jīng)的朋友,并立于我軍臥榻之側(cè),如此時機,一旦錯過,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青州邊境上,戰(zhàn)火連綿。 若主公早定北方,或者北方諸雄皆是我們的朋友,主公可專心西進,匡復(fù)漢室?!?p>  錯了,沮綬大錯特錯了?,F(xiàn)在的皇權(quán),還沒有衰弱到其他勢力對它制衡的地步。而沒有制衡的權(quán)力,只會帶來權(quán)力的無限膨脹,以奴役百姓為快樂之本,內(nèi)戰(zhàn)內(nèi)行,外戰(zhàn)外行。過早的鏟平諸雄,復(fù)立皇權(quán),避免了短痛,卻跌入了漫漫長痛之中。沮綬太心急了。

  如今的局勢,已經(jīng)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了。劉備沉痛的想著。此刻,凱撒渡過魯比河時,那困難的抉擇心情,劉備完全理解了。

  越過了這一步,就是主動殘殺同胞,而不是為了保衛(wèi)自己利益進行的合法自衛(wèi)。命運的輪盤已經(jīng)緩緩轉(zhuǎn)動,劉備已身不由己的參與到諸侯爭霸的戰(zhàn)爭中。

  清河郡與巨鹿郡交界處,界橋兩岸,公孫瓚與麴義郡展開大戰(zhàn)。

  雖然,袁紹人在鄴城,公孫續(xù)也是在鄴城附近被袁紹襲殺。然而鄴城堅固雄厚,直接攻打鄴城,對以騎兵為主的公孫瓚軍,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為了進行長期的持久戰(zhàn),公孫瓚兵鋒轉(zhuǎn)向了清河郡,意圖消滅自渤海方向來源的袁紹軍主力,然后再進行圍城戰(zhàn)。

  心高氣傲的公孫瓚知道劉備已經(jīng)在隱隱呼應(yīng)自己,然而,卻不愿與劉備軍聯(lián)絡(luò)——這個兄弟當(dāng)初全靠自己支持,才獲得了遼西立足之地,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青州牧、鎮(zhèn)東將軍,自己卻只是個漁陽郡和右北平郡的郡守,這讓他怎樣都不服氣。

  而袁紹的欺騙和背叛,讓公孫瓚憤怒欲狂。公孫續(xù)的被殺,使公孫贊預(yù)感到,曾與他的續(xù)兒把臂同游的劉備早晚要出兵報復(fù)。為了趕在劉備出兵前,獲得一場輝煌的勝利,公孫瓚不顧地形局限,搶先向麴義發(fā)動了進攻。

  界橋橋面狹窄,只能并行三匹馬,為了防止木橋因馬蹄踏動產(chǎn)生的共振而坍塌,每次渡河只能三名騎兵。麴義的三百弓手,在河對岸憑河迎擊三名騎兵。雖然,白馬義從鎧甲堅固,可是在弓兵雨點般的箭矢下,傷亡慘重。公孫瓚攻擊竟日,白馬義從傷亡過半。

  第二日,公孫瓚盡發(fā)部族,搭建三十余座浮橋,一次性調(diào)遣所有剩余白馬義從,出擊。麴義派遣三百名盾兵掩護,弓兵出擊。白馬義從發(fā)動沖擊,盾兵在麴義的一聲號令之下,伏盾倒臥,以巨大的盾牌遮掩自己和弓兵。盾牌邊,兀自豎立著長槍短刀,借此劃傷踐踏而來的騎兵。

  白馬義從隆隆地自盾牌上踏過去,不時地,有盾牌被踏破,馬蹄深陷士兵體內(nèi),將士兵胸腔踏的凹陷下去,也有不幸的騎兵,被盾牌邊上的刀槍劃上,馬夫被刨開,士兵跌落馬下,旋即,被后續(xù)的馬匹踐踏,骨肉成泥。

  馬匹沖過倒伏的盾牌。剎不住馬匹的騎兵順勢沖向麴義主陣的步兵,與步兵廝殺在一起。

  騎兵身后,隨著麴義一聲號令,倒伏的盾牌豁然立起,盾牌下的弓兵立刻用雨點般的箭矢自后方招呼著白馬義從。

  伏盾陣,這是霍去病大破匈奴兵時所用的伏盾陣。在地上挖一淺坑,待敵軍騎兵來襲時,就地倒臥,等騎兵沖鋒過后,揭盾而起,自背后用弓弩射殺騎兵。

  伏盾陣曾短暫的出現(xiàn)在中國軍事史上,最早使用的是霍去病,最后使用的是麴義。由于參與伏盾陣的士兵必須具備堅強的心理素質(zhì),能夠承受連續(xù)的騎兵踐踏,敢于在敵軍攻擊間隙孤軍奮戰(zhàn),揭盾而起,所以歷史上只有兩個人成功的使用了伏盾陣。

  這伏盾陣第二次出手,果然不凡。白馬義從遭麴義部從頑強抵抗,前進不得,背后再受伏盾陣士兵襲擊,片刻之間全軍覆沒。

  麴義隨即全軍鳴響軍鼓,轉(zhuǎn)守為攻,大舉進發(fā)。

  ps : 讓大家翹首以盼的《商業(yè)三國》終于正式上市了。

  郵購咨詢電話:021-63174943或021-63170956聯(lián)系人:張林林、孫尤其。

  如果覺得打電話不方便的,可以直接匯款到以下地址:上海唐風(fēng)圖書有限公司(上海市天目西路547號恒基不夜城廣場逸升閣21層)郵編:200070,收款人:何依萍。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